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據CNN5月19日報道,緬甸警方進行了幾十年來亞洲規模最大的緝毒行動,逮捕了33名嫌疑人,查獲了價值數億美元的違禁品,其中包括近2億片甲基苯丙胺(冰毒),500多公斤結晶甲基苯丙胺,35.5公噸和1.63億升的易制毒化學品,以及近3750升的液態甲基芬太尼(可用於制作芬太尼等合成阿片類藥物)。
在這張緬甸政府發布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緝獲的大量化學藥品桶。(圖片來源:CNN)
周一宣布的緝獲行動,中心是緬甸東北部撣邦庫塔伊鎮的Lwe Kham村。33名嫌疑人被逮捕。
緬甸當局和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說,警方繳獲了近2億片甲基苯丙胺(病毒)、500多公斤結晶甲基苯丙胺、35.5噸和16.3萬升用於制造非法毒品的易制毒化學品。
他們還查獲了將近3750升的液體甲基芬太尼,它被用來制造像芬太尼這樣的強力合成阿片類藥物。據信,這是當局首次在東南亞發現如此大量的芬太尼或其類似物。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的地區協調員傑裏米·道格拉斯(Jeremy Douglas)說,查獲的毒品數量“真的是超出了想象”。
道格拉斯說,查獲的甲基芬太尼的數量可以用來生產一批數量巨大的合成阿片類藥物,足以取代該地區一年的海洛因生產量。
“這可能是我們擔心的,合成阿片類藥物在該地區大量出現。”
冰毒的繁榮
亞洲冰毒泛濫是世界上最大的毒品危機之一。近年來,一些大型犯罪集團從海洛因等植物性毒品轉向甲基苯丙胺等成本更低、易於制造的合成毒品,這些犯罪集團的行為助長了這種趨勢。海洛因需要空間,而且依賴於天氣。
販毒集團通過將生產轉移到泰國、老撾和緬甸三國交界的金三角地區,他們的運營相對較少受到警方的幹預。金三角地區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洛因生產地區,而今天它仍然臭名昭著。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在上周五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僅東亞和東南亞的冰毒市場,每年的價值就高達614億美元。
市場如此強勁,以至於就連新冠病毒的爆發似乎也沒有對合成藥物的生產和貿易造成什麼影響。
道格拉斯說:“雖然世界已經將注意力轉移到新冠大流行上,但所有跡象都表明,該地區合成藥物和化學品的生產和販運繼續處於創紀錄的水平。”
道格拉斯說,這次行動進一步證明,亞洲販毒集團的規模和複雜程度都在不斷擴大。
道格拉斯在聯合聲明中說:“很明顯,如果沒有大型跨國有組織犯罪集團的參與和資金支持,像這樣的生產設施網絡是不可能存在的。”
聲明還稱當局發現了證據,表明在緬甸北部毒品猖獗的地區的一些民兵參與了交易,但沒有說明證據是什麼。分析人士和執法機構長期以來一直指責緬甸北部的武裝組織助長了該地區的毒品交易。
本周一的聲明沒有具體說明這批貨物的價值,但很可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澳大利亞當局說,他們去年12月查獲的1.596噸冰毒價值近8.2億美元。緬甸當局繳獲了大約18噸冰毒,不過其中大部分是更便宜的藥片,而且毒品在澳大利亞的價格通常比在東南亞的價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