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錦城風情 影墨丹青——郭勤與他的影墨畫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1-08-02

郭勤书法照A.jpg

郭勤,男,1955年3月出生於成都,1982年1月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在的電子科技大學)7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成都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成都攝影家協會會員;國防攝影協會理事;高校攝影協會理事。

影墨丹青 寬窄巷子如畫

夏日,錦城。在郭勤老師書畫工作室,他展開一本精美冊頁,拉開是一幅長長的寬窄巷子風情圖,其圖像既有攝影的風骨,又有丹青的韻味,令讀者耳目一新,拍案叫絕。

郭勤告訴記者,為創作這幅錦城清明上河圖——寬窄巷子,耗時一年多,用了上千張照片,組合出一幅長20米、寬75釐米的長圖,其中200多座老建筑、數十個成都民俗銅像、十數座名山與十幾條大川、200多名神態各異的游客,變臉吐火、跳拱、躲貓貓兒、磨菜刀、掏耳朵的成都民俗文化,組成了這幅既吸取了《清明上河圖》營養,又根本區別於國畫創作的影墨畫《寬窄巷子》。如果說,文學創作要源於生活又要高於生活的話,那麼國畫創作同樣如此。而郭勤的影墨畫,則更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了。

野渡无人舟自横.jpg

影墨畫,其實是攝影畫的一種雅稱。這種新的繪畫藝朮正逐步走入人們的生活中。顧名思義,這種新的繪畫形式是和攝影緊密相關的。這種畫所運用的原始素材是以攝影為手段所攝取和選用的,通過組合和相關的處理最後成為畫作。從視覺上看,這種繪畫形式更加真實、也更加貼近現實,從某些方面來看也更加具有視覺沖擊力。

郭勤說,在運用和推廣這個新興畫種時,有些學者認為更應該將其歸納到一種跨界的藝朮形式范疇。畫家認為這依然是攝影作品,只不過利用了電腦的後期技朮經過處理後類似於畫,而攝影家也認為,充其量可以稱為畫意攝影罷了。

但郭勤卻認為,事實是這種不同於傳統繪畫的畫作不僅已經被讀者接受,同時大有方興未艾之勢。藝朮欣賞,曆來存在着雅與俗的區別,不論是中國畫還是西畫都有着不同的受眾。隨着曆史的進步,藝朮的發展,科學的飛躍,雅與俗之間、大眾與小眾之間也在經曆着一場變革。

當今時代,人們不斷感覺到藝朮的通俗性,藝朮的平民化和大眾化。各種藝朮形式層出不窮,也更加貼近大眾,雅與俗之間的界限在被慢慢地縮小。影墨畫(攝影畫)正以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影響着觀賞者的視覺,不管認不認可,也不管承不承認,影墨畫正在興起和發展,從小眾的大雅演進到大眾的大俗,以至飛入尋常百姓家,最終在畫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瓦屋春早-罗坝古镇.jpg

郭勤的幼兒時期是在柿子巷東頭的軍區保育院度過的,小學是在柿子巷旁邊的錦城小學(現在的少城小學)度過的,而中學則是在位於寬窄巷子隔壁西勝街的成都市28中學度過的。從小生活在寬窄巷子附近,耳濡目染,見證了成都寬窄巷子如何從過去清末及民國的普通街巷,演變成為如今成都市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愛好攝影繪畫的郭勤萌生了給寬窄巷子、成都民俗“拍”一張“全景標准照”的想法,以攝影照片為素材,加入國畫、水粉畫、版畫等表現形式,創作出生動形象的《寬窄巷子》風情畫。這幅畫充滿了廣泛的成都元素,民謠、方言、成都小吃、川菜、川劇,乃至跳拱、鏟牛牛兒、躲貓貓兒、看西洋鏡、變臉吐火磨刀等民俗,包羅萬象,十分生動;如今的旅游長街,熙熙攘攘,記錄過去,展現未來。

