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首鋼舊廠變北京冬奧比賽地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9-05-10

1.jpg

圖:永久性的滑雪大跳臺,背後屹立著4座冷卻塔首鋼園提供

在很多老北京的心底,冒著滾滾濃煙的首鋼大煙囪和冷卻塔曾是熱血建設時代的標誌。不過,自從這個地處西郊的工業遺存與北京冬奧會結緣,以這些龐然大物為背景騰空跳躍的將是單板大跳臺上運動員。大公報記者走進北京冬奧組委會及城區唯一雪上專案比賽地——首鋼園,探秘中國最重要的工業遺存如何變成澤被後代的冰雪運動地標。

沿著北京地鐵一號線一直向西,在終點站下車再有10分鐘的車程,沿途建築物圍牆上奧運塗鴉四處可見,一處顯眼的五環提醒過往的人們,由北京最重要的工業遺存首鋼改建而成的冰雪運動新地標就快到了。

踏進首鋼園的大門,眼前出現的是一座玻璃幕牆,這裏是北京冬奧組委會所在地。走進冬奧組委會辦公區,6座風格迥異的筒狀建築十分吸睛。與上次辦奧運時使用的“奧運大廈”不同,這種老舊工廠轉型成體育場館群,讓人不禁聯想到德國魯爾工業區成功變身的經典例子。

首鋼建投工程部副部長羅剛介紹,冬奧組委會辦公區是原來工廠用於存放鐵礦石的筒倉和料倉改造而成,建築內部進行了現代化的改造,原本上下貫通的空間被分割成一層層的辦公區,樓內還有清晰可見的升降電梯。

巴赫稱讚保護性改造

記者看到,透明的落地窗成為料倉改造亮點,透過其間可以清晰的看到料倉內高大柱子的輪廓。這樣的工業風格還延伸到室外,緊鄰辦公區的小廣場中心停放著一輛編號0688的國產蒸汽火車頭,設計師有意保留這個大建設時代的歷史文物,似乎預示著首鋼舊廠址也朝著向冰雪運動地標方向前行。

在北京,人們之前熟悉的是由舊廠房改造而成“798藝術區”,如今北京冬奧組委會延續了工業風格的應用,將奧運與工業遺存結合,成為新的城市名片。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來訪後稱讚道,北京冬奧組委會辦公區的保護性改造是一個很棒的想法,結合了工業遺存與現代元素。選擇在首鋼園區辦公,在工業舊址上建起標誌性建築,這個理念領銜全球,為其他國家籌備奧運賽事做出了一個極佳的示範。與國際奧會新建的現代化辦公空間不同,這裏粗獷的工業風更具運動氣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副會長霍啟剛表示,此種設計為其他國家籌辦奧運開創了“工業風格”先河。

秉承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北京冬奧組委會的南側,隔著湖水屹立著4座冷卻塔,這裏正在建設世界上第一座永久性的滑雪大跳臺,它是冬奧期間北京城區內唯一的雪上比賽場地,4枚金牌將誕生於此。

北京冬奧組委會規劃建設部副部長劉玉民表示,從選址開始便秉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不僅為冬奧提供比賽場地,還將帶動周邊景觀的整合。大跳臺的設計方案中,植入了古代飛天的概念。飛天曲線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遺產,與大跳臺本身曲線較為契合。“飛天”的含義與英文BigAir都有空中翻騰、飛翔的意思。大跳臺的設計佈局還考慮到風向因素,背靠工業冷卻塔改造而成的附屬建築,在周邊設置濱水觀眾席。

記者看到支撐大跳臺本體的臨時鋼結構已經架起,首鋼滑雪大跳臺將於年內完工,到時候,大跳臺後面的冷卻塔表面都將被投影敦煌“飛天”壁畫作背景襯托。

再往前行,一個由舊煤車間廠房改造而成的建築群映入眼簾,人們給這裏起名叫“四塊冰”,分別代表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壺及冰球。

冰球館在剛過去的4月成功舉辦了國際A級賽事女子冰球世界錦標賽。在冰球館轉一圈,完全找不到舊廠房的痕跡,記者甚至在場館裏發現了運動員專用的水療間,這在內地冰球館中極為少見。

首鋼園運動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曉民表示,冰球場地上方豎立著4塊巨大的顯示幕,觀眾無論在哪個角度都能有很好的觀賽體驗。顯示幕周邊則是複雜的燈光設備,212套燈組的13種不同模式可根據不同的賽事,改變轉播環境的亮度和顏色。


(原標題:首鋼舊廠變北京冬奧比賽地)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