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華人京劇迷在英傳播“國粹” 心系中華文化傳承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0-01-07

 據英國英中網報道,在英國,有這樣一群人,許多年來默默無聞地堅持在海外推廣中華傳統文化,只求傳承不為盈利,來自中國香港的京劇迷、倫敦京昆研習社創辦人李惠馨就這樣堅持了二十多年。

u=1648473565,4291571384&fm=26&gp=0.jpg

圖片來源於網絡

談到與戲曲的結緣,要追溯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李惠馨拜當時剛移居到香港的滬上梅派名家包幼蝶先生為師,一學就是九年,一對一的上課,共學唱了20多部戲,後愛上了更古老的昆曲,拜當時在香港的前上海昆劇院演員樂漪萍老師為師,一對一學習昆曲基本功和閨門旦五年之久,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進入2000年,李惠馨的故事卻有了一個重要的轉折,90年代末,李惠馨決定與英國丈夫來到英國定居,與家鄉相距千山萬水,文化環境截然不同,自己與熱愛的戲曲是否就此“分手”?對於她來說,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為了堅持戲曲愛好,來到英國以前,李惠馨便已經開始查詢倫敦的中國戲曲活動,也因此,剛來到英國,她就結識了一批同樣酷愛京劇的戲迷在她倡導下,她與倫敦的幾個京劇“發燒友”合力創立了倫敦京昆研習社,不僅組織表演活動,還教授京劇和昆曲。

細數過去這些年的收獲,李惠馨十分感慨。當時,在英國提倡多元文化的政策下,中國戲曲的傳播也得到鼓勵。李惠馨說,這些年來他們的活動曾多次得到地方政府和英國藝術局的資助,十幾年以來,她的團隊去過英國全國35個城市,在不少學校開展過工作坊及參加大學研討會。談到自己過去這20年裏取得的成就,李惠馨很是欣慰,“我們這樣一個小小的組織,沒有固定財團、資金支持,能做到如此,很值得紀念。”2014年,因為人才的流失等原因,李惠馨關閉了倫敦京昆研習社,但不代表她不再推廣傳承中國戲曲,直到目前,她仍在繼續推廣教學。

李惠馨說,自己最開始開創研習社,是為了保留在英國的人才,希望他們不要轉業,另外也是培養主流觀眾,包括英國人和住在英國的各國友人。有趣的是,許多在祖國並沒有接觸過任何與戲曲相關的內容華人學生,是來到英國後,在李惠馨和夥伴們的努力推廣下,才第一次接觸了京劇。而在李惠馨多年的傳授中,學生不僅有在英國學習工作的華人,也有英國人,甚至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也是因為自己的努力見到了效果,在新年到來之際,李惠馨對中國戲曲在英國的傳承和發展又有了更廣闊的夢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和空間去推廣戲曲,目前由於場地限制,以及大部分學生在讀一年制研究生, 學員的流動性大,很難培養出可以繼承的學生。”

此外,李惠馨也想把中國優秀的文化推廣到英國本土的青年人身邊,“我最好的學生是一個英國人有兩米高,他本身是一張白紙,一句中文都不會,但是卻唱得很好,我一個字一個字地教他,四年裏,他斷斷續續地學,也對戲劇有心得、有研究了。我現在教的學生從9歲到60多歲都有,小學和中學生也各一名,我希望未來發揮自己的作用,幫助他們,讓他們堅持下去。”

談到戲曲在海外的未來發展,李惠馨態度積極樂觀。她說,首先,無論是學術支持,還是資金支持,哪怕是通過贊助的形式向大家贈送戲票,都是對於文化傳承的支持,“我認為傳播戲曲文化是需要一個系統、組織去推廣的,商業性也一定要有,否則沒辦法維持。”其次,希望兩國的學府如果有更多機會來往,“我也可以進行文化方面的指導、推薦,如是可以將中國戲曲納入選修課程,計入學分,既能提高學校的名譽,又能豐富學生課程,一定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