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漫金鼓
元世祖與蒙頂山茶
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元憲宗蒙哥弟,他是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他建國號“大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滅亡南宋,實現全國統一。在位期間(1260年-1294),建立行省制,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統治;社會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邊疆地區得到開發。
至元六年(1269年),立西蜀四川監榷茶場,禁民私自買賣。
至元十二年 (1275年),在四川設立“西番茶提舉司”。至元十四年 (1277年),“置榷場於碉門、黎(今漢源縣),與吐蕃易馬。”
元代黎州、雅州、天全、名山、松潘等地銷往藏區的茶葉統稱“西番茶”,以後擴大至邛州、峨眉、夾江等地,均為“西番茶”產區。
明太祖與蒙頂山茶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開國皇帝,年號“洪武”。在位期間(1368年-1398年),勵精圖治,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佈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勳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平定西南、西北、東北等地,統一中國;經濟上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文化上緊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史稱“洪武之治”。
明太祖這位出身貧賤的開國明君,從體恤人民、減輕貢役出發,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9月16日下詔“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采芽茶以進……。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遂開千古茗飲之宗”(沈德符《野獲篇補遺》),從而廢除團茶,改制葉茶為貢。明太祖罷團茶,改進茶芽之詔令,在中國茶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不僅減輕了廣大茶農為造團茶所付出的繁重勞役之苦,而且使飲茶方式、茶器茶具發生了根本變化。從此貢茶由團餅茶改為芽茶(散葉茶),對炒青葉茶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蒙餅制茶發生變化,餅茶改為散茶(芽茶),制茶工藝革命,進入炒青階段,產品大體依名仿製。蒙頂貢茶因此改制芽茶進貢。蒙餅制藝,開始改為炒青,重色、香、味、形,所制黃芽、石花、芽白、雀舌等名茶馳譽全國,與現代名茶已經非常接近。
明代,蒙頂山茶在“以茶治邊”政策的促進下,茶葉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洪武初年下詔:“長河西(今康定)等蕃商以馬入雅州易茶”。
《明史·茶法》記載:洪武四年(1371年)下詔“天全六蕃司,專令蒸烏青(茶)易馬”,天全碉門成了對藏區銷售邊茶的口岸,西路茶馬古道得以開通。至此,以雅州為起點的茶馬古道已具規模。
洪武五年(1372年),設永寧、雅州茶局。洪武十九年 (1386年)“罷永寧茶馬司”,設雅州、碉門茶馬司。
洪武二十一年 (1388年),“又詔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專令蒸烏茶易馬”。
洪武三十四年 (1397年),明太祖諭蜀王椿:“秦蜀之茶,自碉門、黎、雅,抵朵甘、烏思藏,五千餘裏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無此”(《明太祖實錄》卷251)。
明世宗與蒙頂山茶
明世宗朱厚熜(1522年—1566年),明憲宗之孫,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號“嘉靖”,是明朝使用第二長的年號(最長的是明神宗萬曆帝,一共48年)。嘉靖皇帝是明代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即位之初,革除先朝蠹政,朝政為之一新。嘉靖前期在張璁的輔助下大刀闊斧推行了改革,清理勳戚莊田、罷天下鎮守中官、改革科舉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等,成效顯著。後日漸腐朽,不僅濫用民力大事營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尚道教,一心修玄,日求長生,不問朝政,導致首輔嚴嵩專國20年,吏治敗壞,邊事廢弛,倭寇頻繁侵擾東南沿海地區,造成極大破壞。
