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看西安如何做好旅遊演藝

作者:鄭藝佳    来源:新京報    发布时间:2019-08-15

“長相思,在長安。”古都西安,歷經幾千年文明傳承,宛如一首寫不盡的詩。近日,西安市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的旅遊業“成績單”,今年上半年,西安市共接待遊客1.39億人次,同比增長21.89%;旅遊業總收入1457.77億元,同比增長27.03%。

作為國內旅遊演藝產業發展的起點,從《仿唐樂舞》到《長恨歌》,歷經30餘年的發展,西安的旅遊演藝不僅是當地“留客”、提高旅遊收入的重要環節,也是帶領遊客步入千年歷史的一扇大門。

既是古都,也是國內旅遊演藝起點

資料顯示,國內旅遊演藝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帶領國內旅遊演藝走入起步階段的,是1982年9月由陝西省歌舞劇院根據史料還原創作的《仿唐樂舞》。

《仿唐樂舞》等演藝作品誕生之初,主要用於行政接待,並未市場化。1995年起,國內旅遊演藝進入初步發展階段,開始在主題公園劇場或專業旅遊劇院演出,1996年首演《夢長安》正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後於2014年提升為西安城牆文化演出。

2004年至2015年,是國內旅遊演藝快速推進與發展的階段。其間,國內旅遊演藝逐步走向大眾化、專業化、多樣化。也正是在這一時期,西安誕生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演藝作品。

2005年,國內首家唐文化主題公園大唐芙蓉園正式開園,園區的旅遊演藝《夢回大唐》也一同開演。2013年,《夢回大唐》共接待觀眾13萬人次,實現收入2000萬元。

2006年,陝西旅遊集團以華清宮景區為依托,創作出了實景演藝作品《長恨歌》。《長恨歌》改編自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同名長詩,一經推出便成為西安旅遊演藝項目的代表。截至2017年,《長恨歌》年收入突破1.5億元,累計演出2731場,累計收入8.5億元。

2015年至今,西安的旅遊演藝市場迎來了新一波爆發。其間出現了至少9部旅遊演藝作品,既包括室外實景演藝,也包括室內劇場演藝,還有新興的沉浸式演藝,與此前的老牌項目一同組成了西安旅遊演藝市場的新版圖。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西安已有包括《長恨歌》、《秦俑情》、《駝鈴傳奇》等在內的至少13部旅遊演藝作品。

市場容量大而分散,或將面臨“洗牌”

作為一種必須與景區和當地特色結合的演藝形式,西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無疑為旅遊演藝的發展提供了土壤。十三朝古都的光環下,無數名勝古跡和歷史傳奇給了西安向遊客“講故事”的底氣。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的西安旅遊演藝市場呈現出演藝數量多、互相競爭激烈、市場容量大而分散的特點,未來或將面臨“洗牌”。

在新京報記者統計的這13部西安旅遊演藝作品中,以唐代為主題的共有7部,占比過半。旅遊專家王興斌表示:“旅遊演藝切忌在一個目的地一擁而上、同時演出幾個類似節目,題材相近、風格相似、規模相當的節目不宜紮堆。遊客總量有限,爭食之舉必然會幾家歡樂幾家愁。”在王興斌看來,一個目的地旅遊演藝業的規模、數量取決於該目的地遊客的規模及其對演藝供給的消化能力。

目前,西安當地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旅遊演藝產品,各具特色。《長恨歌》改編自唐代詩人著名作品,《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聚焦盛唐禮儀文化,《駝鈴傳奇》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秦俑情》依托於兵馬俑等。

另外,旅遊演藝往往依附於景區。從這13個旅遊演藝項目的分布上看,臨潼區和碑林區最多,均為3個,其他多個城區各有分布。景點分散的位置和距離,為西安的旅遊演藝提供了生存空間,也豐富了遊客的選擇。

景鑒智庫創始人周鳴岐告訴記者:“杭州的旅遊景點主要集中在西湖周圍,遊客選擇看某臺演藝就不可能再看另一臺,所以能夠容納的旅遊演藝數量有限,目前只有2臺。”周鳴岐指出,西安卻不一樣,主要景點分別聚集在距離較遠的幾個區域,“例如遊客第一天去參觀西安東北部郊外的兵馬俑和華清池,可能在那裏看了《長恨歌》或者《秦俑情》;第二天在市區的景點逛,又可能在景點附近觀賞了《夢長安》、《大唐夜宴》等;此外還有集中在浐灞區世博園附近的《駝鈴傳奇》和《西安千古情》。這也是為什麼說西安旅遊演藝市場容量相對較大的原因之一。”但與此同時,周鳴岐也認為目前西安旅遊演藝數量確實過多,未來可能將面臨一輪較激烈的競爭和“洗牌”。

