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從“不務正業”到“華麗轉身”
在近日開幕的首届上海電競大會上,發布的《電競場館建設規範》和《電競場館運營服務規範》兩項標準,對電競場館的選址、設置、設施布局等做出了具體規定,備受業界關注。
在上海市電子競技運動協會副會長朱沁沁看來,這兩項被稱爲電競場館的“說明書”的發布,標志著在剛剛興起時被大家視爲“不務正業”的電競行業,正在走向規範化、體系化。
時至今日,雖然還有一些爭議,但電競基本實現了其華麗轉身,已被認爲是一門新興的體育賽事,同時也是一種新興的文化活動,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
而在2019年全球電競大會上,來自世界各地的電競行業大咖更是認爲:電子競技已經超越足球和籃球,成爲世界第一大運動。或許還是人類有史以來“科技感”最强的文體活動。
電競行業迎來“黃金時代”
對于電競行業來說,2018年是意義重大的一年,這一年是電競行業的强勢崛起之年。
在雅加達亞運會電競表演賽AOV的决賽中,中國隊2∶0戰勝中國台北隊奪金。這是電競史上首枚金牌,中國隊以四場全勝的完美戰績奪冠。
去年11月舉行的英雄聯盟全球總决賽上,IG奪取隊史S系列賽首冠,這也是LPL歷史上S系列賽的第一個冠軍。
一時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電競行業,電競也被視爲新的風口,資本爭相入局,其中不僅包括騰訊、完美世界、暴雪娛樂等與電競直接相關的公司,也包括蘇寧、京東、李寧等想不到的資本。
國家的支持是電競行業崛起的堅實後盾,近年來我國電競行業利好政策頻出,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文化部、教育部均有相應政策出台,電競還被列入了“十三五”文化産業發展規劃,在地方層面上,多個省市均明確提出發展電競産業的相關政策。
在引領和規範下,國內的電競産業也逐漸發展壯大。5G、AI、VR,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不斷探索和創新無疑進一步擴大了中國電競産業的優勢。尤其是快速發展的5G技術,大大提升了電競賽事的觀賞性、沉浸感和交互性,推動電競從目前的電腦端、手機端發展爲更多樣化的競技形式。
摸索積累了將近20年能量的電競行業,持續爆發能量。有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熱門電競賽事超過了500項,我國電競用戶規模超過5億,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2019年上半年市場實際銷售收入513.2億元,增長率22.8%;電競從業者超過44萬;薪資方面,電競從業者月薪超1.1萬元……種種迹象顯示,我國已經成爲世界上最具影響力和最有潜力的電子競技市場,電競行業也迎來了“黃金時代”。
電競行業的發展困境
起源于游戲,興盛于互聯網大潮,得益于相關政策助推,中國的電競産業一路走來,如今步入行業發展快車道。今天的電子競技,已經成爲集科技、競技、娛樂、社交于一身的體育産業,涵蓋了游戲廠商、電競俱樂部、職業選手、游戲解說和直播平台,擁有了獨特商業屬性與市場價值,但事物皆有兩面性,在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國電競行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問題。
和蓬勃發展的産業現狀相比,我國電競場館建設現狀幷不讓人樂觀,不但與電競市場的規模和發展勢頭不相匹配,也缺乏與電競的科技內涵相適應的空間設計與內部裝修。
雖然隨著重視程度增加,也有資本涌入電競場館建設,但由于缺少規範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專業標準,不少“電競館”被等同于高級網吧,基本無法有效地服務電競業健康發展。
與此同時,電競産業目前也存在著較大的人才缺口。經多方數據統計,這當中服務人才的缺口達50萬~100萬。行業人才積累不足,人才短缺成爲電競行業發展面臨的瓶頸。
一台電腦、一個鼠標、一個耳機,不停操作鍵盤,在上一代人眼中“不學無術”的“游戲迷”,如今變身“電競職業選手”,月收入動輒上萬元。
