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中國南極冰蓋首建永久機場

来源:香港文匯報    发布时间:2018-10-29

a03a.jpg

2017年1月8日,中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成功降落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昆侖站機場,實現了該類飛機世界上首次在此降落,在國際南極航空歷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資料圖片

距中山站28公里 難度不亞於建科考站

香港文匯報訊 據《科技日報》微信公眾號報道,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隊員將於11月2日搭乘「雪龍」號前往南極。第35次南極考察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考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要在南極冰蓋開工建設中國第一個永久機場,機場位置位於距離中山站28公里的冰蓋,跑道尺寸預計為1,500米長80米寬。

三年前,中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投入運行後,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隊開始籌劃一件大事--在南極冰蓋建永久機場。第33次南極考察隊又在機場位置開展了測繪工作,勘察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

在此之前,2009年,在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期間,中國曾在南極昆侖站以西約3公里處修建起長4公里、寬50米的「昆侖機場」跑道,用於固定翼飛機起降使用。2010年1月,中國第26次南極考察隊又在南極內陸冰蓋上再修建起一座簡易機場 「飛鷹機場」。機場有長600米、寬50米的機場跑道,同時存放數百桶航空煤油,用於固定翼飛機緊急備降或加油補給。

對備選地進行一年冰流場觀測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要在南極建造一座永久機場,難度並不亞於建一座考察站。

首先是位置特殊。中國南極第一個永久機場的備選位置位於冰蓋。冰蓋好像是蓋在南極大陸上的一床「被子」,但它是運動的。要建永久機場,首先要找到冰蓋運動比較均一、運動幅度小的地方。為解決這個問題,一年前中國已在備選地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冰流場觀測。

其次,國內機場的混凝土跑道摩擦力大,冰蓋上覆蓋的幾十米厚的鬆軟積雪無法滿足起降要求。隊員們需要將積雪進行「改造」。改造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先用雪鏟、吹雪機對積雪進行初步處理,然後用壓雪機壓實,再輔以雪犁,將積雪變成摩擦力大的粒雪表面,如此反覆。過程有點像修路,但要對鬆軟的數十米的積雪進行處理,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與國內機場相比,計劃建造的這個機場規模不算大。但它對系統導航、通訊系統、氣象保障系統的要求並不低。為解決這個問題,3年前,中國已在備選位置架設自動氣象觀測站,積累氣象相關信息。

基礎設施工程包括停機坪、候機樓等,預計要在備選地址建成航空港,還要等幾年。

為擁空域管理發言權提供條件

在業內人士看來,作為南極科考大國,中國必須確保自主開展南極活動的後勤保障能力,正因如此,建永久機場意義重大:它連接着中國南極戰略的需求,中國科考需求,同樣也能為中國在南極擁有空域管理發言權提供必要條件。

永久機場的建設,將為「雪鷹601」建一座南極母港機場,為中國熟悉整個南極機場的運行體系,包括跑道建設、 地面保障、氣象導航、機場運行等,為中國構建南極航空網體系,為未來中國大型飛機運行以及多支飛機機隊運行提供保障。

中國南極「建築史」

長城站:作為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長城站於1985年2月20日完工,該考察站越冬期間可容納25人,主要開展以氣象、海洋、地質的觀測和研究。

中山站:於1989年2月26日建成的中山站是目前運作中的考察站中最大的一個,建築面積達7,375平方米,主要開展極區高空大氣物理、地球化學(隕石)及環境監測等科研觀測和研究。

昆侖站:於2009年1月27日建成的昆侖站,不但是中國首個南極內陸科考站,亦是人類在南極地區建立的海拔最高(4,090米)的科考站,主要開展冰川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學等研究,並支撐深冰芯鑽探、天文望遠鏡建設等重大工程。

泰山站:第四個南極科考站泰山站於2014年2月8日建成,是一座南極內陸考察的度夏站,配有固定翼飛機冰雪跑道,是中國考察格羅夫山的重要支撐平台。

羅斯海新站(建設中):而中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羅斯海新站已於今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預計4年後建成,將是一座常年科考站,可獨立支持開展陸地、海洋、大氣、冰川等多學科綜合科學考察項目。

昆侖機場(簡易機場):2009年,在中國第25次南極考察期間,中國曾在新建立的中國南極昆侖站以西約3公里處修建起長4公里、寬50米的「昆侖機場」跑道,用於固定翼飛機起降使用。

飛鷹機場(簡易機場):2010年1月,中国第26次南極考察隊又在南極內陸冰蓋上再修建起一座簡易機場 「飛鷹機場」。機場有長600米、寬50米的機場跑道,同時存放數百桶航空煤油,用於固定翼飛機緊急備降或加油補給。

永久機場(即將動工):2017年中國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在南極冰穹A完成了中国首個南極冰蓋機場選址、勘察工作,勘察面積約為3平方公里。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