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粵劇架起文化交流橋樑 粵港澳共同創作文化新果實

来源:廣州日報    发布时间:2019-05-07

1.jpg

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是一座具有嶺南風格、水鄉特色的中國園林式博物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攝

人文灣區 地域相近 文脈相親

5月,粵港澳大灣區將迎來多個文化盛事,包括搭建共議美食文明對話平臺的廣州亞洲美食節,以及被稱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深圳文博會。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發佈,多元文化和諧相融彰顯出灣區文化軟實力。

4月上旬,來自香港的港大同學會書院廣州歷史文物學習團成員聚集廣州,傾聽南越王宮博物館考古專家講述陶片分類方法,並親身體驗陶片分類的樂趣,而類似的這種大灣區青年文化交流活動每個月都在進行著。那邊廂,廣州粵劇院出產的粵劇每月都在香港、澳門劇院上演,與港澳劇院合作模式也已從排演到共同創作。

2.jpg

非遺傳承人的手工編織作品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軒慧攝

大灣區城市群中,既有千年曆史文化名城,也有具有國際範的大都市;既保留了兩千多年來留下的珍貴遺產,又展示了國際大都市前進進程的全新風采,粵港澳三地文化交流日趨頻密。

交流模式多樣化,從簡單的你來我往,向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努力。廣東、香港、澳門地域相近、文脈相親,共同的嶺南文化基因讓共建“人文灣區”具有堅實的文化和社會基礎。

粵劇架起文化交流橋樑

正所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劇”,作為擁有500多年歷史、有著深厚群眾基礎、極具嶺南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粵劇已成為粵港澳三地的重要文化交流橋樑。

3.jpg

粵劇私夥局在廣州粵劇藝術博物館廣福臺上表演。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廣州粵劇院的粵劇劇碼每個月都會在香港、澳門的劇場上演並成為“爆款”。“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市同根同源,以粵語為母語,老百姓對粵劇都喜愛有加,所以在人文灣區的建設中,我認為粵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廣州粵劇院董事長餘勇告訴記者,作為嶺南文化的一張名片,粵劇本身在粵港澳大灣區有著相當好的基礎。他以香港為例,香港的劇院每天晚上至少有6場粵劇演出,而廣州粵劇院每個月都有粵劇在香港演出。有數據統計,在過去三年裏(2016~2018年),廣州粵劇院多次組織劇團到港澳進行粵劇交流,其中赴香港97批、2028人次、159場,赴澳門23批、609人次、29場。

歎一盅兩件、看一場粵劇,是在以粵語為母語的灣區城市內生活的共同模式。佛山與港澳地區的文化交流以粵劇為甚。“粵劇並不高冷,在大灣區城市內走的是親民路線。”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瞭解到,自2012年以來,佛山粵劇院連續7年與香港開展合作,共同打造了《李清照新傳》《金石牡丹亭》等粵劇精品劇碼,深受香港市民喜愛。佛山粵劇院去年多次赴港演出且每場爆滿,極大地滿足了觀眾的粵劇審美需求。

古老的粵劇是縈繞灣區人耳際的鄉音,2019香港藝術節與深圳“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聯合製作推出的新版粵劇《百花亭贈劍》將在兩地上演,為粵劇傳承注入新時代的藝術魅力。

佛山彩燈照亮嶺南文化

每年五月初五,佛山大瀝鹽步老龍總要帶著鄉親父老的情誼到廣州荔灣泮塘探親,這延續了400多年的習俗恰恰說明了廣佛兩地間龍舟文化交流的源遠流長。每年12月,一場展示佛山城市魅力和文旅資源的“香港·佛山節”在香港舉行,開創“香港+佛山”兩地交流的新模式……作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佛山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文化印記有太多的相似,這些相似的文化印記在千百年來的交流碰撞中已經深深融入各大城市的發展脈絡裏,讓佛山文化在灣區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4.jpg

