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歲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9-01-17

timg.jpg

工作中的于敏 網絡圖片

【亞洲文旅網訊】綜合光明日報、新華網、央視新聞報道,中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改革先鋒于敏,於1月16日在京去世,享年93歲。于敏從1961年開始隱姓埋名28年研究氫彈理論,為中國氫彈原理突破中解決了一系列基礎問題,提出了從原理到構型基本完整的設想,為研製中國第一顆氫彈起了關鍵作用。在於敏的親自組織和部署下,中國的氫彈理論在1965年得以突破,中國第一顆氫彈於1967年6月17日試驗成功。于敏此後長期領導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解決了大量理論問題。目前,中國23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僅餘3位在世。

1926年,于敏生於一個天津小職員家庭,從小讀書愛問為什麼。進入北大理學院後,他的成績名列榜首。導師張宗遂說:沒見過物理像于敏這麼好的。

於北大畢業後,于敏在着名物理學家錢三強任所長的近代物理所開始了科研生涯。他與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結構模型,填補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空白。1961年,正當于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錢三強找他談話,將氫彈理論探索的任務交給他。

于敏毫不猶豫地表示服從分配轉行。上世紀60年代,氫彈技術是各個核大國的最高機密,沒有參考借鑒,中國的氫彈研究更是白手起家。因工作內容較為特殊,于敏在28年時間裏隱姓埋名,直到1988年解密。

「百日會戰」跪地研究

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第一顆氫彈試驗成功,美國用了7年零3個月,中國用了2年零8個月,速度世界第一。西方科學家評論「中國閃電般的進步,神話般不可思議」。巨大的成功背後,是難以想像的艱辛─全國僅一台每秒萬次的計算機,95%的時間算原子彈,5%留給氫彈設計。

1965年9月到11月,為了盡快研製出中國自己的氫彈,39歲的于敏帶領科研團隊來到上海華東計算所,對加強型原子彈進行優化設計。這一百多個日日夜夜被稱「百日會戰」,于敏經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積如山的計算紙帶,終於實現了氫彈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從原理、材料到構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

1967年6月17日,羅布泊沙漠腹地,一朵蘑菇雲升騰而起,中國氫彈試驗取得成功。于敏回憶,「我這個人不大流淚,也沒有徹夜不眠,回去就睡覺了,睡得很踏實。」

遺憾未出國深造貢獻國家

于敏曾在訪談中說這一生若有遺憾,應該是兩個:一是一生沒有機會到國外學習深造交流,這對一個科學家來說是很大的遺憾;二是因為工作太忙對孩子們關心不夠,沒有將他們培養成對國家有所建樹的人。于敏認為,如果年輕時能夠出國進修或留學,對國家對科學的貢獻或許會更大。于敏由於工作的關係放棄了很多次出國的機會,但他說,雖然想起來是遺憾,並不後悔。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于敏率領團隊又在二代核武器研製中突破關鍵技術,使中國核武器技術發展邁上了一個新台階。「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極高的榮譽紛至沓來,于敏一如既往保持着謙遜。

「一個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沒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進祖國的強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說。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