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三種語言,比利時足球崛起的秘訣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1-07-07

309c0a80c34e8ccaad244243d5f98646.png

【亞洲文旅網訊】比利時人經常會講一個笑話:這個國家雖然僅有1000多萬人口,但官方語言卻有3種(法語、荷蘭語、德語),平時各語區的人都互相看不順眼,但唯獨到了比利時參加重要足球比賽時,人們才異常團結。事實的確如此,就像這次歐錦賽期間,不論來自哪個語區,人們都穿著比利時隊服,手裏搖著比利時國旗,喝著比利時啤酒,共同為國家隊瘋狂呐喊。勝利時,大家擁抱在一起,失敗時一起抱頭痛哭。本屆歐錦賽,比利時敗給義大利,止步八強。電視裏的足球評論員傷感地評價道,“實在是太遺憾了,我們多希望我們的足球隊可以走到決賽。因為足球,比利時人組成了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比利時足球近幾年異軍突起, 分析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該國擁有三種官方語言。多語言環境讓比利時球員非常容易適應進入多個足球強國的聯賽系統,還讓比利時球員有非常開放的心態,博採眾長。

據統計,比利時1100萬人口中,超過130萬人在學習或者經常踢球。記者家附近有一個足球學校,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每天放學後都會來此訓練,即使被雨淋透,也永遠在奔跑。除了真心喜愛這項運動,還有一個因素不容忽視。作為發達國家,比利時的社會階層上升通道非常窄,人們很難改變原生家庭的社會階層,但通過踢足球,這種改變社會地位的夢想是可以實現的。剛果裔的比利時球星盧卡庫就是一個最生動的例子。他曾向媒體講述了自己貧窮的孩童時代——母親偷偷往牛奶裏摻水,經常處在饑餓邊緣,沒有屬於自己的足球鞋等。6歲的盧卡庫對媽媽說,自己要努力踢好球,改變全家的生活並贏得所有人的尊重。盧卡庫的成功故事激勵著比利時無數家庭貧困的孩子,希望從這裏獲得改變人生的機會。

作為近幾年異軍突起的新銳球隊,比利時國家足球隊享有“紅魔”之稱。據說,“紅魔”名稱源自20世紀初比利時知名賽車手卡米勒·傑那茲,他是全世界第一位把賽車速度帶進時速100公里的車手,他的紅鬍子很容易辨認,這使他在賽道上贏得了“紅魔”的綽號。1906 年4 月,比利時足球隊身著紅色球衣,迎戰當時世界最強的荷蘭隊,最終以5:0 擊敗了荷蘭。當時最知名的體育報紙《體育生活》的記者皮埃爾·瓦爾克西耶對比利時球員的奔跑和傳球速度印象頗為深刻,就把“紅魔”這個本屬於比利時賽車手的稱號送給了比利時足球隊。而如今,或許那名賽車手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記憶,而“紅魔”卻完全成了比利時足球的代名詞。

如今,比利時隊參加的比賽特別是主場比賽,一般會穿著紅色球衣。和很多國家一樣,比利時人認為紅色象徵著勝利。而在客場比賽或是對手身著紅色球衣時,比利時會穿著白色球衣。今年出征歐錦賽前夕,比利時國王菲利普接見了比利時足球隊,並收到了一件禮物:印著1號的最新款白色球衣。為什麼不是紅色球衣呢?比利時一些媒體認為,因為今年的歐錦賽雖然是由歐洲的多所城市共同舉辦,但比利時並沒有城市參與,因此算不上主場,所以只能贈送給國王白色球衣。


紫荊1997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