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汶川十年 | 672個孤兒的大家長:讓他們像別的孩子一樣長大

发布时间:2018-05-10    来源:大公網

根據心理學家羅伯特•利夫頓的研究,經歷過重大灾變的人會發展出一種向死而生的超能力,一種超脫死亡恐懼的無畏。汶川地震十年後,這種觀點的一個現實版本是:經歷了灾難後的人大概應該變得特別灑脫。


這是多少有點一厢情願的看法,要與死亡與灾難達成和解,真的很難。震後多年,一位失去女兒的母親面對鏡頭說:她不要住樓房,她願意還過著山林裏的日子,喂些猪,養些鶏,桃源般的自足,兩個女兒自己去上學,放學又自己跑回來,喊一聲“媽”。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納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所謂撫平傷口,不過是把痛苦了無痕迹地隱藏在歸複平常的生活中——雖然任何時候去揭,那傷口下仍是血淋淋的一片。


01.jpg

成都雙流安康家園,5•12後全國最集中的孤困兒童安置基地。記者唐川閣


在安康家園,這裏的一切努力就是去無限接近一個平常而普通的“家庭”。在這個5•12後全國最集中的孤困兒童安置基地,孩子們可以像平常的孩子一樣成長:會進步,會考慮問題,也會逆反,出去和別的孩子打架;會慢慢懂事,有時也頂撞園裏的“大人”,沒大沒小;將來可能會小有成就,也可能沒太大出息。最要緊的是,他們將作爲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走向社會。


成爲國家的孩子


安康家園誕生在舉國救灾的壯闊波瀾中,它是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牽頭倡設,民營企業日照鋼鐵先後投入1.7億,在日照三百多個日夜後易地成都雙流,由當地政府劃撥土地另建新園,歸口民政部門,672名孤困兒童就近入學,堪稱政府與民企在孤兒援助模式上的創新。十年的實踐驗證了這種模式的有效性。


02.jpg

依依不捨,惜別日照。受訪者供圖


在那個善心爆發的時期,對這些孤困兒童,曾不乏愛心人士表示過收養的意願,但據媒體此前的走訪,出于多方面的原因,“監護人和孩子都更信任國家;很多領養者的’挑選’,也會讓剩餘的孩子感覺再一次被遺弃。”


思慮再三,胡源忠和同事們婉拒了外界的善意,他們决心將家園建成一個大家庭,“要讓他們成爲國家的孩子”。


03.jpg

開始在雙流的新生活。受訪者供圖


胡源忠是安康家園園長,當過兵,幹過18年特警,地震時就職于雙流民政局,參加過一綫的抗震救灾。在重灾區都江堰,他曾帶領200名志願者赴當地安置數千灾民。


安康家園在雙流正式開園後,胡源忠接手了這個讓他自認爲“能吹一輩子”的工作。從部隊轉業前,他在軍校做過學員隊的隊長,主要工作是管理學員。也許是這個原因,他嘗試按軍營的辦法來管理園區,不僅有軍訓,還要練武,不練的時候就來文的,寫文章。所以在有的孩子心裏,“胡乾爹”是不折不扣的嚴父。


04.jpg

“乾爹”胡源忠成了孩子王。受訪者供圖


“乾爹”背地裏也是操碎了心。“因爲要琢磨怎麽把他們往正路上引,迫使自己也得去查查資料學習學習,或者是看電視看電影看小說,誰家不經意的一個辦法,咱就趕緊借鑒過來”,爲了他們,怕管人的胡源忠硬是擔起了這個擔子,多學多思,“孩子在成長我也在成長”。


在安康孩子張雲廷眼裏,胡源忠又是一位想法開明的慈父,“我們想幹什麽,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跟他說,他如果覺得行得通就讓我們做”。這裏的女生們經常寫小說,他說可以呀,經常叫她們寫,寫了還有獎勵,“有時候我們練武,沒練的話就喊我們寫文章,每次不練就喊我們寫”。


地震那年張雲廷剛上小學一年級,在家園已經生活了快十年,現在職校成都電子信息學校讀書,也是一隻即將離巢的雛鳥。張雲廷從一開始不怎麽關心“阿姨”,甚至經常惹她們生氣,到初中開始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要學著溝通,學著爲別人著想。


張雲廷所說的“阿姨”,不是平常的宿管阿姨,而是這裏的“媽媽”。有媽才有家,9年間,這裏的孩子們一共經歷了上百位安康媽媽。最初,孩子們都叫阿姨,情感上的紐帶建立後,安康家園倡導孩子們把阿姨叫媽媽。有的媽媽帶兩三個孩子,有的媽媽帶六七個孩子,她們不僅要管孩子的生活起居、課業輔導,和其他管理人員一樣,還要管立德樹人。