市場競爭激烈,品質優劣決勝負

在這樣的背景下,內容和渠道成了各旅遊演藝項目吸引遊客的不二法門。陝西大劇院副總經理羅敏表示,由於旅遊演藝的自身特點,回頭客的比例通常較低。吸引遊客要從內容的變化、創新上入手。

《秦俑情》有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我們希望摒棄傳統旅遊駐場演出的單一表現形式,通過新的多媒體藝術進行表現。”據介紹,《秦俑情》引入了影像與真人反複切換的冰屏技術、全息投影等豐富演出形式和內容,自2018年6月底開始公演以來,截至今年7月,《秦俑情》已演出300餘場,接待遊客30餘萬人。近期進入暑期旺季後,每日常態化演出4場,日均接待遊客超6000人。

另一方面,渠道也是旅遊演藝競爭的關鍵因素之一。周鳴岐表示,中國絕大多數旅遊演藝都以團客為主,故對渠道端相當重視,一般通過票面價虛高、同時拉低渠道價讓利的方式吸引渠道端,以獲得更多遊客引流。不過,渠道讓利成為普遍現象後,遊客口碑顯得越來越重要。競爭最終會回到本質,旅遊演藝自身的品質、常演常新的改版變化,才是保持長期良好盈利的根本。

有知情人士透露,西安一些知名的旅遊演藝項目,給旅行社等渠道的折扣空間非常小甚至不給折扣,但因自身品質過硬,仍然能吸引旅行社大量帶團前來。

王興斌告訴新京報記者,散客時代下,旅行社的代銷渠道正在萎縮,但二三百元的票價又把大量的散客擋在門外。新京報記者查詢發現,目前西安不少旅遊演藝的公開票價都在200元以上,如何吸引散客,是擺在各旅遊演藝項目面前的“老大難”問題。

據介紹,《秦俑情》吸引散客的做法,主要是在把控內容和服務同時,通過硬廣投放、抖音、微信公眾號、傳統媒體等渠道提高知名度,並結合時下熱點進行促銷,通過異業聯盟等方式促成散客的轉化率。

“浐灞系”新勢力逐鹿西安旅遊演藝市場

除了大而分散,西安旅遊演藝市場還有另一個顯著特點,即市場份額集中、馬太效應凸顯。據《中國旅遊報》相關文章顯示,一部《長恨歌》占據了西安旅遊演藝市場74%的收入。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旅遊演藝品牌進駐,這一局面或將得到改善。

2016年10月,華夏文旅以1.04億元摘得西安浐灞生態區一塊商業用地,用於開發文化旅遊綜合體。2018年3月,華夏文旅西安度假區開業,《駝鈴傳奇》正式登臺。截至2018年11月,《駝鈴傳奇》累計演出超過600場次。

無獨有偶,2018年3月,宋城演藝宣布《西安千古情》項目落戶西安浐灞生態區世博園。據最新進展,《西安千古情》即將於今年10月建設完畢,明年春節前後開業。

兩大異地旅遊演藝品牌不約而同地落戶浐灞,或共同看中了浐灞位於西安旅遊東線的地理位置優勢。宋城演藝有關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浐灞生態區能夠牽連並承載西安旅遊線路的東線,而東線為陝西旅遊最熱門線路,兵馬俑和華清池是東線最核心景點。

“西安旅遊核心區域目前已有一批有實力的演藝產品,華夏文旅和宋城演藝落戶浐灞,得以規避與西安老牌演藝的直接交鋒。”周鳴岐表示。不過這也並不意味著落戶該地的旅遊演藝項目可以“躺贏”。在周鳴岐看來,相較於西安傳統的熱門景點集中地,浐灞生態區旅遊資源較少,本身缺乏先天性的目的地基礎,後期規劃又較偏重地產和商務,只有以世博園為核心的一個狹長地帶可供發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空間,或給《駝鈴傳奇》和《西安千古情》的未來發展帶來一定挑戰。

面對引流問題,《駝鈴傳奇》的做法是在演藝之外,加入了海洋公園、水世界、先祖部落等景區,並針對陝西本地人群推出了相應的門票優惠,以滿足散客的需求,填補國內演藝市場散客客源不足的空白。待《西安千古情》開業,與《駝鈴傳奇》一起代表著新興“浐灞系”的旅遊演藝,又將如何與老牌演藝一同改寫西安旅遊演藝市場?答案仍待時間揭曉。

(原標題:古都西安的旅遊演藝“生意經”)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