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由香港油畫研究會主辦的「香港國際油畫交流大展2025」於昨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正式開幕。是次展覽囊括來自內地、香港、俄羅斯、法國等國家和地區近200件油畫作品。香港油畫研究會會長林鳴崗表示,是次展覽提供文化交流互鑒的平台,希望讓觀眾能夠接觸來自不同地區、不同風格的作品。
時隔一年,香港油畫研究會再次策劃國際性的油畫展覽「香港國際油畫交流大展2025」。本次展覽邀請來自北京的三位教授、蘇里科夫美術學院院長及其夫人、列賓美術學院副院長及兩位教授,以及巴黎的兩位教授前來參與。同時,還有香港的四十位油畫家攜作品參展。
展覽於昨日舉行開幕禮。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致辭表示,「我感到非常驚艷。(在展覽中)不僅能夠看到來自莫斯科、巴黎的優秀作品,更重要的是,在是次畫展中還能看到眾多來自內地十分有影響力、感染力的作品。」他認為,油畫雖然來自外國,但是油畫具有國際性,中國人也創造許多具有中華文化特點的油畫作品,這體現出文化之間的交流及中國油畫的民族性。
呈現中外「教科書般」作品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表示,是次展覽囊括兩百多件作品,「其規模與藝術價值在香港都是罕見的」,讓香港市民能夠接觸許多來自中外「教授級的畫家帶來的教科書般的作品。」
蘇里科夫美術學院院長安納多里.柳巴文稱讚是次展覽是「國際化、有活力的」。是次應邀前來,特別帶來來自俄羅斯兩座頂級美術院校的作品。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聖彼得堡列賓美術學院副院長格里申.亞力山大等亦出席開幕禮。
舉辦是次展覽的目的在於讓香港觀眾能夠接觸到來自國際教授的作品,了解外國專業的美術風格。「俄羅斯的文化藝術對中國人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巴黎的畫家(的風格)對我們來說也相當熟悉。」同時也希望以此讓外國的來賓也能認識中國的油畫作品,「香港具備獨特的區位優勢,讓我們可以知己知彼,學習別人好的東西,然後改變自己不足的東西,互相學習交流。」
提及「交流互鑒」,林鳴崗表達自己對培養本地美術人才的渴望。「我們需要培養起自己的文化底蘊,有自己的院校,培養自己的美術碩士、博士。」林鳴崗希望香港美術教育可以積極地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美術院校合作,既能更深刻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營養,又能吸引來自大灣區其他城市乃至海外的學生來香港。
展覽即日起至3月27日在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1-5號展覽館向公眾開放,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