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承載文化,團聚鄉裏——曆久彌新的澳門“土地誕”

来源:新華網    发布时间:2019-03-13

來到澳門的遊客,大多會留意到大大小小商家門前安放的神龕。神龕中供奉著寫有“門口土地財”字樣的牌位,恭恭敬敬地擺放祭品,焚香祭拜。

這便是澳門民間傳承下來的土地公文化。每年正月三十到二月初五的“土地公寶誕”期間,澳門民間慶賀活動達到高潮,居民們攜帶鮮花、水果和香燭到土地廟祭拜,舉辦唱戲、擺宴等慶祝活動。如今,慶賀“土地誕”已經成為澳門街坊聚會聯誼的重要日子。

962bd40735fae6cd2287ab5edbe78e2042a70fb2.jpeg

“醒獅上香恭拜”儀式

澳門的土地信仰源遠流長,如今供奉土地公的地方大大小小達100多個,最早的土地廟有400多年曆史。雀仔園福德祠土地廟是1886年從他處遷建於此,是澳門香火最為旺盛、“土地誕”慶賀活動最為集中隆重的地方。

d000baa1cd11728b368e46b61da842cac2fd2c58.jpeg

粵劇戲班唱戲慶賀“土地誕”

澳門的“土地誕”慶賀經過多年演化,已經形成固定的儀式。正月三十(如果當年正月沒有三十就是正月二十九),首場粵劇演出拉開整個慶賀活動序幕,之後日場、夜場粵劇演出不斷,直到二月初五晚舉辦最後一場。

在此期間,二月二是“土地公寶誕”的正日子,頭一天晚上有“八仙賀壽”,子時信眾前來土地廟上香,並舉辦醒獅、采青表演和切福肉儀式。

二月初五的街宴則是老居民、老街坊最後歡聚的場合,也為整個“土地誕”的慶賀畫上句點。

在澳門,“土地誕”文化維系著千家萬戶,曆史傳承源遠流長,自然也受到官方重視。2017年,“土地信仰”被澳門特區政府正式列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如今,特區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將其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原標題:承載文化,團聚鄉裏——曆久彌新的澳門“土地誕”)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