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10月7日香港報道: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一國兩制”實踐中深化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融與青年聯結,第二屆“多彩的風”中國少數民族藝術高校行活動於10月7日至11日在香港五所高校盛大啟幕。活動由紫荊文化集團指導,香港聯藝機構主辦。
草原藝術綻芳華:從傳統根脈到當代表達的文化盛宴
本屆活動以蒙古族藝術為主題,來自內蒙古藝術學院的師生團隊攜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蘊,走進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大學,通過“文藝晚會+文化講座+藝術展覽”三維立體形式,讓蒙古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香江之畔綻放光芒。
蒙古族藝術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背後承載的是草原文明的歷史積澱與民族精神。從被譽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蒙古族長調,到以悠揚音色勾勒草原遼闊的馬頭琴,再到展現牧民熱情與豪邁的民族舞,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是蒙古族人民與自然共生、與時代同行的生動寫照。此次呈現的作品既保留了“天蒼蒼,野茫茫”的原生態質感——如長調《清涼的色耶樂吉》《庫布齊的茂林》演唱中對草原風光的細膩描摹、馬頭琴演奏《萬馬奔騰》裡對駿馬奔騰的生動刻畫,又融入了當代藝術的創新表達,例如將蒙古族舞蹈與現代舞臺光影有機結合,讓傳統韻律在新時代語境下煥發新活力。這種“守正創新”的藝術呈現,不僅展現了內蒙古藝術在傳承中發展的蓬勃生命力,更印證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兼容幷蓄、歷久彌新”的特質,為香港師生打開了一扇理解中國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的窗口。
開幕演出燃香江:《朋友》連心,草原歌聲繪就交融畫卷
10月7日晚,本屆活動的開幕演出“藍色的蒙古高原”晚會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隆重舉行,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非凡。著名草原歌手呼斯楞攜經典作品登臺,一曲《鴻雁》以醇厚悠揚的嗓音拉開序幕,歌聲中蘊含的草原遼闊與鄉愁情懷,瞬間將觀衆的思緒帶向千里之外的蒙古高原,清澈的旋律與飽含情感的演唱,讓現場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晚會的最後,內蒙古藝術學院與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攜手登臺,共同演唱粵語金曲《朋友》。當熟悉的旋律響起,兩地青年用不同的鄉音唱出“朋友一生一起走”的真摯情誼,舞臺上的手拉手與臺下的齊聲合唱交織成一幅“南北同心、手足情深”的動人畫面。“這首歌不僅是音樂的共鳴,更是心靈的對話。”呼斯楞在演出後接受採訪時動情地說,“蒙古族文化向來以‘熱情好客、開放包容’為內核,這次與香港青年共同演唱《朋友》,正是想通過音樂打破地域與文化的隔閡,讓‘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理念在歌聲中傳遞。作為草原歌手,我始終希望將蒙古族藝術帶到更廣闊的舞臺,而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融的樞紐,更是讓民族藝術與世界對話的重要平台,未來我會繼續用歌聲講好中國少數民族的故事,講好中華民族的故事。”
文化交流築根基:朱晗團長談藝術交流的“心橋”意義
“這場活動不僅是一次藝術展示,更是一次‘心與心’的深度聯結。”內蒙古藝術學院藝術團團長朱晗在接受採訪時,深刻闡釋了此次高校行的意義。作為帶領團隊深耕民族藝術傳播的實踐者,朱晗對蒙古族藝術的文化價值與交流使命有着深刻的理解:“蒙古族藝術承載着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也蘊含着‘團結互助’的民族精神。我們此次帶來的文藝晚會、文化講座和藝術展覽,不是簡單的‘地域文化展示’,而是希望通過沉浸式體驗,讓香港青年真正走進蒙古族文化——在講座中了解馬頭琴的製作工藝與歷史淵源,在展覽中感受蒙古族服飾的刺繡藝術與文化符號,在晚會中體驗草原歌舞的熱情與豪邁。”談及內地與香港的文化交流,朱晗強調:“在‘一國兩制’下,香港青年既是中西文化的受益者,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香港青年感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不是單一的,而是由56個民族的文化共同構成的‘多彩拼圖’。當香港青年為蒙古族長調的悠揚而震撼,為兩地學生合唱《朋友》而感動時,‘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認同感便在心中悄然生根。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內蒙古藝術與香港乃至全球的文化交流,讓民族藝術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中國與世界的‘文化橋樑’,為深化兩地融合發展、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貢獻力量。”
青年共鳴話認同:文化體驗中的“民族一家親”
“第一次在香港如此近距離地感受蒙古族藝術,完全被震撼了!”香港理工大學陳同學在觀看晚會後激動地分享,“之前對蒙古族文化的了解只停留在書面上,今天聽到呼斯楞老師的演唱,看到兩地學生一起演唱,才真正感受到草原文化的魅力,也突然明白‘中華民族多元一體’不是一句口號——它是長調裡的共同情感,是《朋友》裡的共同旋律,是不同民族之間相互欣賞、相互尊重的真摯情誼。”正如陳同學所說,此次活動中,不少香港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對中華民族的文化多樣性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這種“面對面”的文化交流,讓抽象的“民族文化”變成了可聽、可看、可感的具體體驗,也讓香港青年對“國家”的認知多了一份文化的溫度與情感的認同。第二屆“多彩的風”中國少數民族藝術高校行活動仍在香江持續上演,這場跨越草原與香江的文化邂逅,不僅為香港高校帶來了藝術的盛宴,更在兩地青年心中築起了一座“文化心橋”。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的理念在青年一代中代代相傳,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起跨越地域與民族的磅礴力量。這場跨越草原與香江的文化盛宴,以蒙古族藝術為紐帶,不僅為香港師生帶來了沉浸式的民族文化體驗,更在兩地青年心中播下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