表演中的廣東粵劇院大師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2月1日晚,在廣州越秀,彩燈製作者劉健堯在朋友圈裏發出寫有“荔灣”字樣的彩燈牌坊,並配上“感謝”二字。在每年春節、元宵及中秋等傳統節日裏,廣州各區的燈會以及公園裏裝飾的彩燈也是少不了佛山彩燈的身影。可以說,佛山彩燈已經是廣州扮靚節日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不僅僅局限於廣州,佛山的彩燈還走向了大灣區其他城市。

粵港澳大灣區各地的文化交流也帶動了文創、文旅產業的發展。澳門的廣府文化底蘊深厚,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新近公佈的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名單上,澳門4名申報者入選,其中就有南音說唱的區均祥。如今,澳門已有7人獲選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代表性傳承人,澳門特區政府多次組織非遺傳承人到粵、港演出和交流。

粵港澳共同創作文化新果實

共建人文灣區,就是要共同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發揮粵港澳地域相近、文脈相親的優勢。《綱要》尤其指出,支持弘揚以粵劇、龍舟、武術、醒獅等為代表的嶺南文化,彰顯獨特文化魅力。

9.jpg

表演中的廣東粵劇院大師們。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攝

在與香港、澳門合作方面,餘勇告訴記者,目前與港澳劇院的合作越來越多,合作模式已經從以往與社團、劇社合作排演傳統劇碼,到如今兩地劇團共同創作粵劇劇碼,深化粵劇交流與合作。“香港粵劇編劇李居明已跟我們合作創作了十幾部經典粵劇劇碼,如《二郎傳奇》《大唐胭脂》《秦王孟薑》,我們每年都會有一到兩部新戲的合作。”他解釋,香港的優勢在於劇本和資金,而廣州的優勢在於班底,因此在這些原創劇碼中,演員大多來自廣州粵劇院,網羅了粵劇界最當紅的粵劇名伶,如梅花獎得主歐凱明、黎駿聲、陳韻紅、崔玉梅、吳非凡等,由此掀起粵劇新浪潮。

“我們原以為現代戲對於港澳觀眾的吸引力會小一些,沒想到2015年,我們紅豆粵劇團的《刑場上的婚禮》在澳門文化中心演出時,很多觀眾看得流眼淚了,一邊擦淚一邊喝彩。”餘勇感歎。此後,廣州粵劇院的許多創新劇碼都會在澳門演出,如《南越宮詞》《孫中山與宋慶齡》等等,包括如今進入二次修改階段,以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葉挺同志為主要人物的原創現代粵劇《初心》也計畫到澳門演出。

而佛山粵劇院在2017年推出的粵劇《香花山大賀壽》,便雲集了廣佛江等地108位演員,其中梅花獎得主就有15人,掀起了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廣西等地粵劇界發掘和保護粵劇的高潮。

餘勇說,針對粵劇在粵港澳三地的發展實際,建議搭建粵港澳三地粵劇藝術合作平臺。由粵港澳三地文化部門牽頭,粵劇院團、基金會等單位為實施主體,充分發揮粵劇的城市文化驅動作用,全面深化粵劇演出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每年開展粵劇合創劇碼不少於2部。“需要在劇碼合創、歷史理論研究方面都打通機制,建立合作平臺,共同弘揚傳統文化。”

灣區悄然掀起文創風

進入五月,粵港澳大灣區將迎來兩場文化盛會,包括廣州亞洲美食節和“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深圳文博會。香港也是充滿藝術氣息,香港藝術節、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國際電影節等一系列文化藝術活動均已紛紛登場。

去年10月,佛山祖廟葉問堂在升級後開放,吸引了來自廣州、香港等地的詠春弟子參與。每年一度的“世界詠春大賽”“世界洪拳大賽”都吸引了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參與。作為南派武術的高地,佛山拳種眾多,由佛山走出去在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世界各地發展的“佛山弟子”眾多,他們在各地開館授徒,讓佛山功夫文化深入人心。而由隨著功夫文化一起流傳的還有醒獅文化,殊不見在粵港澳大灣區內,每逢開業、節慶等時間,總會看到醒獅祝賀。由此,又帶來了獅頭、獅紮文化的傳播和紮根。

