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香港大坑“火龍”沉睡三年重返迎中秋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3-09-28

202309279169423db775.jpeg

【亞洲文旅網訊】時近中秋,香港過節氣氛濃厚,大坑舞火龍這項傳統習俗,在受疫情影響闊別三年後,重返迎節。香港中通社記者在中秋前夕探訪大坑坊眾福利會,見到正製作中的火龍,探究這項習俗的傳承。

大坑火龍文化館營運總監湯錦權近日向中通社記者表示,舞火龍首日觀眾預計達到兩至三萬人次,“小火龍”也將首次亮相。香港中通社圖片

舞火龍最早於19世紀末出現,相傳當時大坑這客家小村因風災、瘟疫受困,村民紮作火龍,中秋前後巡遊,瘟疫停止。此後,大坑村便每年舉行舞火龍活動,以保合境平安。

火龍未甦醒前,真身實則為草木。身長近70米的“火龍”蜿蜒盤踞,呈現一片乾草的墨綠色,佔據了大坑坊眾福利會的大半場地,就連空氣中也瀰漫著一股乾草的味道。

每年用籐枝新紮的火龍,由龍頭、龍尾及31節龍身屈成,龍身是一根粗2厘米的繩纜,下接竹竿,再用鐵線於籐架及繩纜上紮上一層厚厚的珍珠草,以便在其身上插緊45厘米的12000根長壽線香,一晚上要點上兩炷香才能維持。

過去,珍珠草在大坑極為常見,但已逐漸稀少,因為大都野生。大坑火龍文化館營運總監湯錦權說,今年紮作火龍所用的珍珠草,甚至是從大灣區購買並運送至香港的。

由人手紮作的“龍”,插上了夜裡發亮的香火,才算添了“火”。而“舞”的精髓,全靠300多人的團隊以極強的體力、默契,才能配合出活靈活現的場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龍是在天上飛的,不會在飛行時停下,因此舞火龍的人也不能停,對團隊的團結和配合要求格外高。”湯錦權告訴記者,百斤重的火龍,龍頭足有45公斤,舞龍頭的人甚至要十步一換。龍尾稍好些,但仍要一至兩分鐘一換。

按照歷年傳統,火龍身上燃燒後的香枝都會派發給觀賞的人們,象徵祝福和好運。

隨著時代的發展,湯錦權也見證著舞火龍在當下社會的改變。火龍的製作也有科技元素的加入,比如“龍眼”,將會用LED燈製成,其亮度更為明顯,也會顯得火龍更加“厲害”。

上一次火龍在大坑舞動,已是三年前。經歷了疫症,這項以驅疫為主題的傳統活動,更添港人祈求無災無疫的心境。

大坑舞火龍於2011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火龍真正活動的時間只有三晚,也很難像舞獅等傳統活動,可以在海外表演推廣。特區政府為了保存和推廣這項傳統,將一棟晚清時期的建築改造為大坑火龍文化館。

湯錦權從事火龍文化相關的工作已8、9年有餘,每年中秋是他最忙碌,也最開心的時刻。他表示,短短幾天,卻能讓不同觀眾來了解火龍的歷史、文化、製作過程,給觀眾帶來很多有趣、精彩的體驗和感動,非常滿足。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