文藝
-
俄羅斯“情人節”給模範夫妻發獎章
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法令,“為了維護傳統的家庭價值觀以及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和道德教育,正式將7月8日定為家庭、愛情和忠誠日。
亞洲文旅網 2022-07-11
-
漁屋,法式度假的專屬浪漫
在法國暑期熱門度假地中,海灘占有重要一席。
亞洲文旅網 2022-07-05
-
藝術吐司 讓日本人期待早晨
吐司面包一直備受日本家庭的喜愛,餐桌上總是少不了它的身影。
亞洲文旅網 2022-07-04
-
《涼州大遍》為何曲?在追劇中探尋民樂之美
古裝劇《夢華錄》大結局已出,“大女主群像”中琵琶高手宋引章在最後一集迎來“高光時刻”——不僅憑一己之力在工尺譜中找到破案線索,更因出色的彈奏水準成為欽點“供奉”,一舉成為高階“公務員”。宋引章雖非女一號,但在《夢華錄》中一直是話題焦點,無論是她橫抱琵琶彈奏的姿勢,還是為其贏得“風骨”題字的“古曲”《涼州大遍》,都引發了熱議。“從古至今,彈奏琵琶究竟有哪些姿勢?”“古代真的有《涼州大遍》這首樂曲嗎?”從留言板和彈幕中不難發現,網友對民族音樂、民族樂器和其背後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正投以越來越熱切的關注。
亞洲文旅網 2022-07-01
-
瑞士洛桑新藝術區建成:相遇在“火車站臺”
這一新藝術區緊鄰洛桑的主要火車站,前身是一處火車修理站,占地超過2.5萬平方米,包括開放的公共空間和三個博物館:瑞士洛桑州美術館(MCBA)、當代設計與應用藝術館(MUDAC)和愛麗舍博物館(Photo Élysée)。藝術區的落成開放,將使洛桑市成為瑞士法語區的一個文化中心。與此同時,以火車和鐵路為主題的開幕展將在三大博物館共同展開,以致敬10號月臺的歷史。
亞洲文旅網 2022-06-29
-
《中國印刷史新論》:重新解析印刷史
像沈括這樣對印刷史抱有興趣的著作者,後世代有其人,他們會隨筆記錄與印刷相關的所見所聞,但古代中國一直未能產生一部全面系統研究印刷史的論著。直到清末民初,葉德輝撰成《書林清話》,孫毓修撰成《中國雕版源流考》,始大量輯錄歷代印刷史史料並有所論斷,為後來的印刷史研究奠定了基礎。
亞洲文旅網 2022-06-24
-
菲緬韓穿綠衣藏著不同文化密碼
綠色象征著生機和活力,許多國家對綠色情有獨鐘。日前,在菲律賓當選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的就職儀式上,綠色就成為衣服的主打色調
亞洲文旅網 2022-06-23
-
人文社推出“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
這套叢書彙集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最著名的作家的散文作品集,以作家名字加“散文”二字作為書名。在編選的過程當中,對於哪些作家入選、選哪些作品匯成這一套叢書,編委會專家們經過很多輪的認真研討,大家各抒己見,力求“更精准地選擇作家和作品”,“更加符合文學史的實際”。
亞洲文旅網 2022-06-17
-
北京人藝召開建院70周年學術論壇,25位專家學者彙聚一堂
紀念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學術論壇在曹禺劇場舉行。來自文學界、戲劇界、人文社科界的25位專家學者代表彙聚一堂,從“作家與劇院”“經典與時代”“劇場與城市”三個角度談起,共同為新時代北京人藝的發展建言獻策。94歲高齡的著名戲劇教育家徐曉鐘親臨論壇,他回顧了北京人藝70年來的深厚傳統和創新探索,建議人藝繼續發揚“學者型劇院”的優勢,進一步團結中青年的劇作家、導演、演員和各界專家學者,多舉行“當下創作學術研討會”,幫助中青年藝術家和劇作家成長。
亞洲文旅網 2022-06-16
-
「恐龍」降臨科學館 罕有化石免費睇
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香港科學館將由7月8日(周五)開始舉行大型恐龍展覽「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八大·尋龍記」,展出8組最具代表性、來自恐龍盛世的化石標本,其中7組化石骨架均為首次於香港展出。展品包括以化石真品和重構骨骼組裝而成的暴龍、三角龍和梁龍的骨架。載着恐龍化石和復原模型等展品的文物箱已運抵香港科學館,館方隨即開箱、安裝展品和進行布展工作。
亞洲文旅網 2022-06-14
-
法國五月藝術節2022 促港法文化交流
法國五月藝術節2022(下稱「法國五月」)致力在香港推廣法國藝術,於5月和6月舉辦一連串社區拓展藝術教育活動,包括當代馬戲表演、有關東西方偉大宮殿的古蹟講座系列和網上讀劇節目,以及由香港著名作曲家高世章擔任音樂總監的《星光之城》情牽港法音樂會,以法國和本地流行經典金曲點亮這座城市,讓法國文化藝術氛圍縈繞香港,促進港法文化交流。