說起文化交流帶動佛山文創發展,不得不提及佛山祖廟博物館的文創產品。

佛山祖廟博物館遊客服務部主任支中文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在文創產品設計方面,博物館充分融合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的各種資源,通過組織舉辦文創設計大賽等模式開展設計工作。通過香港版權博覽會、廣州版權交易會、深圳文博會等大灣區文化產業融合平臺,尋求與文創產品設計領域有影響力的企業合作。

在產品設計過程中,博物館對文化資源進行梳理、研究、組織,對館藏文物、古建築群的文化內涵進行解讀,挖掘其背後的歷史故事,為設計人員提供獨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和設計創意思路,設計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文創IP形象和產品。

如今,佛山祖廟博物館通過授權廣州、深圳、惠州、東莞、中山等大灣區內企業,將設計好的產品設計稿交由授權合作的企業投入生產。

每年在佛山舉行的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動,為粵港澳大灣區非遺合作提供了平臺。在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相關負責人看來,廣東(佛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民俗文化活動,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的非遺盛會,在形成長效機制後,或將成為粵港澳文化交流甚至國家級非遺展示交流平臺。佛山借助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的國際化、高水準工業設計,對接大灣區各市豐富的製造業業態與龐大的消費市場,推動形成“佛山非遺+港澳設計+灣區市場”創新發展之路,推動區域文化產業合作。

深圳非遺保護有特色

深圳展現了與灣區其他城市不同的文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深圳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瞭解到,深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分為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民俗等類別。在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俗類所占數量最多,包括“沙井蠔民生產習俗”“大盆菜宴”“南水姊妹節”等77項。

在城市化進程中,保護非遺難免會遇到許多問題,比如農業、漁業消失的話,首當其衝的則是“漁網編織技藝”“疍民婚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技藝後繼無人等原因,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正逐漸消失。

據悉,目前深圳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線索3000多條,發掘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專案233個,有一批比較有價值的專案已被分別列入區、市、省、國家級保護名錄,包括市級以上名錄59項,省級以上名錄36項,國家級名錄8項。8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統舞蹈類數量佔據一半,其中麒麟舞最為常見,在深圳的客屬地區至少有五十支麒麟隊。值得一提的是,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沙頭角魚燈舞”還是聯繫深港的民俗藝術橋樑。

被譽為“中國文化產業第一展”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每年有2300多家企業參展,10萬多種專案產品參與展示交易。每一屆的文博會上專門設有香港、澳門展區,向世界集中展示當地的“衣食住行”文化和設計成果。

不僅是音樂、戲劇、舞蹈等演藝節目的交流,大灣區的設計力量也展現出蓬勃實力。2018年深圳設計周打造了粵港澳大灣區系列設計活動,重點展示了來自大灣區11個城市設計師的作品。大灣區的藝術家們通過各種活動、展覽會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使得藝術、音樂等可以互動交流。

除了時尚、國際化的文化交流方式,深圳地區本土的非遺文化也在被挖掘和保護。

深圳地區自古流行一種造型輕巧、帽檐飄著布簾的客家涼帽。這種涼帽本是客家女人戴的,後來羅湖、福田和新界的“圍頭村”講粵語的女人也戴上了。客家涼帽涼爽、輕便、美觀、實用,深受深圳、惠州、東莞、港澳地區乃至海外客家婦女們的喜愛。

客家涼帽戴在頭上,從帽穗顏色可以區分是未婚還是已婚,其歷史可以上溯至宋代,據說跟蘇東坡有關。深圳客家涼帽製作最負盛名的是龍崗區布吉鎮甘坑村,已有200多年的涼帽製作歷史。20世紀50年代,甘坑村被定為全省唯一涼帽外貿生產基地。