事實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援引大唐文娛的行業調研顯示,86%電子競技員從業者的薪資是當地平均工資1~3倍,電子競技員薪資普遍高于當地平均薪資。
尤其是伴隨首批電競注册運動員證書的頒發,電競選手終于有了和傳統運動員一樣的身份和職業保障。但較高的待遇與電競數量幷不成正比。有專家稱,電競人才短缺的原因,主要在于人才培育的速度跟不上電競行業發展的速度,另一方面在于在電競行業方面依舊存在較大的偏見,目前看來,電競行業的接受度上還存在較大的年齡局限性,在不同年齡段中的認同度有很大差异,青年群體的接受度明顯高于中老年群體。
職業電競選手徐志雷坦言,一次自己在打半職業賽的時候,由于家人的偏見和壓力,他曾經離家出走過。
除了人才的制約,目前電競行業在迅猛發展時最需要解决的還是行業內部的無序狀態。量子體育VSPN董事長兼CEO應書嶺認爲,電子競技運動多以民間自發組織,幷形成自發的管理機制,幷沒有足够的法律支持,也沒有完善的賽事體系和競賽規則,這樣就很影響電競行業的健康發展,也許會在後續推進的過程中産生諸多問題。
而且,在我國的電子競技産業中,知識産權的相關法律保護意識比較淡薄,缺少政府相關制度的監管與保障,不利于電競産品的開發與推廣。
電競行業未來可期
近年來,我國電競行業利好政策頻出,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文化部、教育部均有相應政策出台,電競還被列入了“十三五”文化産業發展規劃,這些鼓勵政策對電競産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十分巨大。
以上海爲例,在浦東新區,圍繞電競運動員注册,推出了一系列人才扶持政策:支持頂級俱樂部、直轉播、賽事運營公司落戶浦東,經認定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扶持;電競企業成功登上主板或科創板的,最高給500萬元扶持;經認定在世界頂級電競比賽中取得優异成績的俱樂部,給予不超過200萬元的獎勵;對表現優异的注册電競運動員,給予優先考慮人才公寓入住、落戶、就學等。
根據上海新聞出版局近日發布的《2019上海電子競技産業發展評估報告》,2018年,上海電子競技産業收入達146.4億元,保持增長;電子競技場館達35家;近半數全國知名電競俱樂部集聚上海。成績背後,與上海持續構建、完善電競産業生態圈不無關係。
市場環境持續向好,給電競教育帶來更多的信心。在上海電競大會的論壇上,許多從業者都提到這樣的觀點:電競産業需要向傳統競技體育中成熟的商業運作項目學習,足球的世界杯、籃球的NBA是屢屢被提到的比較對象。
量子體育VSPN董事長兼CEO應書嶺表示,中國的電競産業在國際上屬領先陣營,最需要對標學習的是美國。在他看來,在版權分銷、賽事包裝等運作上,中國企業還缺乏這方面的經驗,需要學習美國企業如何最大程度地服務好觀衆、服務好廣告主,讓競技體育的商業價值得到最大化的挖掘。
雖然電競行業面臨困境,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但對于電競行業的未來,絕大部分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
前中國奧委會秘書長魏紀中對于電競的未來發展,提出三個關鍵詞:體育化、工業化、全球化。他認爲,這“三化”合在一起,會將電子競技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
也有專家表示,如同NBA衍生産業遍地是黃金,未來電競衍生産業也將迎來機會。“電”的方面依托于技術升級、藝術表達方式上不斷推陳出新,而衍生出了産業運營的新狀態。“競”的方面不再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比賽,而是成爲人們的生活方式。電競也將賦能其他非內容産業,下一步還可能衍生出電競旅游、電競金融、電競電商、電競培訓等等,進一步挖掘産業價值,成爲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大舞台。
(原標題:電競從“不務正業”到“華麗轉身” 行業迎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