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韓流厚積薄發

作者:沈 言    来源:大公報    发布时间:2018-08-31

20180831031615697.jpg

圖:韓團EXO在亞洲有不少粉絲

發軔於二十年前的韓流,正以鼓舞飛揚的熱力席捲全球。回想千禧年代,韓流始興,而我幾乎在同一時期完成了文藝青年的成年禮。

彼時,初到香港的我,正沉浸在地老天荒的「香港夢」中。不容否認,從童年到少年乃至青年的長期耳濡目染,令港台文化成為我的「那杯茶」,除了曇花一現的日本文化,幾乎可以用「心無旁騖」來形容我對港台文化的痴情。至於姍姍來遲的韓國文化,老實講,只是我的非主流。

遙想當年,曾經隨波逐流觀看電影《我的野蠻女友》,為嬌蠻任性的巴辣女主邂逅逆來順受的死忠男主,在「一個願打,一個願捱」中收穫真愛而歡欣鼓舞;曾經時斷時續收看電視劇《藍色生死戀》和《冬季戀歌》,為男女主人公千迴百轉尋覓命定真愛,經歷生離死別終極考驗,相守死生契闊的淒美愛情而黯然神傷。也曾經興之所至,上網搜索韓國人氣明星的八卦與花邊;也曾經戲癮大發,陪伴早已看過N遍劇集的母親,一起追看《人魚小姐》。一邊聽她預告劇情,一邊看她同情灑淚,煲劇之餘,還要配合老媽不厭其煩、重複又重複的權威論斷——小女我酷似女一號雅俐瑛,乖巧地對此一再表示心悅誠服。

喜歡卻並不痴迷,便是當年我對韓流的真實寫照吧。而今的我,卻幾乎變身流行文化的絕緣體。除了荷里活大片外,其他一概興味索然。對港台文化的狂熱,早已煙消雲散,更遑論彼時淺嘗輒止、並不十分「感冒」的韓流。面對近十年漸趨炙熱的韓流,從流行樂團BIGBANG到EXO,從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到《奔跑吧兄弟》,從電視劇《太陽的後裔》到電影《與神同行》,縱使旁人津津樂道,我卻是冷眼旁觀。無論是同事之間動輒以韓國影視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還是好友千金對韓國天團不遠千里的追星,都愈發反襯出我的韓流冷感。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我那擁有大學高等學歷,據說還曾經連跳三級的資優菲律賓家傭,對韓國文化着迷得一塌糊塗,一有閒暇便捧着手機,對照英文字幕窮追不捨,夜以繼日,爭分奪秒,大有只爭朝夕之勢,令我百思而不得其解。

直到計劃提筆寫此文,在試圖了解韓流近況的內驅下,第一次經由網絡瀏覽近年大熱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初衷不過是走馬觀花,但卻事與願違,一見鍾情,好似發現新大陸。漏夜連追四集,依然意猶未盡,簡直是一發而不可收。穿越古今的玄幻劇情、超越時空的戀愛題材、特立獨行的鮮活人物,令自視對流行文化早已「熄火」的中女,再度「焚身」,幾近無法自拔。終於了悟,韓流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可不正是緣於「隨風潛入夜」的做夢神功?關於青春的夢、關於愛情的夢、關於人生的夢、關於未來的夢,裝點着不同代際的夢境,豐盈着不同人群的心靈。

韓國「國民詩人」高銀曾在《無題438》一詩中說:「他們說不用讀書不用思考 從晝到晝 從夜到夜 搞笑表演多歡樂 竟還去找路 竟還去找路 跟着導航儀好了 不用去找路」,藉此表達對大眾文化之不滿甚至不屑。儘管如此,韓流仍然熱度不減。人們愛韓流,對韓國電影、電視劇、音樂、歌舞和綜藝節目如醉如痴;對韓國美妝、衣飾、整容、時尚和旅遊趨之若鶩……

自從二十年前制訂文化產業立國戰略,時至今日,科技與文化已然成為韓國立足世界的兩大支柱性產業。早在十五年前,影視、音樂、手機和電子遊戲四大產業,在出口額上首次超越鋼鐵,韓流風行成為萬眾矚目的亞洲現象,韓國亦因此躋身世界文化產業強國之林。

反觀與韓國並列「亞洲四小龍」的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歲月一去不返,大有日暮途窮之慨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文化產業亦然。面對進擊的韓流,不禁反思:香港流行文化應該何去何從?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