後來,隨著國家對非遺文化的重視,以廖虹雷為首的本地文化人奔走呼籲,甘坑涼帽工藝相繼被列入深圳市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村裏以此為契機積極發展特色旅遊產業。

灣區廣角

餘勇,廣州粵劇院董事長

發展粵劇文化旅遊產業

近5年來,深圳、東莞以及廣州的黃埔、南沙等周邊區域,粵劇演出市場逐漸復蘇。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創作優秀的原創作品,加大力度推進粵劇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

而在創作精品的背後,優秀人才的集聚必不可少。可以借鑒國內外文化交流合作研究及實踐,建議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邁入新時期之際,加強三地粵劇交流與合作,發揮文化引領作用。

一是搭建以廣州為主導的粵港澳大灣區粵劇發展聯盟。每年召開大灣區粵劇發展聯盟年會、粵劇發展高峰論壇、灣區粵劇精品劇碼展演等活動;鼓勵各類粵劇演出團體、研究機構、高校等介入合作,全方面推進粵港澳粵劇事業發展。二是以粵劇為主,推動粵港澳文化“走出去”。在加快三地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建設基礎上,整合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資源,融合創新,實施文化“走出去”,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弘揚粵劇藝術。三是大灣區粵劇文化旅遊整合推介。探索發展粵劇文化旅遊產業,制定粵港澳大灣區粵劇旅遊產業統籌規劃,整合串聯三地分散的優質粵劇旅遊資源,培養面向東南亞、歐美等國家的旅遊客源,共同打造全球最大規模的粵劇旅遊中心。

梁國澄,佛山文化專家,佛山市博物館原館長

廣佛合力造“文化歸處”

談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佛山是不得不提的一個城市。佛山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佛山文化影響力最大的是粵劇、武術、醒獅、粵菜、龍舟、水神文化,這幾大文化元素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共同的存在,它們的根源便是在佛山,而從明代開始,佛山文化便輻射影響著粵港澳地區文化的發展。

未來,佛山文化如何能發揮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發展?嶺南文化的發展歷史賦予了佛山文化與生俱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為嶺南文化的兩大巨頭,廣佛在經濟上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極點之一,在文化上同樣重要。兩地通力合作形成的“文化歸處”,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精神家園所在。

7旬老人守護本土文化

大灣區內總有一批人在默默地為弘揚嶺南文化而努力。他們或從事著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工作,或利用業餘的時間在民間搜尋著歷史人文的蛛絲馬跡,積極挖掘、保護文物古跡,或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著書立說,希冀以一己之力為嶺南文化傳承與發展留下點什麼……年逾7旬的老人廖虹雷就是其中一分子。

廖虹雷今年73歲,年輕時是一位知名鄉土文學作家,退休以後,他轉向了研究本土民間文化,他用雙腳踏遍了深圳所有的古村落,采風問俗。隨著深圳特區建設,城鄉之間的變化翻天覆地,傳統的民俗文化面臨著危機。於是他將目光投向深圳的民俗文化,四處奔走,參與搶救即將消失的文化遺產,包括參與組織挽救百年老字型大小品牌“合成號”和客家涼帽等大型民俗活動等。

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廖虹雷動情地說:“我曾走訪好些深圳的數百年古鎮老村,幾年後重訪,發現古樹、古橋、古塔、古井、古牌樓、古碉樓、古祠堂和古民居不同程度地被拆毀,甚至被夷為平地,令人揪心。”廖虹雷說,“我可能無力留下古村舊宅,但可以堅守深圳民俗這一塊領地,研究、整理、出書,甚至通過舉辦一些大型民俗活動,把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下來;同時,通過年復一年的傳統文化浸潤,增強族人的文化自信,維繫海外親朋的血緣聯繫,營造和諧而美麗的家園。這,也許是一個堅守本土文化老人的心願。”

在廖虹雷的堅持下,涼帽非遺專案成功入選深圳市和廣東省的非遺保護名錄。 

 

 


(原標題:粵劇架起文化交流橋樑 粵港澳共同創作文化新果實)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