亞洲文旅網 2022-06-10
-
“2022中韓陶瓷藝術交流展”在景德鎮市開展
由景德鎮市委宣傳部、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文化高等研究院、韓國圓光大學美術學院、江西國際傳播中心、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景德鎮陶瓷文化國際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的“2022中韓陶瓷藝術交流展”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拉開帷幕,來自中國與韓國一批優秀陶瓷藝術家創作的共計70餘件精美陶瓷作品現場參展,給觀眾帶來了一場高規格的國際陶瓷文化視覺盛宴。
亞洲文旅網 2022-06-09
-
2022德國“北部藝術區”國際當代藝術展開幕
2022年德國“北部藝術區”國際當代藝術展6月3日在德國北部小城比德爾斯多夫拉開帷幕。今年的展覽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名藝術家參加。來自中國重慶的傅榆翔等19名中國藝術家的雕塑、繪畫、攝影等作品在中國主題展館內亮相。
亞洲文旅網 2022-06-08
-
香港抗疫美術作品展開幕 林鄭月娥:衷誠合作港定可走出「疫」境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香港抗疫美術作品展」昨日在港開幕,超過140幅美術作品將從今起一連三天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出。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出席作品展開幕儀式暨頒獎典禮時表示,展覽作品展現香港疫情下的民生百態、醫護人員無畏無私抗擊疫情、社會各界攜手面對挑戰,以至中央源源不絕的援港措施等。她相信只要大家衷誠合作,香港定可以早日走出「疫」境。
亞洲文旅網 2022-06-07
-
北京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活動啟幕
話劇《阮玲玉》劇本朗讀線上直播活動開啟,拉開了北京人藝紀念建院70周年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的序幕。擔任此次劇本朗讀導演的韓清激動地表示:“劇院選擇我們這次劇本朗讀作為人藝建院70周年紀念活動的第一場,我們感到很榮幸。這是我們這些青年演員送給劇院的一份生日禮物。”
亞洲文旅網 2022-06-06
-
東京國立博物館150年特展:看日本國寶大集結
該展將展出東京國立博館藏89件國寶,囊括日本室町時代的《秋冬山水圖》,安土桃山時代的《檜圖屏風》、《松林圖屏風》,古墳時代·6世紀“埴輪武裝男子立像”、平安時期的太刀以及南宋《瀟湘臥遊圖》卷、南宋李迪《紅白芙蓉圖》等10餘件中國唐、宋、元時期的文物珍品。展覽將呈現擁有150年曆史的東京國立博物館全貌。
亞洲文旅網 2022-06-01
-
文藝界開始迷戀怪誕美學?
有這樣一種藝術,你不能用單純的美或醜來對它進行分類,它既讓人感到荒唐,又富有強烈的吸引力,它就是怪誕藝術。 怪誕是美的一種形態特徵,它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在當代藝術中,它一直是被引用的熱點。 為什麼它能成為文藝界的扛把子?怪誕藝術已成文藝界扛把子?
亞洲文旅網 2022-05-31
-
水墨創作如何成為當代藝術語
相傳始於唐代的水墨畫,是指純用水和墨所創作的畫。水墨畫是中國繪畫藝術的瑰寶,被稱為“國畫”。現正於澳門藝術博物館展出的“臆象──粵港澳當代水墨藝術譜系(2000–2022)”以“臆象”為主題,先後於廣州及澳門巡迴展出。
亞洲文旅網 2022-05-30
-
藝起前行|上圖推出主題朗誦,14首原創詩歌帶來春天慰藉
上海圖書館公眾號“講座圖書館”推送了《春天的塗鴉》主題朗誦的第一篇詩朗誦《我用鄉音喚醒春天的獨白》。上海圖書館朗誦團成員劉斐珩熟悉的聲音響起,為上海讀者送上了一份有些遲來的春天的慰藉。
亞洲文旅網 2022-05-27
-
三問克亞克庫都克烽燧 解密千載河山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這個名字對於很多人非但不熟悉,而且第一次讀的時候還會感覺有點拗口。隨著此次該烽燧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讓很多人的目光又在此聚集。
亞洲文旅網 202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