明世宗嘉靖二十年(1541年),《四川雅安府志》已有“蒙山上清峰產甘露”的記載。據考,蒙頂甘露是在總結宋宣和二年(西元1120年)創制的“玉葉長春”和宣和四年(1122年)創制的“萬春銀葉”兩種茶炒制經驗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品質超過唐、宋代的“石花”。它繼承了上述二茶炒制方法的優點,又加以改進提高,直到現在,逐步形成了蒙頂甘露獨特精湛的炒制技術。據明代《四川總志》載“甘露屬炒青茶,精工細作,色、香,味、形並重,其茶碧綠,形入蠶鉤,斯成佳品。”現在的蒙頂甘露成茶外形緊卷多毫,嫩綠色潤;香氣馥鬱,芬芳鮮嫩;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葉底嫩芽秀麗、勻整。香馨高爽,味醇甘鮮。
明神宗與蒙頂山茶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1620年),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明朝第十三位皇帝,年號“萬曆”,即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登基初期,面臨內憂外患,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萬曆朝新政。親政初期,勤於政務,在軍事上發動了“萬曆三大征”,對內平定了叛亂,對外幫助朝鮮擊敗了侵朝日軍。執政後期荒於政事,因無像張居正的人可以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於朝政,自此不上朝,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萬曆四十五年 (1617年),茶馬古道《萬曆合約》對明末川藏上邊茶貿易市場的位置和兩地土司對市場爭奪的情況有明確記載,也間接證實了背夫道的實際情況,豐富了茶馬古道的內涵。
雙河金鼓村
清聖祖康熙皇帝與蒙頂山茶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順治帝第三子,為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在位61年零10月,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軍事上,取得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臺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等。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康熙皇帝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有學者將其尊為“千古一帝”。
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下旨准達賴喇嘛奏請打箭爐“交市之事”,正式開市貿易,並飭雅屬五州縣茶商“行打箭爐,蕃人市茶貿易”。從此,打箭爐(今甘孜州康定市)民族貿易日益繁榮,南路邊茶市場從雅安、碉門深入到了藏區。
清高宗乾隆皇帝與蒙頂山茶
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1799年),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在位60年,實際行使最高權力達63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最長壽的皇帝。在位期間,清朝達到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在康熙、雍正兩朝基礎上,進一步完成多民族國家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重視社會穩定,關心受災百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農民負擔;重視水利建設,使得清朝國庫日漸充實;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巨大成績,維護國家統一並拓廣領土,完善對西藏的統治,統一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版圖達到最大化;漢學得到發展,民間藝術如京劇開始形成。
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英人貝爾在《西藏志》中說:“不僅在不丹、尼泊爾、錫金、拉合爾及拉達克等地的藏人,即在大吉嶺的藏人也偏愛歷盡艱辛而運入的中國茶”。駐藏大臣文案中記載:“四川南路邊茶(毛尖、芽細、磚茶)由藏商運往不丹、尼泊爾換回土布、土產等物品,其開始年代及運銷數量則難稽考。”蒙頂山茶、雅安藏茶在清代或更早已由西藏輸往鄰國。
1739年前後,乾隆帝寫下《烹雪疊舊作韻》詩一首。全文為:“通紅獸炭室釀春,積素龍樨雲遺屑。石鐺聊複煮蒙山,清興未與當年別。圓甕貯滿鏡光明,玉壺一片冰心裂。須臾魚眼沸宜磁,生花犀液繁於纈。軟泡何妨濫越甌,大烹詎稱公鴛列。排登即景試吟評,簷間冰柱擬階坼。我亦因之悟色空,趙州公案猶饒舌。忽憶江南災饉餘,撫字心勞荒政拙。九重豈宜耽晏安,大君原為斯民設。安能比護免饑寒,三代高風真邈絕。”
