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神奇”植物在這裏!探訪中國國家植物園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2-04-21

【亞洲文旅網訊】4月20日,位於中國北京的國家植物園內,百花爭艷,花香四溢。鬱金香、桃花、海棠等競相綻放,均已進入最佳觀賞期。國家植物園的設立標誌著中國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代表了國家植物遷地保護的最高水準。

1.jpg

國家植物園計畫重點收集三北地區鄉土植物、北溫帶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區的代表植物及珍稀瀕危植物3萬種以上,收藏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標本500萬份,建成20個特色專類園、7個系統進化植物展示區和1個原生植物保育區。把國家植物園建設成為中國及世界植物種質資源保存、展示的重要基地,植物收集和展示水準達到“國內領先,世界一流”。

2.jpg

國家植物園是如何對植物進行遷地保護的?國家植物園和國家公園兩者在功能上有何不同?中國還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植物園?

國家植物園是如何對植物進行遷地保護的?

遷地保護指的是把生存和繁衍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遷出原地,移入特定地區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的措施。中國植物學會科學傳播工作委員會成員、科普作者“植物人”史軍表示,遷地保護實際上是研究的起點和保障,它保住了植物的“香火”。

3.jpg

許多珍稀植物面臨的威脅已不僅僅是盜采盜挖和濫采濫伐,更大的威脅來自棲息地的破壞和喪失,而且這種威脅往往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比如地震、山體滑坡後導致的堰塞湖會造成區域性的淹沒,給這片地區的植物帶來毀滅性打擊;再如工程設施的修建會改變某些區域的生態環境,或許會令習慣於這片生境的植物無法生存。這時,遷地保護就能夠讓這些植物重新“活”下去,更能讓它們的基因得到很好的延續。

4.jpg

史軍坦言,每種植物都對生存環境有著特定的要求,僅僅是想要弄清楚植物的需求就已非易事,更別提“滿足”植物的需求了。因此,遷地保護工作需要漫長的過程,需要逐步認識問題,解決問題。

目前,國家植物園中已有水杉、杜仲樹,春蘭、劍蘭、墨蘭等重點保護植物入駐。

5.jpg

國家植物園和國家公園兩者在功能上有何不同?

比起國家植物園,國家公園可能更為人所熟知。2021年,中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五個國家公園。史軍介紹,國家公園也是以植物保護為重點,但它更主要的職責是對公眾進行科普宣傳,並提供旅遊功能。

而國家植物園是在科普宣傳的基礎上,將科學研究作為工作的核心,兼具了種子資源保存、基因樣本保存等功能。史軍表示,研究植物看似是無用之學,但實際上是在為人類的未來儲備知識。當年孟德爾研究豌豆時也有人認為其無用,但它卻開闢了現代遺傳學的道路,從雜交水稻培育再到婚檢遺傳病篩查,遺傳學這門科學已與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研究植物也是一樣的,或許,當人類移居火星那天到來時,恰恰就需要一種適合栽種的作物,而現在的研究就是基礎。

中國還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植物園?

中國建有近200個各級各類植物園,且各具當地特色。武漢植物園以水生植物見長,每年的“賞荷季”從夏天美到秋天。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保存了13000多個物種,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萬種植物園”之一。南部省份的廈門園林植物園、華南植物園、深圳仙湖植物園也都各有千秋。而長江流域的南京植物園、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植物園等園林面積較大,對於喜歡看大型植物園的朋友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6.jpg

如果大型植物園有些眼花繚亂,各地的專類園也是很好的選擇。如瀋陽樹木園就收集了東北典型的成林植物,新疆的荒漠植物園收集了有代表性的荒漠植物,海南的興隆植物園引種了可哥、咖啡等熱帶經濟作物。它們雖不比大型植物園風光旖旎,但也獨具匠心。

7.jpg

根據未來規劃,中國還將在廣州等地建設區域性國家植物園,穩步推進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同時,與世界各國的植物園和專業機構建立合作關係,搭建國際綜合交流分享合作平臺。

8.jpg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