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2019年是荷蘭著名畫家倫勃朗逝世350周年。為紀念倫勃朗,不久前荷蘭最大的博物館荷蘭國立博物館啟動了名為“夜巡行動”的修復工程。工作人員為倫勃朗的名作《夜巡》罩上了一個透明玻璃罩,形成一個約50平方米的玻璃房。修復人員根據需要調節玻璃房內的溫度、濕度。遊客可以透過玻璃房看到名畫的修復過程。
《夜巡》是倫勃朗為阿姆斯特丹城射手連隊創作的一幅集體肖像畫。在這幅畫中,倫勃朗沒有採用傳統集體肖像畫光源均勻分佈的方法,而是讓光源從側面上方照向畫面中人物,使人物呈現出有明有暗、主次分明的效果。“每年全球有超過250萬人前來觀賞《夜巡》。因此我們決定將它的修復過程對公眾開放。
“夜巡行動”是荷蘭國立博物館有史以來最大的研究與復原專案,耗資約300萬歐元,預計持續一年以上。自1808年以來,《夜巡》一直在該博物館展出,最近一次修復是在1975年。
據介紹,在研究階段,工作人員借助高解析度攝影、電腦分析、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對畫作進行56次三維成像掃描,分析顏料中可能含有的鈣、鐵、鉀、鈷等化學元素。通過研究畫作的每一層,探究畫家創作過程中構圖的一次次變化,“還將拍攝約1.25萬張具有極高解析度的照片,捕捉肉眼看不到的顏料顆粒等細節”。研究階段結束後,再提出有針對性的修復計畫。
玻璃房外,遊客絡繹不絕。有人盤腿坐在地上,仔細閱讀博物館發放的《夜巡》導覽,瞭解畫作的細節和背景故事;有人湊近玻璃房,仔細觀察掃描過程;還有十幾名學生圍坐在玻璃房前,聽老師講解倫勃朗運用顏料的技巧。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參觀人數並沒有因《夜巡》正在修復而減少。相反,人們都很好奇名畫是怎麼被修復的,紛紛前來參觀。
從法國專程趕來的遊客朱爾斯興奮地說,除欣賞原作以外,很多油畫愛好者都想瞭解畫家的創作過程、工作人員的修復過程,也想知道畫作在被修復後,將呈現出怎樣的新面貌。
荷蘭國立博物館還在網上同步直播《夜巡》的修復過程。人們還可以在網上跟蹤研究進度和成果。最近一次網路直播顯示,X射線螢光掃描工作已經完成,目前正在利用立體顯微鏡觀察油畫表面。
“如果說文物保護做得不夠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文物瞭解得不夠多。借助數字成像和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現代科技設備,可以對文物進行更全面徹底的‘體檢’,探知文物的真實現狀以及曾發生過哪些變化,從而制定更有針對性的文物保護方案。”蘇珊表示,公開研究和修復過程,可以讓公眾更直觀地感受到科技在推動文物保護事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