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吐魯番洋海墓地 探訪中國最早的豎琴、面包實物

来源:光明日報    发布时间:2019-06-12

從新疆吐魯番洋海墓地發現的遺留物中,鑒定出我國迄今最早的面包實物——這是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楊益民副教授的研究團隊,利用紅外光譜、澱粉粒和表皮橫細胞分析等方法發現的成果。洋海墓地距今約3000年。這意味著,在那個時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已經開始食用面包了。也是在洋海墓地,考古人員前幾年還發現了由小麥和大麥經碾磨成粉混合後加工制作而成的熟食。這是迄今為止經過科技分析證實的我國最早利用小麥和大麥制作面食的證據。這裏還發現了人類在頭骨上和身體上進行過手術的痕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豎琴、完整的葡萄藤,泥制吹風管,彩色陶罐,還有刻著各類動物圖案的木筒……

2584328980.jpg

洋海墓地出土的眾多盛滿東西的器物。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3000年前,洋海先民的生活究竟繁榮到什麼地步?這裏為什麼不斷給我們驚喜?它還有多少秘密不為我們所知?

  洋海是個什麼地方

  出新疆吐魯番市向東,來到火焰山南麓的荒漠戈壁灘上。向北再走4公裏,就是遠近聞名的鄯善縣吐峪溝鄉洋海村。

  火焰山上的地表水很容易滲入地下,再加上盆地地勢低窪,火焰山腳下就形成了一個流傳了千年的地下井穴工程——坎兒井。

1032668501.jpg

洋海墓地出土的紡織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1988年冬季,洋海村一位老農挖鑿新的坎兒井,鐵鏟刨下去,挖出的不是井穴,而是一個古墓。古墓的地表看上去與周圍的地面無異,但去掉戈壁礫石後,看到的是蘆葦、香蒲草之類的柴草。再掀掉後,就是墓葬口上的木頭了。

  為了保存和研究墓葬遺物,吐魯番文物局決定對它進行搶救性發掘。但出乎意料的是,考古人員又在這座古墓周圍發現越來越多的古墓。一座,兩座,上百座甚至上千座的墓穴集中在戈壁上,考古人員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在這裏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古墓呢?

  洋海墓地所在的火焰山,有好幾條大溝。墓地北邊有一條大溝叫吐峪溝。吐峪溝有一條一年四季都有水的河,這條河是從天山上流下來的。河水正好從洋海墓地的周圍流過,河水沖刷形成臺地。這塊寸草不生的臺地,自然成為埋葬死人的墓地。多少年後,這裏埋的人越來越多,漸漸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洋海墓地。

  200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洋海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整個墓葬群的規模之大,讓所有的考古人員都感到震驚。僅初步發掘,他們就發現這裏竟然有兩千到三千座墓葬。

  史料記載,3300年前,姑師人(後改稱車師)是吐魯番大地的主人。他們以吐魯番盆地的車師前王國為中心,包括周邊的車師後國、車師都尉國、車師後城長國,地跨天山南北,影響遠及西域內外,為人類文明史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洋海墓地出土了什麼

  眾多的墓葬,讓考古人員有了眾多的發現。墓葬裏隨葬器物以陶器和木器為主,其次是皮具、毛紡織物、銅器、骨角器及鐵器等,同時還出土了大量的人和動植物標本。

  在一座墓葬陪葬陶器盛的食物遺存中,楊益民的研究團隊通過紅外光譜分析,首先鑒定其為澱粉類物質,應為面食。進一步的澱粉粒和表皮橫細胞分析表明,該面食遺存是由小麥和大麥經碾磨成粉混合後加工制作而成的熟食,斷面較為致密,說明未經發酵,從而證實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最早利用小麥和大麥制作面食的證據。這一研究成果印證了麥類植物在吐魯番史前先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為了解古代大麥和小麥的利用方式演變,面食的加工工藝,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信息,豐富了我國悠久的面食文化。

  因為新疆吐魯番盆地獨特的氣候條件,多風少雨,夏季氣溫奇高,所能保存下來的古代遺物異常豐富,極大地增進了我們對古代社會的了解。

  洋海墓地出土的木質物品大都保存完好。女性多隨葬紡輪、梳子等,男性則隨葬弓箭、“曲棍”、馬鞭等。木器在隨葬品中屬大宗,有木桶、盤、盆、杯、罐、缽、紡輪、梳、取火板、鑽杆、箜篌、鞭杆等。

  這一時期,毛紡織物是車師人主要的服裝材料,也是每個車師家庭中主婦們必須完成的重要手工制品。撚紡毛線的木質紡輪伴隨她們一生。別看她們使用的紡輪十分簡單,但撚紡出來的毛線卻相當細勻,手織的毛布織面平整,不僅有平紋、斜紋,而且還采用了“通經斷緯”的技法,在單色毛織物上織入紅、棕、黃等彩色毛紗,形成造型美觀大方的條紋、三角紋,真是技藝非凡。