一山一鎮 丹青影墨出彩

四川多山,有山則名;四川多水,有水則靈;依山傍水,鐘靈毓秀。食為天,居承地。古蜀先民就山水而擇居所,固家園而繁衍,千年百代,生生不息。

黄龙溪-1.jpg

古往今來,古蜀先民擇善而居,經久不息,一代代傳承,孕育了勤勞、朴實、吃苦的川人,避戰亂、養生息、度天年,綠水青山中不僅成為適宜的居家,也成為了商貿大賈集散腹地,兵家軍事之重地。市集繁榮、糧廣人豐,城鎮穩固,經久不衰。從驛站成為集鎮、從集鎮擴為都城。越千年,從單零到繁華、又從繁華落凋敝。但不管世道如何變化,朝代如何更迭,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依然保持着寧靜和簡單。上百座古鎮(城)雖已沒有過往的喧囂,但卻依然保持着純真和質朴,一座座富有川蜀民居的建筑依然佇立在青山綠水邊,訴說着經年的故事,中國文化和曆史在這里依然璀璨光華。

夹关古镇.jpg

21世紀,凡事交替,站在喧嘩變化的頂端,再回到那靜謐的歲月,去尋覓那青磚石瓦、鬥拱雕梁,去到那幽遠的古鎮中尋覓過去的故事和深遠的文化,無一不讓後人浮想聯翩。

四川古鎮,形色各異。有人說四川古鎮不如江南古鎮美,其實這種說法是有失偏頗的。江南古真美,美在它的秀麗、靈動、婉約。而四川古鎮卻以它的雄渾,大氣、粗獷和豪爽而聞名。如果說江南古鎮是一位婉約少女,而四川古鎮就是一位大家閨秀。

剑门关古镇.jpg

四川古鎮的多樣化,是很多地方的古鎮所不能比擬的。這是由於明末清初,四川連年戰亂,川人十不剩一。清初開始大量移民,移民多來自湖南、湖北、廣東、福建、江西以及陝西等省,此所謂“湖廣填四川”。全國各地移民的到來,為四川沉寂的土地重新注入了活力,百姓或重建舊鎮,或擇地而居,在這塊陌生而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勞作,用汗水和智慧營造自己的家園,同時也創造出極富原住地特色的文化。依偎於青山之麓,綠水之畔的蜀中古鎮以其獨有的氣質和豐富的內涵,為我們先人的創造性勞動作了最形象最生動的詮釋。

街子古镇.jpg

由於古蜀國多山,且進出不易,所以曆年來為躲避戰亂和荒年避亂的人們選擇了多山的四川,並依山而建了許多集鎮,並不斷演化成商賈雲集之地。

境由-龙台古镇.jpg

清江一曲流万年-元通古镇.jpg

蜀中不僅多山,而且多水,特別是水道縱橫交錯,江河幹流四通八達,這無異於給了這塊土地水旱從人的優決條件。古代的交通中有水道為最優,有了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無論是明末大移民,還是更久遠古羌族遷徙,都將這里選為上佳的居住之地。

而隨着這些居住地的繁榮,文化也隨之鼎盛,文人雅士,曆史名流比比皆是,一位位大師級的人物聲名遠播,在這塊土地上生根開花,並將他們的思想文化傳播到全國。

郭勤說,作為一個四川本土的文化人,有義務、有情結、有信心把天府之國的古鎮文化盡自己的力量,最大化的、最細致的、最深厚的的把它反映出來,不僅是文字的,也有繪畫、詩歌等等。用最美的、最全面的內容弘揚祖國五千年文化,讓中國燦爛的文化源遠流長、經久不衰。

