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底,2018中國科幻大會,為深圳送上一場盛大的party。和這座城市的冬天一樣,科幻專屬party的氛圍熱情、自在,容納各種形態的想象主體釋放活力。
每一場科幻聚會的背景板,都不約而同用上了星空的“色號”。相較于糾纏“地氣人生”,人們更願意窮盡科技和文明的思考邊緣。而當常規的文學、藝術被植入科學技術的內核,此間似乎也迸發出更多神秘的力量。
大會期間,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和多位科幻作家、編輯、影視從業者聊了聊。原本頗為小眾的科幻文學圈子,為何升溫迅速?而尚未成氣候的國産科幻電影,“崛起時間表”何在?
近兩年科幻題材的“吸粉”顯而易見。
科幻大會上,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吳岩發布了《2018科幻産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科幻産業産值超過140億元人民幣, 2018年原創産業勢頭迅猛,産業結構也出現巨大變化,今年上半年産值已接近100億元。
科幻閱讀市場的2017年産值總和為9.7億元,而2018年半年總量已接近9億元;在傳統出版物方面,2018年上半年圖書整體碼洋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過50%。讀客、《科幻世界》等機構出版的科幻係列銷售碼洋已追平甚至超過了2017年全年總額,期刊碼洋近1300萬元,較2017年同期增加16%。
新媒體,則成為推動科幻原創産業的另一股悄然興起的強勁力量。《科幻世界》雜志社、未來事務管理局、八光分文化公司等創辦的微博、微信公眾號,通過“科幻春晚”“科幻經典作品解讀”等吸引了大量讀者。
獲得第29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佳網絡文學獎”的作家俞豪逸(筆名最終永恒)認為,如今國産科幻閱讀市場的升溫,應歸功于特別具體的事件——劉慈欣拿下雨果獎,彼時由該獎引發的熱議,帶來了空前的科幻狂潮。
“《三體》引發這麼大的討論,我覺得是不可復制的孤立事件,所以這種科幻人潮推動不斷往前走。”科幻作家張冉表示,在科幻出版圈有一個理論叫“公交車”理論——“看科幻小説是同一年齡層的人,比如看科幻雜志的定位是在小學、中學,等你到了大學畢業之後工作,你就失去看科幻的時間,下車了”。張冉覺得,科幻實體出版市場和以前比相對沒有太大區別,“還是同一批人看”,而網絡閱讀市場的變化是更大的。
因在《科幻世界》發表作品為讀者所知,多次獲“銀河獎”的科幻作家羅隆翔説,如今因為網絡傳播,科幻讀者會來找到自己,“我發現他們跟我想象的不是同一類人”,或許沒有充足的知識儲備,但是對科幻,對于人類、文明本質等話題充滿興趣。“他們剛進來的時候,提出的一些問題可能比較幼稚,但我們可以把他們吸引住”。
談到科幻文學創作,很多作家都感嘆與“高能”讀者的互動是重要的靈感源泉。
俞豪逸拿小説中所寫的星際時代的飛機作比喻,一開始他設定的是核動力發動機,“渦輪加噴射等離子”,後來有讀者表示核動力發動機有點“low”,太落伍了,應該搞成用電場加速的發動機,然後噴射等離子。俞豪逸仔細想想還覺得挺對的,就把原本設計的飛機改了。
俞豪逸説,像暢銷科幻小説《學霸的黑科技係統》作者,“就像寫論文一樣,每個要研究的項目,他都要看一遍所有的資料”。
兼得高人氣和業界好評的《星域四萬年》作者孫俊傑(筆名臥牛真人)表示,科幻趨勢實在“把握不住自己”,因為進化實在太快了,早十幾年前大家覺得機器人打來打去就是科幻,但後來諸如末日、時空穿梭等各種題材都冒出來了,“我們想不到的題材全部被讀者逼出來”。
“我們去看別的作者寫一些專業性非常強的東西看得汗流浹背,寫得非常有挑戰性。網絡的特性就是這樣的,各種各樣的人,你不知道這是哪個大學的教授,但他都會跟你來交流。”
孫俊傑坦言,把控未來題材,他自己“真的想不出來”,但是千千萬萬的讀者會推動他去想。“我覺得不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反而是一件更加刺激的事情,我們會撥開迷霧,慢慢走”。
當科幻文學前景一片光明,創作者和讀者各自擴充陣仗之際,公眾自然又把渴望的目光投向影視領域。國産科幻電影正處于積極開疆辟土的階段,但真正的“高光時刻”尚未到來。
根據《2018科幻産業發展報告》,在2017年科幻産值的圖表裏,引進電影佔72%,國産電影佔8%,網絡大電影佔4%;2017年國內院線科幻電影市場總票房為129.59億元,其中國産科幻電影票房為13.17億元;2018年上半年,國內科幻電影整體票房為95.06億元,其中國産影片為8.9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有20%左右的增長。
但該報告也拋出問題:國內影視機構對現在科幻片的前景是“既愛又怕,雷聲大雨點小”。
業界人士直接指出,科幻電影之所以遲遲難以孵化,就是因為難,太復雜。
網文科幻編輯蜻蜓説,中國科幻若想激發自己更大的發展潛力,文學跟影視相結合是必走之路。他感覺,IP影視改編應加入更多元素,比如懸疑、修仙、玄幻、言情等,讓科幻的范圍更廣。“科幻,不能單一將它局限在一個冰冷的東西上面。國外很火的像賽博朋克這種題材,構架一個未來的背景,一個烏托邦式或者反烏托邦式的背景,講述的還是人的故事,而人就會有感情和情緒”。
國內科幻迷期待值極高的由劉慈欣作品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明年年初上映,制片人龔格爾在科幻大會上透露,劉慈欣關注的是“極大個體之間差異的關係”,而電影是聚焦于人與人的關係,“老師的觀察尺度比較大,這兩者的匹配比較難,我們必須原創一些,否則就不會被大眾接受。” 龔格爾説,劉慈欣老師的殘酷和浪漫是電影改編當中的難題。
張冉坦言:“很多人説我們做科幻電影是情懷,其實還是為了賺錢,我們希望明年《流浪地球》上的時候可以引爆一下。我們圈裏説每一年都是科幻電影的元年,2015年的時候就説了……現在我們能不能説2019年是科幻電影元年?我覺得差不多。”
再多難處,也抵不過誘人之處。科幻原創作品的未來,每個人都在期待。
有趣的是,記者接觸到的幾位科幻作家,都一致憧憬著一個屬于“星辰大海”的中國科幻未來。“永遠一直困在這個星球上,那和‘缸中之腦’有什麼區別呢?你覺得你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時間過去之後所有的一切還是會慢慢消亡。”孫俊傑覺得,不斷從內向外探索,才是人類存在的意義。
(原標題:2018科幻熱:作家想不到的全被讀者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