本詩開頭四句,表現出天子的派頭,燒的炭是製成獸形的,極端奢侈,把他茶室烘得春意濃濃,雪水好似古老如龍的銀桂花遺下屑末,用如石樣的紫砂陶罐烹煮蒙茶,這樣的興致與當年作王子時雅趣一樣。緊接著描述了煮水烹茶、品飲的全過程,思想幾乎進入參禪悟道的境界,唱道:“我亦因之悟色空,趙州公案猶饒舌”。但蒙山茶終竟是清心提神之物,使他清醒,遂寫道:“忽憶江南災饉餘,撫享心勞荒政拙。九重豈宣耽晏安,大君原為斯民設。安能庇護免饑寒,三代高風真邈絕。”神清氣爽了,想入非非的瞬間,馬上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上古時的三代皇帝關心百姓相比還差的很遠啊。全詩主要描述了乾隆皇帝在品嘗蒙山茶後,發出的讚歎和感悟,表現的是一個聖明天子情懷和“石鐺聊複煮蒙山”的逸興,體現的是皇帝對作為貢茶的蒙頂山茶的由衷褒獎。
清德宗光緒帝與蒙頂山茶
清德宗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九位皇帝,年號“光緒”,廟號“德宗”。在位三十四年,期間實際上大權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中日甲午戰爭中,光緒帝極力主戰,反對妥協,但終因朝廷腐敗,而以清朝戰敗告終。痛定思痛,他極力支持維新派變法以圖強,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實行“戊戌變法”,但遭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堅決反對。整個維新歷時僅103天,故稱“百日維新”。
光緒二年 (1876年),川督丁寶楨在雅安實施“招商引岸”辦法,茶商請引認岸後,即為專利,不得另招承充。
光緒 三十二 年( 1906年 ),張蔭棠任西藏查辦大臣,不遺餘力抵制印茶入藏,採取措施整頓川藏茶業,擬設“官運茶局”,“務輕成本,照市價,除運腳乎估,以抵制印茶入口。”當年,名山王恒升、李裕公等 18 家茶商,為抵制印茶侵銷西藏,集資 5萬兩白銀 籌建“ 名山茶葉有限公司”。
1909年2月,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川督趙爾巽組織抵制印茶入藏,整頓四川茶業,在雅安成立“商辦藏茶公司籌辦處”,聯合雅、名、邛、滎、天五縣茶商,於1910年4月正式成立“商辦邊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綱領是“藏茶公司為抵外保內而設”,“為保全川藏茶權利,關係重大”,“本系特別創舉”。
清宣統帝與蒙頂山茶
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也稱清廢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被迫退位,清朝統治結束。“九一八事變”之後,在日本人控制下做了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年號康德(1934年—1945年),又稱“康德皇帝”。1945年8月17日,溥儀在瀋陽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俘虜,被帶到蘇聯。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學習、改造。1959年12月,接到毛澤東主席的特赦令並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溥儀著有自傳《我的前半生》,其獨特的富有戲劇性的經歷,多次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電影《末代皇帝》最具代表。
1911年,清朝滅亡,之後,貢茶制度取消。至此,蒙頂山茶作為貢茶的歷史劃上句號,長達1169年。1915年,蒙頂山茶在美國三藩市舉辦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月亮湖
作者簡介
陳開義,男,46歲,現任四川省雅安市茶辦副主任。先後在《中華茶文化》、《茶博覽》、《茶週刊》、《中國茶葉市場》、《中國茶業》、《走遍中國》、《星星詩刊》、《四川日報》、《四川農村日報》、《四川人大權力報》、《四川政協報》、《調查與決策》、《四川三農》、《農村建設》、《四川茶葉》、《四川省情》、《四川文學》、《四川旅遊》、《四川文藝》、《縣域經濟》、《茶緣》、《四川水利報》、天天快報和今日頭條、北京茶葉網、亞太茶業網、鳳凰網四川、中華名茶網、茗邊、手機搜狐網、手機新浪網、新茶網、茶旅世界等50餘家媒體發表各類文章400多篇(件)。參與主編名山抗震救災專著《撼魂》,參與編輯《茶祖故里行》、《吳之英評傳》、《豐碑》等著述,作品曾多次入選《蒙山雅韻》、《蒙山春來早》、《撼魂》、《茶祖故里行》、《品味》、《蒙頂山》、《二郎山》等專輯,著有個人文集《杯中歲月》。先後有10多篇作品在省市各級徵文比賽中獲獎,先後參與主編《蒙頂山茶文化讀本》、《蒙頂山叢譚》》等茶文化書籍,主編名山區文藝刊物《蒙頂山》和《雅安日報.今日名山》蒙頂文苑文藝副刊和編輯《蒙頂山茶》。現為雅安市作協全委會委員、雅安市茶業協會和茶葉學會常務理事、吳理真茶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來源:四川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