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用細膩唯美之筆重現邱園寶塔魅力——專訪插畫家Lucille Clerc

来源:英中时报    发布时间:2018-11-21

人物1-639x800.jpeg

記者:蔡安潔

在曆時兩年,耗費了五百萬英鎊的修複投資之後,邱園(Kew Garden)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大寶塔(Great Pagoda)終於重現光輝。這座寶塔由著名建築師Sir William Chambers設計,仿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它於1762年完工,是當時歐洲最精美壯麗的寶塔,也是鳥瞰倫敦的最佳觀景點。

在修複的團隊中,有一名年輕的法國女插畫家,用細膩唯美的筆觸,為寶塔的內部進行了牆畫創作。她精准優雅地畫出寶塔的結構圖、與邱園息息相關的曆史人物和邱園迷人的植物花鳥。這位插畫家是Lucille Clerc ,現在倫敦Dalston Junction附近生活工作。

Lucille 的筆觸細膩自然,洋溢著生機和活力,創造出迷人夢幻的氛圍和雋永的意境。她在忠於事實的基礎上,充分表達了藝術的創造和想象力。她喜愛自然的線條,深受新藝術(Art Nouveau)流派的影響,也鐘愛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設計師William Morris的精致。她創作的根據地是Print Club London,一家供絲網印刷藝術家共享的工作室。在印刷室邊上的二樓,是藝術家們進行繪畫的小隔間。進行絲網印刷需要先創造出圖案,之後根據顏色的數量,每一種顏色就需要印刷一次。也就是說,一幅十二色的版畫需要用不同顏色的油墨印十二次。

人物2-800x631.jpeg

與邱園的緣分

Lucille的空間不大,卻井井有條:牆上掛著幾幅絲網印刷的畫作,一個角落排著巨大的絲網,寫字臺上是摞得整整齊齊的畫稿,一個櫃子上排列著大大小小的植物。她應該是天生的“綠手指”,各種盆栽在小小的空間都綠意盎然。她做事充滿了條理性,向我展示以往作品的時候清楚地記得各種絲巾、書籍、印刷品和布料等所在位置。

Lucille經常微笑,讓人覺得親切。她娓娓道來自己風格的來源。“我生長在法國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開始的地方,周圍有很多受自然啟發的建築和藝術品。我的父親是建築師,他也教授造景的課程。我母親非常喜歡園林,我們每年來倫敦都要參觀邱園。”

Lucille向我展示一張兒童簡筆畫,畫中有一座高而尖的塔,周圍是樹木。“這是我四歲參觀邱園之後畫的,我當時就對這座寶塔充滿了敬畏之情,現在有機會參與它的修複工作,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對倫敦充滿熱愛的Lucille在中央聖馬丁完成設計碩士。畢業後,她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當她的插畫在歐洲之星(Eurostar)雜志亮相之後,她的名氣越來越大,作品頻頻出現在各大藝術機構、雜志和書籍中。後來,Lucille受到邱園修複組的邀請,參與牆繪項目的競標。她在競標設計中展現了大量研究和牆繪效果圖,有機地結合了史實和想象,受到邱園的青睞。

人物3-800x265.jpeg

完成後的邱園牆畫效果驚豔,細節中有很多動物、植物和人物。她說,“我喜歡隱藏細節,不讓作品一覽無遺,讓欣賞者花時間發現細節,享受地更久。我有幸與Historic Royal Palaces的曆史學家一同工作,深度了解18世紀的建築和曆史,最特別的是,我可以接觸到檔案館的原版資料,這仿佛是一場時間旅行,回到過去。”

80棵樹環遊世界

近來,由Lucille配圖的《80棵樹環遊世界》(Around the World in 80 Trees)一經面世,立刻成為暢銷書。這本書介紹了世界各地最具代表的80種樹木,配以詳實的手繪插圖,既是一本自然科普讀物,也是一本藝術畫冊,其中有關中國樹木的部分介紹了桑樹和花椒樹。

“我從出版社得到了為這本書的提供插畫的機會。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邱園品種繁多的植物給我的創作研究提供了素材。有些倫敦沒有的樹木,我通過作者提供的照片和資料進行創作。我對植物的好奇和熱愛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充分的滿足,無論是研究還是繪畫的過程,我都很享受。”

人物4-800x800.jpeg

一個法國人在倫敦

作為一個旅居倫敦的法國人,Lucille非常享受倫敦的生活和工作。“我從小就喜歡倫敦,尤其是邱園。我如願以償來到中央聖馬丁學習,畢業之後直接就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當時很辛苦,在創作的同時還要做兼職來維持生計。如今,我在法國接手一些項目,主要是為書籍提供插畫。在倫敦,我從事的範圍更廣泛,比如創作絲網印刷畫和參與展覽。倫敦有一種欣賞和尊重原創藝術的氛圍,我在這裏感到充分發揮創造力的樂趣。在倫敦的生活很便利,我住在離工作室不遠的地方,能走路來工作室是一種奢侈。我喜歡倫敦的公園,喜歡東倫敦的低調和平易近人,也喜歡哥倫比亞路的花市。”

Lucille也經常參與產品的設計。她為Fortnum & Mason設計了一款精美的薑餅鐵盒:正面是這家百貨公司華貴的建築,背面是一幀幀店內細節的圖畫,非常精致。她表示,自己喜歡在工作之餘的晚上或周末,進行和工作無關的繪畫創作。“這像是擁有自己的遊樂場。也許插畫家的生活和音樂家類似,有時候需要從手頭的工作中抽離一陣子,嘗試和實驗不同的項目。”

在社交媒體,Lucille也找到了一種歸屬感。“Instagram是個友善的社區,不僅僅有藝術家,也有很多對文化藝術感興趣的人。例如有一位圖書管理,經常向我推薦值得讀的書籍。有時候在Instagram上喜歡我作品的網友,會到我所在的藝術展上和我見面打招呼。我非常珍惜這種和大家線上和線下互動的機會,並且打算參加更多的藝術展。”

問及她對未來的期待,Lucille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機會旅行,探訪各地的風土人情和植物花卉。“我希望能有機會去中國,那裏的物種多樣性讓我著迷。若是能親眼看到該多麼讓人激動。”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