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慕克維格(中)與潘奇醫院的婦女們網絡圖片
剛果(金)婦科醫生德尼.慕克維格和雅茲迪族人權活動人士納迪亞.穆拉德因抵抗戰爭中的性暴力而榮獲2018年度諾貝爾和平獎。由於兩人此前都曾獲得過提名,慕克維格更在名單上「駐紮」超過十年之久,不免讓人質疑為何今年突然得獎,雖然評委會極力否認,但挪威媒體仍猜測評獎或受到了#MeToo風潮的影響。」大公報特約記者 常欣悅奧斯陸報道
慕克維格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大家稱慕克維格為「奇跡醫生」,因為他的外科技術和奉獻,幫助女性克服性侵和強暴的傷害和創傷,曾先後多次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近十年,他還榮獲2014年歐洲議會薩哈羅夫獎在內的多個國際人權獎項,以表彰他在布卡武市潘奇醫院救助大量遭受性暴力的女性。剛果民主共和國僅有兩家為強姦受害者提供外科修復治療的醫院,慕克維格所在的潘奇醫院為其中的一所。
此外,慕克維格還是一位直言不諱的批評者,不斷呼籲全世界應該對以性暴力當戰爭武器的行為,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穆拉德
生於1993年的穆拉德是一位雅茲迪人權活動人士。2014年8月,當時21歲的穆拉德與其他數千名雅茲迪婦女一起被伊斯蘭國囚禁,她親眼目睹六個哥哥被伊斯蘭國處決,後遭到虐待並淪為性奴。同年11月,她成功逃離伊斯蘭國的掌控,並在自傳中憶述被俘虜的日子,只有不分晝夜的強暴、毆打與囚禁,後來甚至因試圖逃跑而遭輪姦。三個月後,她成功逃脫並移居德國。在此之後,穆拉德成為了一名人權活動人士。
2016年9月,她被任命為首位聯合國人口販賣幸存者尊嚴親善大使。同年10月,她亦先後獲得了歐洲委員會瓦茨拉夫哈維爾人權獎與歐洲議會薩哈羅夫獎。
據悉,諾貝爾和平獎評委會在頒獎前未能聯繫到慕克維格和穆拉德,發言人表示,希望他們此刻能夠看到新聞,知道自己付出的努力被認可。2017年的獲獎機構「國際廢除核武器運動」則於第一時間向兩位得獎人發出祝賀,並表示期待與二人合作,為推動世界和平作出貢獻。歐盟委員會主席圖斯克也即刻在推特上恭賀獲獎者。
慕克維格:正義是每個人的事
慕克維格是剛果(金)婦科醫生,1999年在東部城市布卡武創辦了潘奇醫院,專門為在內戰中被俘虜並淪為性奴的女性提供治療。自醫院成立以來,慕克維格已經救治了數以千計的輪姦受害者,並成為了修復輪姦導致生理傷害方面的世界權威。
除了在婦科專業上有所建樹,慕克維格還因敢言而聞名。他曾到聯合國發表演講,大力斥責剛果(金)政府對國內混亂現狀的不作為,放任軍隊利用性侵女性作為攻擊手段的非人道行為。慕克維格說:「正義是每個人的事」。2014年,慕克維格被歐洲議會授予薩哈羅夫獎。
第二年輕諾獎獲得者
納迪亞.穆拉德是一名雅茲迪族女性。雅茲迪族人是伊拉克宗教少數派,目前正遭到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的屠殺和迫害,處在滅族的危殆中。而雅茲迪族的女性也是這場宗教戰爭的受害人,她們常常被綁架,淪為性奴。
2014年,時年21歲的穆拉德和數千名雅茲迪婦女一起被ISIS囚禁並虐待。她的多位家人在鬥爭中慘遭殺害。所幸的是穆拉德在被囚數月後,成果脫逃,並抵達德國避難。
穆拉德並沒有被悲慘的經歷打垮,她意識到,ISIS系統性的將殘害女性作為鬥爭手段,而自己只是3000多名被ISIS殘害的女性之一,於是決定成為人權活動人士。2016年,穆拉德被任命為首位聯合國人口販賣幸存者尊嚴親善大使。同年10月榮獲歐洲委員會瓦茨拉夫.哈維爾人權獎與歐洲議會薩哈羅夫獎。
現年25歲的穆拉德也是有史以來第二年輕的諾獎獲得者。第一是2014年以17歲的年級獲獎的巴基斯坦女學生馬拉拉。
否認追趕#MeToo潮流
慕克維格和穆拉德的經歷實為感人,但頒獎現場的記者仍希望評委會能夠回答為何兩人於今年獲獎,畢竟他們此前都曾被提名過。多家挪威媒體記者提及最近一年來席捲全球的#MeToo運動。質疑評委會有跟風嫌疑,所以今年特別選擇了與性侵有關的候選人。其中一家媒體的記者更強調,慕克維格在和平獎候選「短名單」上已經待了十多年,希望評委會能具體解釋為什麼等到今天他才能獲獎。
但諾貝爾和平獎官方發言人表示,所謂的「短名單」是不對外公布的,推選流程很複雜,不宜做出過多解釋。她強調#MeToo運動所抵抗的性騷擾和此次和平獎中提及的戰爭性犯罪,雖然都應被譴責,但兩者性質不同,暗示評委會的選擇與熱點新聞無關。
評委會官方表示,選擇慕克維格和穆拉德,符合阿爾佛雷德.諾貝爾的遺願,因為兩人都曾將自身安危置於不顧,長年以對抗戰爭和幫助受害者為己任,推動世界和平。
常年以來,和平獎都是諾貝爾眾獎項裏爭議最大的一個。因為本身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同時技術上也存在着難以克服的缺陷,其選擇的條件往往受限於和平獎的評獎委員會的立場。最近一次爭議發生於今年8月,緬甸爆發羅興亞人人權危機,但和平獎評委會表示,不會因此取消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的和平獎,引發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