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圓滾滾的章魚燒,配檸檬汁香蔥,是大阪隨處可見的美食,如香港的咖喱魚蛋
人在大阪,吃章魚燒及抹茶甜品似是必然行為,道理就像沒吃過咖喱魚蛋與雞蛋仔不算到過香港一樣。
咖喱魚蛋和雞蛋仔,倘若不是在香港吃,即使在世界任何角落買到,吃下也會感覺一團糟。道理很簡單,各地水土不同,即使製作完全一樣,哪怕手握家傳食譜,做出來的也不是同一回事。正如在香港吃章魚燒,永遠只像一團糊裏糊塗在口中融掉的粉漿,又如抹茶甜品,即使聲稱材料來自日本,也做不出與京都或宇治相同的滋味。其實做人何嘗不是如此?刻意模仿,畫虎不成很大機會如東施效顰,倒不如先弄清楚自身的天賦,條件與限制,更要審時度勢,才能創造適合自己的道路。
筆者到了大阪度假,由於已多次到訪日本,所以沒有編排什麼特別的行程。到埗首天只隨便到飯店附近的食肆點一客章魚燒和野菜炸麵作晚餐,然後走進百貨公司的餐廳一邊吃抹茶Tiramisu,一邊思考本專欄的寫作題材,還點了一杯抹茶Latte,打算以一點溫熱的微甘為當天畫上完美的句號,就在喝下第一口抹茶Latte之際,我嘗到的不只抹茶的濃郁和香甜,那芬芳的微甘,在苦澀的界線前戛然而止,恰到好處,化為心蜜的療愈,是在香港嘗不到的味道,異國模仿不來的層次,這令我想起香港茶餐廳的奶茶,那令人上癮的濃滑,同樣需要下真功夫,準確拿捏沖泡調味的尺度,才能成為其地方特色的名物。
飲食就是這樣有趣,只要肯用心感受,食物就像能邂逅味蕾與人溝通,讓人們在果腹之際對事理人情有所感悟,充飢之餘也充實心靈,領略生而為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