展望未來 影墨前途無量

影墨畫,立意為畫。它既不是拍攝的像畫一樣的攝影作品,也不是拍攝後經過後期制作(簡單的色彩、反差、挪移)而成的攝影作品。郭勤以為一幅好的影墨畫,應該是以攝影的素材(多幅)經過PS處理後,在大的搆圖中,遵循中國畫的基本要素和規律在反復的組合中成為最終的作品。因此,其必須符合以下一些要素:

一是素材的唯一性。指的就是對素材釆集過程中的現場性、獨立性。影墨畫的素材是一幅畫的基礎,也是對其所描述對象的提煉和升華。這就要求對素材不能間接收集,無論是用別人的影像資料還是用網上的資料都是不行的,必須是原創,不論條件如何都要堅持對素材的親曆親為。這不僅是對藝朮創作的嚴謹認真,也是能使創作者在現場找到一種感覺,從而能對自己將要創作的作品更加深入化、完美化。

二是素材的多樣性。這本身也是中國畫的基礎。中國畫,特別是山水畫素材是非常重要的。畫家把素材儲於心,再形於手。一樹一石、一臺一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畫家的意景。因此,在創作之前的素材收集一定要多樣化、數量化。素材越豐富,作畫的時候越能得心應手,縱橫捭闔。一幅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臺、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雲、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等都是收集對象,不可或缺。不要怕素材的單一性,它和傳統意義上的攝影不一樣,如果把這些照片(素材)單個來看沒有什麼過人之處,甚至沒有美感,但組合之後就大不一樣了。

三是素材的處理。不只是簡單地調節色彩、明暗、反差、或者簡單地摳圖,而是將這些素材做顛覆性的處理,從形象上看很多照片已經沒有原來攝影中的成分。

烟雨柳江-柳江古镇.jpg

中國畫重神韻,注重意境。而攝影釆集的素材中其透視關系、色彩分布和背景處理都不太符合中國畫的理念,所以要對素材圖進行增減處理,使之更加符合中國畫的要求。

中國畫的手法中有水墨、彩墨、工筆、寫意、潑墨等種種方法,對於這些也一定要下工夫對原有素材進行符合要求的處理。中國畫中的“六法”中講究“經營位置”,是指搆圖。經營是指搆圖的設計方法,是根據畫面的需要,安排調整形象,即通過所說的謀篇布局,來體現作品的整體效果。中國畫講究賓主、呼應、虛實、繁簡、疏密、藏露、參差等種種關系。在作畫時取舍繁疏、去蕪存菁。因此,我們在作畫時也需要把素材在恰當的位置上組合,通過賓主、虛實、呼應、繁簡、疏密、藏露把素材運用得恰如其分。既不是簡單的拼接,更不是僅僅色彩的變化。

天地云横羌寨间-罗鼻寨古镇.jpg

既然是畫,就要達到畫的意境,崇尚中國畫的自然造化,清新典雅,空靈清曠。中國畫講究胸中有畫,意在筆先。就是講未動筆便有數,通過寫生和到大自然中的游曆最後將畫作完成。而影墨畫同樣如此。在釆集素材前已經有了對自己將來作品的輪廓和創意,這樣在釆集素材時就能定向而為,盡可能多的准備所需素材,後期作畫時更能夠得心應手。

郭勤認為,影墨畫作為一種新的藝朮形式被廣泛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這一點不難理解,一個新事物的出現總會有不同的看法。不過,藝朮可以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因此,影墨畫不可否認的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的一種審美感受,當然也有它特有的審美趣味和審美理想。把它歸於藝朮一類應該是不容置疑、當之無愧的。

影墨畫的出現,可以說將雅與俗很好地結合起來,將客觀現實中的真實場景和主觀中的抒發高度的統一。客觀地講,人們對於現實的藝朮形式,比如攝影、舞蹈、電影、工藝等接受度要更容易一些。影墨畫正是順應了這一理念,觀畫者的接受度更廣泛,因此推廣和宣傳影墨畫這種新的藝朮更需要砥礪而為。

黃基秉 葛紅梅/文

紫荊1997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