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小學「零家課」 學生減壓展笑容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8-10-30

20181030031625225.jpg

圖:鄧凱灃(前排左)表示,自學校推行導修課後,有更多時間溫習。陳冠煊(前排右)稱,現在較以前開心和輕鬆,不用每天為功課而煩惱 大公報記者郭詠遙攝

本港小學生功課多,放學後做到午夜很普遍;學界近年亦各師各法積極改善,讓學生舒一口氣。大埔的保良局田家炳小學,兩年前起每周三次,下午課時全改為「功課時段」,實行「零家課」,最令小學生雀躍的是,由本學年起考試次數「四改三」。「零家課」見效嗎?有小六生開心說,「以前返到屋企就要放低書包做功課,晚飯後仍要繼續做,現大減至半小時,放學終於有時間遛遛狗。」另一位小五生則說多了複習時間,數學科進步了十分。不過,亦有家長眼見多了課餘時間,送子女去補習社「狂谷操卷」!/大公報記者 郭詠遙 劉家莉

2000年起香港推行教改,取消小六學能測驗,將學生能力組別由五個變三個,但隨即推行小三和小六TSA,小五小六設呈分試,又有中一編班試。近年,小三TSA鬧得滿城風雨,迭有學生因學業壓力而自殺等,結果,多間小學相繼改革功課制度和測考安排,包括調節學科課堂時間

減考試更多時間教學

保良局田家炳小學的小六生陳冠煊說,以往平均要花上兩小時做功課。自從學校在星期二、三、四,將每日午膳時間後的一小時改劃為「功課時段」後,現在終於可以有時間「遛遛狗」。回想以前,他說,「一放低書包就要即刻做功課」,現在多了時間休息,大部分功課都可在校內完成,他又道出好處,「以前遇到不懂的功課,爸媽有時未能解答,往往要待翌日回校才可以問老師,現在當遇上難題時,可立即請教老師和同學」。

「以前鮮有課外活動時間,現在回到家中可能只需多花三十分鐘就做完功課,多了空閒時間去閱讀,又可以做運動,有時更可以同家姐玩」。冠煊說時喜於形色,他明言現在較以前開心和輕鬆,不用每天為功課而煩惱。

讀小五的鄧凱灃則說,自己通常在導修課完成所有功課,回家有更多時間進行其他科目的複習。「以前數學只有約80分,現在提升至90幾分。」相信這是凱灃的收穫。

田家炳小學由今學年起將考試次數由四次減為三次,校長陳詠賢表示,以往不少家長都向她要求在放假前考試,但由於一年有四次考試,即十一月、一月、四月和六月,所以往往只能安排一次考試在放假前,這讓家長、學生,以至教師都感到大壓力。她續稱,作出改變是希望可釋放空間給學生和老師,讓大家有多兩個星期的教學時間,減少出現「猛考,但教學時間不足」的情況。

改去補習社「狂谷操卷」

陳校長說,新政策原意是希望釋放更多空間予學生,但發現部分家長利用子女騰出更多的課餘空間,改到補習社「狂谷操卷」。她建議家長讓子女多做一些真正放鬆的活動,更不要只局限於靜態活動,而是多做動態活動,如跑步,「多跑跑跳跳」。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