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國鳥體現各國文化曆史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3-06-06

新西兰国鸟几维鸟.jpg

新西蘭國鳥幾維鳥

美国国鸟白头海雕.jpg

美國國鳥白頭海雕

印度国鸟孔雀.jpg

印度國鳥孔雀

【亞洲文旅網訊】據《新西蘭先驅報》等媒體報道,美國邁阿密動物園推出名為“遇見幾維鳥”活動,允許遊客在支付25美元的情況下,肆意撫摸這種生性害羞的小動物,甚至在視頻中出現多人一起按壓幾維鳥的動作。新西蘭人在網上紛紛發出“心碎”“氣憤”等評論,並譴責美國人對幾維鳥“完全沒有同情心”。為什麼新西蘭人對幾維鳥在美國的遭遇反應如此強烈?這還要從幾維鳥的獨特習性及其與新西蘭原住民毛利人的文化淵源說起。

俗稱“Kiwi”的幾維鳥學名為“鷸鴕”,是新西蘭特有的鳥類品種,幾維鳥因其近似“Kee-Wee”的叫聲而得名。新西蘭自古以來就孤懸南太平洋,主要的南、北兩島上幾乎沒有食肉類的走獸。因此,鳥類可以在不用飛行的情況下,即可在地面獲得豐富的食物。因此,在進化過程中,新西蘭本地有相當一部分鳥類的飛行能力逐漸退化,成為無翼鳥。

幾維鳥體型粗短,嘴長而尖,腿部強壯,羽毛如發。幾維鳥眼睛細小,視力衰弱,其他感官卻異常發達。覓食時用尖嘴刺探落葉和覆土,長嘴末端的鼻孔可嗅出10厘米深的蟲的位置,進而捕食。幾維鳥生性膽小,易受驚嚇,因其白天睡覺、夜間行動的習慣,人們很難在叢林中觀察到它們。

幾維鳥的壽命可達30歲,在鳥類中屬於“長壽”型。與新西蘭另一種鳥類信天翁一樣,幾維鳥也是“一夫一妻制”,夫妻關系可維持長達20年,即使配偶死亡,存活的幾維鳥也會繼續“守寡”。幾維鳥還有一個“奇異”的育兒方式,即由雄鳥負責孵卵的工作。在新西蘭,人們也因此將顧家的男性稱作“幾維丈夫”。

記者對幾維鳥“害羞”的特性深有感觸。記者經常在新西蘭各地的野外徒步旅行,然而,即使是漫步在幾維鳥棲息的原始森林裏,也從未親眼見到過野外生存的幾維鳥。為了一睹幾維鳥的“芳容”,記者只得前往原住民毛利人的“聖地”羅托魯阿,去毛利文化村裏的幾維鳥保護中心。保護中心的內部昏暗潮濕,記者透過隔離的玻璃罩向內望,看到正在行走和覓食的幾維鳥。玻璃罩上的提示寫著,嚴謹使用閃光燈或敲擊玻璃,甚至不能大聲喧嘩,任何聲音和光線的顯著變化都可能讓幾維鳥受驚。

毛利人一直將幾維鳥視為一種特殊的鳥類,並相信幾維鳥受森林之神的保護。正是由於幾維鳥的神聖地位,成為了代表新西蘭的國家象征。從19世紀末開始,新西蘭軍隊就開始以幾維鳥作為徽章的圖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歐洲作戰的新西蘭士兵開始以“幾維”自稱。

直到今天,“幾維”一詞仍是“新西蘭人”稱呼自己的代名詞。此外,新西蘭皇家空軍、新西蘭橄欖球聯盟等機構和組織均以幾維鳥的形象作為其徽標圖案。就連新西蘭商店出售的本地商品,也以打上有幾維鳥圖案的銘牌代表“新西蘭制造”。

美國白頭海雕有“空中侵略者”名號

走在美國西海岸的石灘上,時常能夠聽到頭頂傳來鷹的呼嘯聲。抬頭望去,一定可以找到一只頂著一頭“白發”、身披褐色“鬥篷”的猛禽。這種猛禽就是美國國鳥——白頭海雕,一種北美洲特有的鳥類。世界上有120多個國家設立了國鳥,而美國則早在1782年就選定白頭海雕作為國鳥。當時,美國開國元勳本傑明·富蘭克林曾極力反對將白頭海雕選為國鳥,他在給女兒的一封信中寫道,“白頭海雕是一種品德很差的鳥。”但是美國國會依舊批准將白頭海雕選為國鳥,因為當時剛剛誕生的美國還處於戰時,國會代表們認為選擇一種凶猛的鳥類作為國鳥有利於鼓舞士氣。從此,白頭海雕就成為美國國家精神的象征。