  陶器是墓葬中最常見的隨葬品。這些陶器,大多保存完整,它們造型特殊別致,彩繪個性鮮明,陶質為夾砂紅陶,燒制火候適中。器形以單耳器為主,少量無耳器,多為圓底器,其次為平底器,個別為寰足器。這些陶器主要為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器皿,器類有釜、罐、杯、壺、豆、盤、缽、碗、三足盤和雙聯罐等。陶器上有特有的三角形、漩紋、垂幛紋、菱形紋、網格紋等,部分陶器造型極具特色。洋海二號墓出土的兩件帶柄陶器,柄端塑成動物頭形,一件為野羊頭像,另一件塑成公綿羊頭像,形象生動逼真。

  洋海墓地出土的雙耳木桶,口沿上有兩個對稱立耳,耳上穿孔,通體飾彩,上下口飾連續三角紋,中間兩排動物,雕刻出輪廓後塗黑彩,上面一排兩匹狼一只野山羊,下面一排三只野山羊,畫面生動逼真,狼和羊栩栩如生。出土的刺蝟形木盒和木橖,無不為難得的雕刻藝術和考古文化精品。從木器造型的複雜程度和雕刻圖案的豐富多彩來看,當時的木器加工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洋海墓地還出土了大量生活用具。石頭磨鑿的紡輪,冶煉銅器的吹風管。而一位墓主人身邊擺放的奇特木制品卻引起了專家的關注。

  它形似今天的西洋樂器豎琴。琴弦是由5根牛筋腱制成,音箱口保存完整,蒙有羊皮,這在此前出土的豎琴中絕無僅有,專家推測這可能是豎琴最早的原型——箜篌。難道3000年前的洋海人就已經掌握了這種古老的彈撥樂器?此前人們沒有看到箜篌的實物,所有箜篌的形象都是在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還有後來的敦煌壁畫裏的形象。而在洋海墓地裏,就發現了3個箜篌。

  《隋書·音樂志》記載,箜篌“出自西域,非華夏舊器”。公元5世紀開鑿的山西雲岡石窟就曾對這種樂器有過描繪,音樂史學家認為箜篌源於中亞,經新疆傳入中原地區。

  多項國內紀錄被打破

  史書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騫出使西域時,就發現吐魯番盆地開始種植葡萄,也多次在吐魯番出土了管理葡萄地的文書,所以,人們一直認為吐魯番種植葡萄的歷史也就2000年左右。但在洋海二號墓地一座墓的墓口上蓋有一根長達一米多的葡萄藤,這說明當時生活在吐魯番的人已經學會了種植和管理葡萄。這是國內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葡萄藤標本,將吐魯番葡萄的種植歷史推到了3000年左右。

  吐魯番夏天很熱,冬天又很冷,葡萄能在吐魯番生長,並成為當地的主要作物,一定經過了多次試驗,甚至可以說是應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手段才找到了葡萄在吐魯番生長的秘密,葡萄在吐魯番的栽培必定經曆了一段很艱難的探索階段。

  從史料記載來看,當時生活在洋海的人應該是遊牧民族。但從考古的隨葬品中可以看出,他們的物質生產已經很豐富。從墓葬裏發現,他們穿的內衣往往都是羊絨制作的,第二層衣服都是用毛布織的,或者是毛衣,最後是抵禦寒冷的羊皮大衣。腳上是皮靴,是用野羊皮做的,又輕便暖和還耐磨,非常講究。

  一塊用廢蠶絲織成的如布一樣的東西,經國家有關部門檢測後認定,是2500年前的絲綢。這說明,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洋海地區已經有了養蠶業,同時也表明,早在絲綢之路之前,這裏已經有了貿易通道。而洋海墓地出土的色彩絢麗的羊絨毯,木制的紡輪再次證實了這裏的紡織技術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洋海墓地裏還發現了大量的粟,它起源於中原地區。這裏還發現了大麥和青稞,說明當時這裏是一個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

  在洋海墓地的一些男性墓葬裏,考古人員發現了用熟制獸皮制成的臂套,著在左臂,學名叫射韝,亦稱護臂或臂衣。洋海墓地出土的射韝,形式多樣,都用熟制的牛皮制作,有些表面還壓出多道斜線,或綴銅扣。

  歷史走過了3000多年,時至今日,已經沒有人知道,當時火焰山南麓的戈壁荒漠裏的埋葬儀式上有過怎樣的故事。但兩條出土的褲子卻告訴今天的人們,在那個水草豐美、駝鈴聲聲的年代,這裏的先民已經成為中國最早穿著有襠褲子的人。盡管出土的兩條褲子已經嚴重破損,但整體外形基本完整地保留下來,其形制與現代褲子基本無異。考古專家推測,穿著這兩條褲子的人可能是牧民,也可能是士兵。除了褲子外,墓葬內還發現一條馬鞭、一個木制馬嚼子、一把戰斧及一把弓。此前,一條出土於且末縣紮滾魯克墓葬的有襠毛布褲子,距今約2800年,被公認為國內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有襠褲子。但現在,中國最早有襠褲子的第一把交椅要讓位於洋海古墓出土的3300年前的褲子了。


(原標題:中國最早的豎琴、面包實物……探訪吐魯番洋海墓地 )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