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大戲東望·劇影同行”2025東城區戲劇影像展北京啟幕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5-04-21

d7a1af17-eaf6-46d9-babd-ba880627004e_zsite.jpg

【亞洲文旅網訊】以“大戲東望·劇影同行”為主旨的2025東城區戲劇影像展映19日在京拉開帷幕。

此次展映由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主辦,“北京電影”板塊單位北京新影聯影業(院線)承辦,將在位於王府井、東直門東城區兩個主要商業區域的新影聯金寶影城、新影聯東環影城進行6場放映活動。

據介紹,參映的戲劇、戲曲類影片均是近幾年出品,具有較高美譽度、影響力,藝術水准高的電影佳作。

展映啟幕影片《只此青綠》在2024年國慶上映,作為一部脫胎於舞劇的電影作品,其對中國傳統美學影像呈現的探索與成功表達,是近幾年原創舞臺藝術精品與電影創作相融合,獲得市場、口碑雙豐收的典型代表。

原創音樂劇《在遠方》由北京演藝集團出品,北京歌劇舞劇院制作演出,該劇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聚焦中國快遞行業20餘年發展變遷,其網絡數字版通過電影化的拍攝手法,創造性地運用“影像+舞臺”的當代創作語匯,將影像藝術和戲劇表演藝術融合,呈現“身雖未至、心已向往”的詩意遠方。

越劇電影《新龍門客棧》以舞臺紀錄的形式將環境式同名越劇搬上大銀幕。影片采用白描式紀實拍攝手法,原汁原味展現了舞臺演出。被認為是作為傳統的戲曲藝術用電影IP為自身傳播賦能,成功的舞臺作品也為電影提供了優質素材的經典範本。

首部4K拍攝全景聲粵劇電影《白蛇傳·情》作為內地影史戲曲類型電影票房紀錄的保持者,巧妙地將經典愛情故事與現代審美相結合,並充分利用影像科技打造震撼的視覺奇觀,加之粵劇獨特的唱腔與音律,不僅造就了戲曲電影的經典之作,更是將帶有強烈嶺南文化特征的地方劇種,推介到更廣泛的區域,也收獲了一批年輕的觀眾。

舞劇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同樣也是電影與舞臺藝術的雙向“聯動”。影片以邏輯重設,造就“舞臺”“真實”“超現實主義”三個空間,用精彩的鏡頭語言對舞臺藝術進行了銀幕升華。

作為展映收官影片的《抗戰中的文藝》是話劇與光影藝術相融合的又一次大膽探索。作為文獻戲劇,話劇版本對中國抗戰文藝曆史進行了一次嚴謹梳理,以1931年至1945年史實為依據,通過40餘位演員的演繹,切片式講述諸多藝術門類與代表性人物波瀾壯闊的抗戰故事。電影版本在其基礎上,打破了舞臺邊界,依托視聽語匯,建構了戲劇、電影、戲劇電影的三重維度。鏡頭語言的嫻熟運用,在不破壞演出真實感的同時,放大了舞臺的細節,將這部文藝抗戰史詩以另一種方式向觀眾娓娓講述。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