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港青灣區創業呈「四高」

来源:香港文匯報    发布时间:2018-07-03

a16a.jpg

■中山大學粵港澳研究所發佈三份大灣區發展報告。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 攝

學歷更高 產業科技含量更高 處更高端價值鏈 產品服務更高附加值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胡若璋 廣州報道)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選擇北上創業。昨日,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報告:港澳青年內地創業》報告指出,港澳青年大灣區創業呈現「四高」趨勢:新一代港澳創業者學歷更高、從事產業具有更高科技含量、所處價值鏈更高端、提供產品服務具有更高附加值。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昨日在中山大學舉行發佈會,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報告(2018)》、《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粵港澳大灣區研究報告:港澳青年內地創業》三份研究成果。其中《港澳青年內地創業》報告,選取來自內地22個領域的創業港澳青年代表,他們超過9成在大灣區創業。

關注扶持政策 資源化為己用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教授張光南是該報告的主編和統籌者。他表示,與老一輩港澳創業者不同,新一代港澳創業者學歷更高、從事產業具有更高科技含量、所處價值鏈更高端、提供產品服務具有更高附加值。

張光南透露,過去一年來,他和團隊成員走訪了18家港企後發現,港青在粵創業行業分佈多元。既有涉及傳統行業的餐飲及貨運,又有屬於新興行業的傢具共享和充電樁等領域。創業模式也從過去的「輸入」轉為「輸出」。他表示,在內地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和進步之後,原本港澳向內地輸入技術、商業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等模式,已經逐步轉向由內地向港澳輸出的經驗模式。「這在互聯網領域的創業中表現得尤其突出,特別以移動支付、網紅經濟為典型代表。」

研究報告也發現,珠三角強有力的製造業基礎和龐大的市場成為吸引港澳青年創業的兩大優勢。對於科創研究成果佔有優勢的香港青年創業者來說,把科研成果產品化需要完善的製造業來實現,把產品量產化又需要市場來支撐。

張光南也表示,為了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珠三角的9個城市,紛紛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以吸引合適的港澳青年前來創業。對於港澳青年而言,政策支持如何轉化為企業使用的資源,不僅需要政府的主動傳播,也需要企業自身在創業過程中主動關注了解。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