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夜經濟”被各地政府重視,夜生活的重要方式——看演出也隨之風靡,演藝項目越發成為旅遊景區或城市吸引遊客的重要抓手之一。在政策的扶持下,旅遊演藝項目遍地開花,正不斷開工開演,直接助推演藝相關產業鏈蓬勃發展。
“今年演藝設備增長了5.3%;創意設備的增長達到12.4%。”8月10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演藝科技論壇上,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理事長朱新村表示,在市場潛力巨大的夜間旅遊中,演藝科技和裝備在其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不過,動輒上億投入的旅遊演藝項目,同樣面臨著成本回收與盈利壓力,以及追求高客流量和高藝術口碑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
旅遊演藝井噴
物有所用,演藝相關設備的增長也反映了旅遊演藝市場的繁榮。
文旅部在今年一季度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從2013年到2017年,我國旅遊演藝節目臺數從187臺增加到268臺,增長43%;旅遊演藝觀眾從2789萬人次增加到6821萬人次,增長145%;票房收入從22.6億元增長到51.5億元,增長128%。
需求見漲,供給也快速跟進。2019年,一些旅遊演藝項目相繼宣布開工與開演,就最近來說,6月末宋城演藝開演的《張家界·千古情》的熱度尚未褪去,7月就迎來了長沙銅官窯古鎮的大型史詩級演藝《銅官窯·傳奇》、甘肅張掖丹霞口旅遊小鎮推出的首臺沙秀《回道張掖》。7月末,桂林旅遊造勢許久的《鏡SHOW·生動蓮花》也終於透露要在8月開始施工建設,2020年上半年開演。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政策的加持讓景區和主題公園都加強了對演藝的重視。文旅部3月印發了首部《關於促進旅遊演藝發展的指導意見》的通知,4月出臺的“7部門聯合開展優選文化和旅遊投融資項目推薦”的通知中,旅遊演藝赫然在申報和優先支持領域內。
國內的旅遊演藝市場,旅遊演藝+景區&主題公園似乎成為了一種標配。從桂林陽朔的《印象·劉三姐》到古都西安的《長恨歌》,再到武漢的《知音號》,旅遊演藝經曆了實景演藝到劇院再到沉浸式演藝的變遷,也經曆了從一到多的發展階段。北京貝特聖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演藝事業部部長韓金濤認為,現在的旅遊演藝正處於一個井噴階段。安信商社的數據表明,進入成熟穩固期(2015-2018)的旅遊演藝,新增數量為58個,年均行業投資規模為20.13億元。
盈利問題待解
許多旅遊演藝打著高投資的光環轟轟烈烈上馬,發展卻是各有差別。萬達投資的《漢秀》黯然離場,宋城演藝卻風風火火開啟異地複制模式,在麗江、張家界、三亞等地發展。在行業專家看來,營收上的“兩極分化”折射出旅遊演藝中還存在一些值得被關注的問題。
盈利首先是繞不過去的坎。著名導演、策劃人楊嶸透露,現在的旅遊演藝80%多都是虧損,真正做到盈利的不超過3%。
“旅遊演藝是旅遊業中的一張名片。”楊嶸認為旅遊演藝本身就是一項投入大,回收難的項目,因此在整個旅遊產業鏈中應該扮演畫龍點睛的作用。
北京舞蹈學院創意學院副院長周立新也向記者表示,如果只靠門票收入,旅遊演藝是難以回本的,一定是作為整體景區中的配套,從餐飲等各個方面獲利。
高投入也讓某些項目一度“難產”。據公開報道,張家界的《大庸古城》因為資金問題遲遲難以落地。
技術或可帶來轉機?韓金濤認為,“應該用技術問題解決目前演員少或者無的問題。”技術的發展可以彌補演藝投資中占比相對較高的人力成本難題,進而解決投融資問題。
深圳數虎圖像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人陶凱則提出,一個好的旅遊演藝應該“先思考擁有什麼樣的自然環境;思考你要打造什麼樣的遊覽曲線;再從土地和消費者身上去挖掘故事、曆史、文化。”這也是許多專家的共識,成功的演藝一定要依靠優美的自然風光,利用自然+人文來吸引遊客。
除了高投入回收難帶來的盈利壓力,追求更大的客流量與高藝術口碑中的零和博弈關系也困擾著演藝的發展,到底是提供陽春白雪吸引“懂藝術”的來看,還是下裏巴人吸引更多的普通大眾?
“互動式演藝與高流量之間存在著矛盾。”陶凱說道,旅遊演藝應該弄清楚定位,是哪些消費者在看,一味追求客流量的增多也會破壞消費者的體驗。
周立新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一些盈利比較好的旅遊演藝面向的是普通大眾,但其作品並不符合業界標准。
曲高和寡不利於吸引大眾的青睞,進而影響客流量;但一味對標大眾消費者的口味則容易流於同質化,缺乏創新,長期下去也會到達客流量的天花板。
“用不了幾年,旅遊演藝將會走向標准化。”韓金濤認為,目前在演節目工期緊湊的共性特點導致了創作的本末倒置,創意讓位於技術和舞美,但現在的發展熱度會驅使旅遊演藝走向80%標准,20%創新的宋城演藝模式。
(原標題:夜經濟帶旺旅遊演藝 超八成項目“賠本賺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