李書曼就帶過十幾個孩子,她也曾因爲孩子累教不改而心累,也因他們逆反淘氣而急眼,但歸結起來李書曼還是說,對這裏的孩子是視如己出,有時往往比自己的孩子還要周到。


隨著孩子們逐漸成人,安康家園的媽媽還剩下六位。


05.jpg

安康孩子在家園快樂成長。紅衣大姐爲安康媽媽李書曼。受訪者供圖


要收穫必須要有努力


在安康家園的網站上,明晰地羅列著社會各界人士的愛心捐贈,從書籍、文具、體育用品到各類衣物、生活用品,無所不包。而這些資源對孩子們幷非是“無償”獲得的。


用胡忠源的話來說,要讓孩子們懂得“够不著的時候踮一下脚尖才能拿到,有些東西還要蹦起來才能拿到”,要收穫必須要有所努力。所以家園裏面設計了愛心商店,各種生活用品和社會各界的捐贈都在裏面,需要用在園裏“掙”來的愛心卡去交換。


“比如一張卡換一支鉛筆、一個本子,你換一個籃球可能就要十張卡了”,胡忠源說,“明碼實價有一個標貼在那,每一個物品標價是幾個卡。”


當然,這種形式幷非要純粹灌輸市場原則,更重要的去塑造大家庭裏的共同體精神。“整個家庭裏面的衛生,打掃的時候沒有分分內和分外,比如我是負責床鋪的,地髒了我也可以拖一下掃一下”,胡忠源那種部隊中訓練出來的精神發揮了作用。不生病的孩子也可以換愛心卡,因爲這意味著不再讓安康媽媽操心了,懂得不要給別人添麻煩。


06.jpg

家園宿舍。記者唐川閣


家園是一個有機體,門窗、地板、厠所、走廊、樓梯,還有樓下的綠化,每個孩子各盡其責。整整十年,安康家園沒有請過保潔和綠化工人。孩子們自己剪自己弄,弄不好沒有關係,但必須得自己來。“最好的還是他們兄弟姊妹之間相互還有提携幫助,手拉手一塊都往好的方向走”。這是胡忠源對這群孩子的寄語。


除了自立自强,不管對內對外,安康家園都在引導這裏的孩子們學會感恩,慰問敬老院、福利院,慰問青海玉樹地震同樣受到傷害的兒童。在家園的網站上,有著孩子們的笑臉,那些稚嫩的文字,有一股純真的力量。


曾在成都電子信息學校讀書的周玉婷參觀廣元福利院後寫到:“福利院的老人、小孩是不幸的,但他們也是幸運的,因爲我和他們幷沒有被社會遺忘,有許多關心和愛護我和他們的好心人,志願者。”


安康孩子王春悅說:“讓我們天天被愛心包圍著,你們在我的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種子,等我長大了,我也要學你們,以你們爲榜樣,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讓他們的生活也天天充滿愛。”


安康孩子陳琳說:“中國少年兒童基金會和日照鋼鐵公司來了,幫我們重建了一個新家——安康家園。在家園,有疼愛我們的安康媽媽、爸爸,他們教導我們,要心存感恩,伴著感恩前進。”


失去父母的北川女孩鄧文豪說,在安康家園這個溫暖的大家庭裏,找到父母般的親情,內心充滿了無比堅强自信的力量:“以前讀書是想賺錢給爸爸媽媽買房子,但現在我讀書是爲了回報社會、建設家鄉!”


07.jpg

安康孩子慰問敬老院。受訪者供圖


把他當平常的娃兒一樣


愛心不是恩賜,捐贈不是要跪求,跪著的人長不大。胡忠源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采訪中,他說得最多的就是“把他當平常的娃兒一樣看待”。


幫助孩子走出心理陰影,爲他們正常走入社會做好各方面準備,是安康家園的宗旨。北京大學第六人民醫院王玉鳳教授帶的心理團隊等各方面力量組織持續的篩查干預治療,根據最後一次評估,孩子們的心理障礙總檢測率、兒童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患病率與兒童重症抑鬱病率都明顯降低。


但在這裏幷沒有所謂的特別的關照。在行爲習慣、學習和生活中,“該懲戒就要懲戒,你必須爲你的錯誤買單,做得好了該表揚就表揚”。對于往事,胡忠源的觀點是:不主動提也不刻意回避,該來就來,該出現出現。孩子們會頂嘴了,會撒嬌了,這才像一個正常家庭的健康孩子。


胡源忠的吉他是孩子們日常的樂趣之一。胡源忠不僅用流行歌曲娛樂孩子,還教他們怎麽彈,和弦怎麽練,練一段時間還要檢查。他改編的《成都》是目前園裏最受歡迎的歌,起首第一句改成了:“讓人掉下眼泪的,不止畢業的愁。”“改的什麽玩意兒”,是一些孩子的評價。


十年的歲月悄悄地走過了。就像天底下最普通的父母一樣,胡源忠沒察覺到有什麽變化,除了孩子們的成長。這些“國家的孩子”已經有624名離開了他們的第二個家,或進入大學,或步入社會,展開人生新的一程。或許在五年後,這個大家庭將被濃縮爲一種經驗,結束它的使命。


這裏的“父母”不求孩子飛黃騰達。“咱這點技術考肯定沒戲”,胡源忠以軍人的耿直給那位要想考川音的孩子說,“等你變聲完了以後看嗓子怎麽樣,器樂就咱這水平肯定沒戲的”。夢想要有,但胡源忠最看重的是,要能走上自食其力的路。


“他們是不幸的,但是他們幷不特殊,他們應該像其他孩子一樣成長,這樣才能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胡源忠說。


(作者:張尋、唐川閣)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