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盧思泓奏中外笙樂作品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8-10-26

20181026031701128.jpg

圖:盧思泓認為笙的表現方式很多元

香港著名笙演奏家盧思泓繼二○一二年於康文署「南蓮園池中樂」系列節目演出之後,時隔六年,作為康文署「大會堂樂萃」系列節目音樂家,他將於本月底再度舉辦笙演奏會。他自從一九八三年起與不同團體合作,一九九七年成立龢鳴樂坊,二○一二年任香港小交響樂團駐團藝術家,多次亮相香港藝術節、香港電台及各類音樂節,足跡遍及亞洲、歐洲和南美等地。盧思泓日前於沙田大會堂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分享演出節目構思,和沉澱多年對笙的熱愛。/大公報記者 李亞清(文、圖)

「笙不只是中國傳統樂器,更可以橫跨不同國家,它的表現方式也很多元。」盧思泓說。他解釋,除了中國的傳統笙、鍵笙等,包括日本、泰國、馬來西亞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都有不同種類的笙,這些笙樂器在不同的地區文化環境下形成各自的取向和演變。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些笙樂器及其背後的文化含義,近日他在沙田大會堂文娛廳舉辦了「吹笙遊歷東南亞」講座。

有了吹奏中國傳統笙的功底,學習其他笙便可觸類旁通。於是,通過自學、視頻教學,或到當地拜師,盧思泓逐漸掌握了各類笙的吹奏方法:「笙的音色不同,演奏難度亦不同。比如馬來西亞笙,它的底部由葫蘆製成、造型簡易,演奏時用力自如;而泰國笙音色尖銳,對演奏者的氣息要求較高。」

即將舉辦的這場演奏會,他將以日本笙與豎琴演奏真鍋尚之的《為笙及十七弦日本箏寫的奏鳴曲(第二樂章)》,以及以泰國笙與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克里斯托弗.艾特拉的《泰調三闕》等,觀眾可從中感受多元的樂器音色及音樂風格。

演奏、教學之餘,盧思泓近年亦從事中樂作曲及編曲。由於笙的作品數量較少,笙演奏者也會演奏其他樂器的作品,而這些作品有時並不完全適合笙的演奏,正因如此,盧思泓決定親自為笙編寫作品。此次將演兩首他的原創作品,包括與翟悅敏合作演出、為笙和蓮花板而寫的新作《炫》,作品意在「炫耀」這兩種樂器獨特的演奏技巧,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富有節奏感。

「筠管參差 聲韻和諧」盧思泓笙演奏會將於本月二十八日晚八時在香港大會堂劇院舉行,門票正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