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避免白鱘悲劇重演 滅絕風險評估要趁早

来源:科技日報    发布时间:2020-01-09

timg (2).jpg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20年,我們第一份對野生動物的動容,給了長江白鱘。

去年底,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在線發表了一篇英文論文——《世界上最大淡水魚之一滅絕:長江生物保護的教訓和啟示》。

論文指出,白鱘在2005年到2010年時已經滅絕

一時間,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白鱘得到了大量關注,“白鱘滅絕”的話題在熱搜上掛了一天。

當一個物種被認定滅絕,除了哀悼和紀念,更需要的,是反思。

經模型計算認定白鱘滅絕

白鱘是長江流域特有的淡水魚,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最大體長可達7米。它有個又長又尖的吻,於是也被古人稱作“象鼻魚”。

它很古老。白鱘的脊椎很原始,全身大部分骨骼是軟骨。化石研究表明,白鱘科種類最早的化石可見於晚侏羅紀。

白鱘的產卵場分布於金沙江下遊和重慶以上的長江幹流,成熟個體在繁殖季節前有上溯洄遊的習性。

“實際上,上世紀90年代以後,白鱘的數量就已經明顯減少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成友此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早在199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頒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白鱘的保護級別就被列為“極危”。

為了尋找白鱘的蹤跡,危起偉研究團隊在長江流域進行了全流域捕撈調查。2017年,他們對考察流域進行了網格式采樣,這樣的調查每個季度各進行了一次,每次持續一到兩個月。2018年,團隊又主要在長江65個監測點及其附近展開調查。

此外,團隊還搜集了所有關於白鱘的目擊報告,包括論文、書籍、報告、新聞報道等,以及近幾十年來科研機構保留的未發表的白鱘相關數據。綜合這些信息,根據模型,團隊計算出白鱘應該在2005年到2010年就已經滅絕。

危起偉說,一個種群,沒有自然繁殖,又已經過了其正常壽命期限,其間沒有任何個體被發現,即可以認定物種滅絕。

上一次見到白鱘幼苗,還要追溯到90年代初期。30年來,未發現白鱘有自然繁殖。人們不清楚白鱘的確切壽命,但估計其自然存活時間應該在30年左右。2003年,最後一尾野生白鱘的信號消失在追蹤器中,而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

危起偉說,白鱘滅絕這個結論是科學的、不會改變的。

白鱘保護級別還未調整

不過,白鱘滅絕的消息並未官宣。

1月3日,IUCN在官方微博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的亞歐鱘魚類全面評估最終結果尚未發布,預計將在今年6月世界自然保護大會期間更新受威脅物種紅色名錄,正式發布評估結果,進行相應的級別調整。

目前,白鱘在IUCN紅色名錄中的級別依然是“極危”。

物種瀕危評級對物種保護有重要意義。據了解,物種瀕危等級的評價,一般是由主管部門(或組織)成立專門的評價委員會,對各物種瀕危等級的申請報告進行科學評議。評價結果經主管者(部門)的最終通過並予以公布後,才能最終確定物種的瀕危等級。

還有很多魚類處於滅絕邊緣

白鱘滅絕的最主要原因是無法繁殖,水利工程切斷了其洄遊通道。

過度捕撈、高密度航運、棲息地消失和碎片化……這些因素共同將白鱘推向絕境。

對白鱘所有的實質性保護工作都是在2006年之後啟動的,但根據危起偉團隊的研究,可能早在2005年,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

錯過了關鍵的時間節點,就是永遠錯過。

其實,白鱘的人工繁育技術一直在儲備中。此前,長江白鱘沒有被人工養殖成功的案例,而近些年技術條件具備後,研究團隊卻再也沒有捕獲到活體長江白鱘。

王成友介紹,目前主流的人工繁育方法有兩種,一為雌核發育,一為“借腹生子”,即魚類生殖細胞移植。雌核發育是指用核失活魚精子刺激魚卵子,並誘導該卵核發育成個體的魚類育種方法。白鱘的近親是匙吻鱘,而匙吻鱘已經實現了人工繁育。如果有一條成年雌性白鱘,就可以用滅活的匙吻鱘精子刺激其卵子,進行人工催產。第二種方法,是把一種魚的生殖細胞移植到另一種魚體內,讓另一種魚的雄魚和雌魚產生前者的精子和卵子,讓它生出帶有白鱘所有遺傳信息的“後代”。

但是,沒有活體白鱘,一切技術儲備成空。

教訓是深刻的

論文指出,應當對長江流域進行常規性周期性全面調查。

根據不同種群的生物和生態特點,采取相應保護措施,這是一場和物種滅絕速度展開的賽跑。

2020年起,長江重點水域將分類分階段進入10年禁漁期。

白鱘的挽歌已經響起,但長江內其他同樣稀少的野生水生生物的命運,還握在人類手上。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