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香港藝術節上演《攀越冰峰》 在劇場體驗攀山歷險

作者:何俊輝    来源:大公網    发布时间:2019-04-13

20190413031755194.jpg

圖:《攀越冰峰》中,Sarah用桌子模擬攀牆,從而想像弟弟攀山

  倫敦燃料劇團、布里斯托爾老域劇團、愛丁堡皇家蘭心劇院與北安普敦皇家及德蓋特劇院聯合製作的劇目《攀越冰峰》,在今年香港藝術節上演。該劇源自導演Tom Morris看了電影版後找來David Greig改編Joe Simpson寫的回憶錄原著。《攀》劇劇首見Josh Williams飾演的Joe因攀山意外已死,但明明現實的原著作者Joe仍在世上,為何會這樣呢?觀眾邊疑惑邊隨着傷痛的Sarah(Joe的姊姊,Fiona Hampton飾)看下去,就會漸察覺到「Joe已死」只是Sarah的悲觀想像,虛實交錯正是編導設定的戲劇風格,目的是要觀眾深深代入Sarah的內心狀態。

  演出上半場見演員們利用直正的攀山裝備攀牆和攀布景,當攀到大會堂劇院的頂端時教觀眾目瞪口呆。Joe與攀山拍檔Simon(Edward Hayter飾)踏着的是一座吊起來的三角形冰峰布景,其中布滿了大量由金屬枝架構成的冰隙,觀眾目睹Joe與Simon的攀山過程時便感到危機四伏,產生一旦人掉進冰隙中可能即時喪命的想像,亦同時深刻體會到攀山運動確是挑戰人類體能、意志的極限,兩位演員於冰峰布景上邊講台詞邊爬來爬去那麼久已是非常困難的事,更何況是攀真正的冰峰。

  命懸一線生死抉擇

  兩名男演員演活攀山時各種面對危急關頭的身心狀態,而為了讓從未攀過山的Sarah體驗弟弟何以熱衷攀山,導演用桌子協助Sarah成功攀牆(Sarah把牆想像成冰峰),除了攀牆外還有許多虛擬編排,讓觀眾感受到Sarah不斷思念Joe,如屢次於寫實戲裏插入演員形體、音效、燈光的突變,就像弟弟攀山/遇險時的情景忽然幻化成電影閃回鏡頭(flashback)衝擊着Sarah的腦海,觀眾能根據突變的視聽效果想像Sarah想着什麼情景。

  演員們隨着強勁的音樂節拍和炫目的燈光變化站在桌上並亢奮地呼喊着歌詞,那份表露無遺的熱血便好比Joe等攀山者對攀山有着一份忘我、熾熱的愛,亢奮的Sarah就能從這份愛中理解到Joe何以拚命去攀山。Simon、Richard(Patrick McNamee飾,Joe的另一朋友,但劇中沒與Joe一起攀山)除了運用熱血音樂外,還用了若干貼切比喻令觀眾深刻體會到攀山者的心路歷程,例如用像積木般微小的人形物體跟象徵山的大背囊、象徵險峰的木板作對比,易教人聯想到「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麼渺小」。劇中用槌子令椅子爛掉的情景、聲音,無疑將 Joe 斷了腳又未能自救的痛(被Josh演得淋漓盡致)加倍放大,使觀眾看時痛到入心。

  重點刻畫內心世界

  《攀》劇下半場偏沒緊張刺激的攀山動作戲,重點刻畫Joe與Sarah的內心世界,當Joe發生意外與Simon失去聯絡後,竟見Joe與從沒攀山經驗的Sarah共處於雪穴中,令觀眾很快便意識到這奇幻場面是Sarah想像自己到了雪穴激勵求助無門的弟弟,流露姊弟情的溫暖。但當時Joe的身體狀態極虛弱,呈現濃烈的孤獨感,而其後姊姊的想像消失(部分觀眾或會解讀為弟弟想像姊姊激勵他,編排耐人尋味),那份孤獨感便加倍提升。但Joe誓不向命運、大自然低頭的戰意,變成引人入勝的戲劇高潮。

  總會有不常觀看舞台劇的人認為,舞台劇不能像電影般炮製出視覺效果豐富的大場面,便遠離劇場,《攀》劇則證明了只要幕前幕後充滿想像力,就算是攀山動作片或任何類型、題材的故事/小說/電影,都能變成吸引觀眾的舞台劇,而怎樣善用具心思的劇場元素取代電腦特技、實景拍攝、攝影與剪接技巧,但又做到跟電影同樣好看(或比電影更好)?相信是每個有心擴闊觀眾層的劇場工作者都須思索的課題。

圖片:香港藝術節提供,攝影:Geraint Lewis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