一只成年白頭海雕,體長可達1米,翼展2米多長,展開翅膀後氣場強大,即便是在人類面前也能釋放出極強的壓迫感。成年白頭海雕的眼、嘴和腳為淡黃色,頭、頸和尾部的羽毛為白色,這也是它為何被稱為“白頭”海雕的原因。這種鳥類的體重大約5-10公斤,平均壽命一般為15-20年。

而它之所以被稱作“海雕”是因為它主要的食物是魚類,且常在海邊的大樹上築巢以便捕魚。在捕捉魚類時,白頭海雕會急速俯沖至水面,用鋒利的爪子深深刺入獵物的體內,一只爪子緊緊抓住魚,另一只爪子則負責撕裂食物。此外,白頭海雕也非常善於搶奪更弱小的鳥類或是其他動物的食物,就算是面對體力和攻擊力稍遜於自己的同類,搶食也是毫不留情。在冬季氣溫很低、難以捕捉魚類的時候,白頭海雕還會將小型動物作為獵物充饑。這種凶殘的搶食和捕獵行為讓白頭海雕經常被冠以“鳥中強盜”或“空中侵略者”等名號。

雖然這種食肉動物廣受詬病,但白頭海雕在美國文化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為國鳥,白頭海雕的形象出現在代表著美國政府權威的國徽上、美國陸海空軍以及海軍陸戰隊的標識上、聯邦和地方政府的文件上、美國護照以及硬幣背面等處。

此外,白頭海雕也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在美國的一些節日和活動中,人們會用白頭海雕的形象來慶祝和展示他們的愛國情懷。例如,在美國的國慶日,人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展示白頭海雕的形象,以此慶祝國家的獨立和自由。

由於白頭海雕在上世紀中期數量急劇下降,美國在1940年頒布了《保護白頭海雕法案》,禁止所有針對白頭海雕的商業行為,同時嚴禁獵殺。1967年,美國又將白頭海雕列為瀕危物種。通過多年的保護和努力,如今白頭海雕的數量已經顯著恢複,並從瀕危物種中被移除。

印度隨處可見孔雀

印度的國鳥是孔雀,這是在印度獨立後,1963年的時候由印度野生動物委員會提名並通過選舉認定的。印度人選擇孔雀作為國鳥,有其多方面的考量。首先,孔雀在印度分布廣,辨識度高,受到百姓普遍認可。其次,孔雀與印度宗教有很深的淵源,在印度的曆史和文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此外,孔雀還有很多美好的寓意。

印度常見的孔雀是藍孔雀,這是世界主要孔雀品種之一。在印度,孔雀的地位雖高,但並非稀缺鳥類,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據報道,印度野生的孔雀超過100萬只,分布在印度各邦的城鄉。生活在鄉村和荒野的孔雀占到了總數的八成,但有意思的是,印度的大城市也不時能見到野生孔雀的身影。

《環球時報》記者曾在新德裏生活多年,在尼赫魯大學的校園中、在城市幹道邊的樹林裏,都曾見到過悠閑散步的野生孔雀。而且它們並不怎麼怕人,由此也可看出在印度,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深入人心。作為國鳥,孔雀受到法律的格外庇護,在印度獵殺孔雀最高可獲刑7年。

在印度曆史上,孔雀的地位不可小覷。公元前,印度就出現了繁盛一時的孔雀王朝。之所以叫孔雀王朝,相傳是因為王朝的締造者來自養孔雀的家族。由此也可判斷,印度馴養孔雀的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在後來的莫臥兒王朝,還曾出現過著名的“孔雀王座”,以孔雀雕像裝飾的王座上鑲滿了各種寶石。

孔雀的形象在印度的各類建築中十分常見。相傳始建於阿育王時期的桑吉佛塔中,就能見到惟妙惟肖的孔雀浮雕像。在旅遊勝地齋普爾的城市宮殿,一座色彩豔麗的孔雀門吸引著眾多遊客的目光。在新德裏著名的阿克薩達姆神廟,也有許多紅砂岩雕刻的孔雀石像,每一座都纖毫畢現,堪稱藝術珍品。

印度人認為,孔雀美麗而又優雅,它們的身上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和美好的寓意。因此,在現代印度人的日常生活中,孔雀也是最常見的裝飾圖案。比如床單、被罩、窗簾、地毯等日用紡織品上,孔雀或孔雀羽毛是最常見的裝飾元素。一些女性常用的黃金寶石首飾,如胸針和發簪,也常設計成孔雀羽毛的樣子。印度的紗麗等傳統女裝中,也常有孔雀羽毛的圖案為其增添亮麗和高貴色彩。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