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2018施政報告之填海建島】東嶼填海變身 建港最大市鎮

来源:香港文匯報    发布时间:2018-10-11

東嶼填海變身 建港最大市鎮.jpg

造地1700公頃 供110萬人安居 勢成第三商業中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珈琋)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在土地、交通、房屋、勞福等範疇上均「大刀闊斧」,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政府擬於中部水域分階段填出多個人工島,合共約1,700公頃,料可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提供34萬個就業機會,相信將成為最大規模的新市鎮,以及本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同時,政府將興建相關交通基建,鞏固大嶼山的「雙門戶」角色,並分別於龍鼓灘、欣澳及小蠔灣填海(見另稿),配合相關發展。(尚有相關新聞刊A2至A10、A12、A13)

2014年,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首次在施政報告中宣佈發展東大嶼的概念,冀研究進一步開發大嶼山東部對開水域,打造「東大嶼都會」,而「香港2030+」亦把「東大嶼都會」列作香港其中一個策略增長區。

在新年度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提出「明日大嶼願景」計劃,擬於交椅洲及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出至少4個人工島,合共約1,700公頃土地,可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政府消息人士指,初步估計造價至少4,000億至5,000億元。

首階段工程2032年入伙

消息人士透露,將爭取研究和設計工作的撥款於未來數月後提交至立法會,盼於2019年中開始技術性研究。政府將會盡力減省程序,務求在5年內,即2025年展開首階段第一部分的填海工程,在大嶼山以東、交椅洲一帶建造300公頃的人工島,預計相關住宅單位可在2032年入伙,連接港島、人工島及屯門的公路亦會同步落成。而首階段第二部分的填海工程為700公頃的人工島,料於2034年入伙。

消息人士表示,首階段的兩個人工島合共提供1,000公頃土地,可興建10多萬個單位,供40萬至70萬人口居住,屆時會視乎公屋輪候情況決定密度,「若規劃容納40萬人口就像現時沙田的密度,而70萬則如天水圍、將軍澳,現時傾向40萬。」

至於第二階段的人工島面積為700公頃,預計坐落於喜靈洲的東面及西面,用作土地儲備,「屆時會視乎需要決定是否進行第二階段填海。」報告指出,政府可運用新增的土地儲備,將現時市區的稠密人口分散,有利落實舊區重建,改善居住環境,達至更均衡的全港空間發展佈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表示,「明日大嶼願景」是本屆政府的重點工作,亦是一個跨越未來20年至30年的願景,「為香港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為市民安居樂業燃點希望。」

她表示,會就此成立由她親自領導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整體方向提供督導,統籌並監察計劃的規劃及落實,辦事處會按需要擴展,務求讓政策和執行有效對接。

政府消息人士指,整體規劃包括交通基建、環境、房屋等不同領域,涉及多個政策局和政府部門,由特首親自負責統籌將更有效率。

貫徹「先保育後發展」

針對環保方面,政府將貫徹「先保育、後發展」的方針,成立10億元的「大嶼山保育基金」,一方面在大嶼山郊區推動及落實保育工作,一方面在一些偏遠鄉郊及社區進行民生改善工程。政府亦會檢討相關法例,以釐訂更有效措施,管制於大嶼山的高生態價值地區進行填土、傾倒廢料及相關破壞環境的發展活動,惟消息人士指暫未有時間表。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