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香港有個「毛筆世家」

来源:新華網    发布时间:2018-07-02

【文匯網訊】香港九龍土瓜灣,一條不太起眼的小街。「香港毛筆博物館」,金字招牌,赫然醒目。

推開玻璃門,裡面暗藏乾坤:四面展架上珍藏著玉石、鯨魚牙齒、飛鼠毛、馬鬃毛等材料製成的毛筆,館內正中匾額下方,懸掛著一排大幅老照片,那是張家曾太祖父張鼎龍和六代制筆傳人的畫像。一條長案上擺著各式制筆工具,一位蓄須長者正坐在案前製作毛筆。

karljing_3aa8499e584b9d68a8a45d7af83af5e4.jpg

在「香港毛筆博物館」,張虹霓向參觀者介紹家族製作的毛筆(6月26日攝)。新華社

這位長者是清朝宮廷制筆手藝第五代傳人張虹霓。他繼承先祖們的制筆技藝,在香港這家創辦40多年的毛筆博物館裡,延續著「毛筆世家」的家族傳承。

「嘉慶年間,曾太奶奶9歲入宮學習制筆」

張虹霓從櫃中取出一個古色古香的長方形紫檀木盒,盒面刻有12生肖浮雕,盒中用紅布裹著一枝青銅筆桿的毛筆,筆頭散開呈菊花狀。

「這是我曾太奶奶的手藝,我們家的傳家之寶,清代道光皇帝御用的『大清一統』筆。」撫著傳家寶,年近70的張虹霓口音中還帶著京腔京韻。

張家制筆素有家學。張虹霓曾太祖母張楊氏是滿族人,9歲被選入瀋陽故宮學習製作毛筆。心靈手巧的她很快發現用捲煙的方式制得的筆頭更精細順手,於是,張楊氏憑借一手輕攏慢捻製成的「大清一統」青銅菊花筆頭毛筆,得到了清代道光皇帝的讚賞,並用作朱批御筆。

張虹霓的曾祖母張陳氏善制湖筆和胎毛筆,祖母張段氏精通胎毛筆,母親張翁氏則涉獵各類毛筆。張虹霓生長在制筆世家中,自幼耳濡目染,對制筆的熱愛也悄然萌發。年幼的張虹霓說服祖母教他制筆,打破了張家制筆技藝傳女不傳男的傳統,7歲時便師從祖母和母親,開始學習製作毛筆。

上世紀70年代,一對賀喜胎毛筆重燃制筆熱情

「這是我來香港做的第一對兒胎毛筆。瞧,龍衣蟒袍,多吉利!」張虹霓從展架上取下一對筆桿以蛇皮裝飾的胎毛筆,回憶起他當年到香港後如何重拾制筆熱情。

張虹霓1969年來到香港。為了宣傳毛筆製作技藝,他在不同路口擺攤,參加各類活動。但彼時香港無人重視毛筆製作,苦於無法維持生計,張虹霓轉而在一家制鞋廠做學徒學習制鞋。

1970年,張虹霓鞋廠老闆的兒子出生,大擺滿月酒。按規矩,員工得為老闆包個大紅包,以表「孝敬」。搵食不易,一個月只得280港幣的張虹霓實在拿不出150港幣的禮金。苦思冥想中,他靈光一現,何不用家傳制筆技藝做一對金色蛇皮「龍衣蟒袍」胎毛筆?老闆見到這對精心製作的胎毛筆大喜,卻不知這位20歲出頭的年輕人,竟是滿清宮廷制筆世家的第五代傳人。

正是這對金色蛇皮胎毛筆,讓張虹霓的毛筆製作工藝走進了大眾視野。越來越多人請張虹霓製作胎毛筆。隨著名氣越來越大,生意也越來越好,張虹霓搬到鞋廠天台的一個小單間,自立門戶,專心制筆。

「80後」制筆人:傳統與現代混搭

不同於其他毛筆的古意,博物館一個展架上的毛筆極具現代氣息——一隻隻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白色筆桿,上面插著傳統毛筆筆頭。張虹霓告訴記者,這是伯裘書院學生的作品。「學生們都不拘泥於老手藝,他們用新技術制筆。」

為了提高香港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及書畫的能力,伯裘書院舉辦了有關毛筆製作及書法學習的活動,並邀請張虹霓先生擔任顧問和導師。張虹霓會與學生們分享毛筆製作的方法,他說,「以後希望向更多香港中小學推廣毛筆製作工藝,弘揚中國毛筆文化。」

令張虹霓欣慰的是,兒子張振宇繼承了他的毛筆製作技藝,成為張氏制筆技藝的第六代傳人。

「我自小生長在制筆之家,對傳統毛筆製作技藝耳濡目染。我希望通過賦予毛筆新的寓意,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張氏制筆第六代傳人,張振宇任重道遠。

現如今,張虹霓致力於豐富毛筆博物館,他組織「一人一筆一故事」項目,向社會各界徵集跟毛筆有關的人和故事,修復、收集毛筆,並於今年3月和6月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與毛筆文化相關的展覽,矢志不渝傳播和拓展與毛筆相關的傳統文化。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