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華人“降落傘兒童”:在陌生國度經歷悲歡離合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8-09-01

【亞洲文旅網訊】將孩子送往海外,能換取更好的未來嗎?在美國、加拿大等地,近年來8歲至17歲華裔留學生大幅成長,聚集在華人較多的區域,如美國的加州或加拿大的溫哥華。這群赴美就讀的小留學生中,近四分之一以上是與父母分隔兩地,父母在國內工作、供給孩子生活與就學費用,孩子則在异國求學。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小留學生們通常被安排與親戚、父母的朋友,或者在網絡上找到的“帶薪看護人”同住。年齡較大者如到高中,則可能獨自居住。他們像是一個個被投擲到北美大陸的“降落傘”,因此被稱爲“降落傘兒童”,在陌生的國度祈求更好的未來。

這些“降落傘兒童”在成長階段所面臨的挑戰,恐怕是那些對在异國環境打拼充滿過度憧憬的人,所難以體會與想像的。

報道稱,“降落傘兒童”一詞源自于加州州立大學心理學者叢育瑛(Yuying Tsong)與其研究團隊。他們發現近年越來越多來自亞洲國家的孩子,尤其是華人兒童,在沒有親人陪伴下獨自到美國或其他北美國家居住,幷接受小學和中學教育。

這種家庭成員長期分隔兩地的狀况,在北美華人遷移史中幷不罕見。在經歷美國移民法解禁後,以留學北美爲目的的臺灣與香港留學生開始增加。自1980年代始,中國大陸的留學生也逐漸增多;截至2017年,中國已連續7年成爲美國留學生最大來源國。而中國大陸留學生的就學目標,也從一開始的高等教育,向下延伸到中學教育。

報道稱,什麽原因造成華人的“降落傘兒童”現象?想讓孩子接受國外教育、獲得更多機會,是很重要的原因。華人社會裏有極深的信念,認爲教育是造成改變與促使成功的關鍵——而父母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爲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環境。

報道稱,甚至有家長認爲,在國外學習是一種身份象徵,表示家庭有能力提供資源,讓孩子與衆不同。因此,即使雙親爲了財務穩定,而讓孩子獨自在他國當小留學生,他們也相信這樣的安排對孩子是比較好的。

報道稱,親子分離與傳統華人文化中長期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等觀念有所衝突。究竟這樣的投資有沒有換到更好的未來?

孤獨:心理健康問題

報道稱,2015年在美國一起嚴重的校園霸淩事件,引發各界關注“降落傘兒童”的身心狀况。一群就讀美國高中的中國大陸留學生,涉嫌綁架其他中國大陸留學生,幷進行長達5小時的折磨、毆打、强拍裸照等暴行。2016年美檢方判决三名成年主犯6至13年有期徒刑。

這些學生都是離開家庭、在美國獨自生活的“降落傘兒童”。其中一位主犯在法庭上透過律師說出心聲:“在這裏,我變得孤獨、迷失。我從沒有跟父母說過這些,因爲我不想他們擔心我。”

報道稱,此霸淩案之後,美國與中國大陸媒體都曾大篇幅報道與討論這些被送出國、看似風光的孩子,究竟經歷了什麽。“降落傘兒童”看似獲得家庭的支持與援助而生活無虞,但是很多人看不到的,是他們要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改變。例如生理上的適應,因爲氣候不同可能産生如花粉症或對特定食物(花生、乳製品)過敏;因爲語言能力或對新文化不够孰悉,沒有辦法獲得足够的資源或幫助,也可能被團體隔離或排擠。有人因爲聽不懂對話中的俚語或者次文化語言而無法融入;也有人到美國3個月,就被人喊:“滾回你的國家!”

認同危機:我是誰?

報道稱,雙重的認同危機,也是青少年階段的“降落傘兒童”所面對的難題。在發展自我認同的重要階段,孩子嘗試逐漸脫離家庭、借助與同學相處以及不斷探究“我是誰?”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與定位(如性別、未來期待的生活方式與追尋方向等),爲未來獨立生活與環境適應做準備。

若這個階段沒有發展完全,將可能因爲生活無目的而感到仿徨迷失,産生青少年犯罪等問題。另一個認同危機,則是在面臨多元文化的環境時可能遇到的。在來到新國度以前,每個人都已從自己的家庭、社會環境中建立得以適應當地文化的價值觀;然而在抵達新世界時,除了生活上的適應,心理調適更不容易。

報道稱,華人孩子從小被鼓勵要乖巧聽話,在北美社會裏却被認爲太過內向、沒有能力爲自己發聲;華人重視家庭勝于個人,北美却强調個人的獨立。想快速融入新世界的主流文化,但是要改變長久以來的價值觀,這樣的失衡也造成小留學生不小的壓力與衝擊。

報道稱,當這些“降落傘兒童”同時面對發展及文化認同的雙重挑戰,再加上若沒有在國內一樣可以安心傾訴的朋友、師長、家人,他們容易出現感情矛盾、失望、退縮、低自尊、憂鬱等情緒,也有高比例需要接受心理或精神科服務。

家庭關係重置

報道還稱,家庭是個動態的系統,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可能會因爲環境、年齡、階段而改變。長時間分離的親子,容易有更多的溝通隔閡。經過北美教育以及獨立生活的洗禮,這些“降落傘兒童”培育出的個人主義與獨立觀念,經常與華人父母傳統倫理産生衝突。

報道稱,對于已經習慣獨自生活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角色可能只剩下經濟援助,其他如學校功課指導、適應學校與新文化,或與老師溝通等,遠在祖國的雙親未必有能力提供他們需要的協助。而在世界另一頭的父母,也會對于自己沒有在孩子身邊、善盡親職角色而感到巨大的失落感與內疚,用給予孩子更多金錢或物質來作爲補償,希望孩子不要把他們當成陌生人。

報道稱,目前看來,家庭長時間的離散狀態可能有些負面影響,但幷不表示這樣的影響是永久的。有一項對移民青少年爲期4年的追踪研究顯示,在與父母團聚5年後,這些青少年之前因爲分離帶來的負面心理和情緒會减少。而每個孩子、父母、家庭結構與關係也都不同,同樣的經歷未必造成相同的結果,不應一概而論。

回到2015年的中國大陸留學生霸淩案。當事人與其父母在事後都飽受輿論的抨擊,指責他們無知、不負責任,但却少有人理解他們面臨的無助處境:想盡己所能却不知如何是好的父母、難以融入异地但又故作堅强的孩子,“降落傘兒童”家庭所面對的壓力與難題都是確實存在的。

報道指出,國際間的人口遷移無疑給家庭關係帶來了變化和挑戰,但幷非都是消極的結果。也有很多在异鄉求學的“降落傘孩子”戰勝孤單與迷茫,完成學業回到家人身邊,或者在新世界成家立業。理解“降落傘兒童”的處境,一方面破除海外生活的幻想迷思,另一方面也更能理解他們所遭遇的一切——從天而降的孩子,未必都會摔得粉身碎骨,面對困境也有能够茁壯成長的。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