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2025年春節,作為“中國春節”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後的首個春節,意義非凡。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以傳播詩歌文化、弘揚杜甫精神為使命,推出“大雅中國年·人日遊草堂”2025年春節系列文化活動,成功打造“詩歌之雅、書畫之雅、非遺之雅、梅花之雅、舞樂之雅”五大雅致新場景。六大主題展覽等將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陪伴海內外遊客度過一個別樣的春節。
2025年,乙巳年農曆正月初七,草堂再次迎來了盛大的“人日”祭拜詩聖活動。這一天,不僅是傳說中女媧造人的日子,更是紀念詩聖杜甫的重要時刻。每年此時,文人墨客紛紛前往草堂,祭拜這位偉大的詩人,緬懷他的卓越貢獻。
“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空斷腸”。今逢春色漫大地,千年詩歌潤草堂。秉承上德古訓,共用人日華章,祭拜古聖先賢,祈福社稷蒼生。
上午10時,隨著一曲悠揚的琴簫合奏,在杜甫草堂大雅堂,乙巳年人日祭拜詩聖儀式正式開始。司儀以莊重而深情的語調,介紹了“人日”祭拜詩聖杜甫的歷史淵源和文化意義,並引導現場觀眾共同緬懷這位偉大的詩人。
祭拜儀式上,樂祭和舞祭環節成為亮點。身著傳統服飾的舞者們,在古樂的伴奏下翩翩起舞,舞蹈動作流暢、舞姿優雅,充分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一步步完成淨手、洗禮、奠帛的環節後,主祭人四川大學王兆鵬教授誦讀祭文,並帶領現場小小講解員、詩歌挑戰賽活動代表、四川詩人紀念地聯盟單位、四川省杜甫學會學者、詩歌愛好者和市民遊客等在司儀的唱禮聲中向杜甫塑像三鞠躬,表達對杜甫的深深敬意。
祭拜儀式結束後,現場還舉行了“四川詩人紀念地聯盟首屆詩歌徵文大賽”頒獎典禮。此次大賽由中華詩歌研究院、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與四川詩人紀念地聯盟單位共同舉辦,旨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鼓勵青少年熱愛詩歌。經過初審、復審與終審三輪認真嚴格的評選,最終“傳統詩詞組”與“現代詩歌組”各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四川省委宣傳部文化傳承發展處處長黎紅勇、四川大學教授周裕鍇、四川大學教授向以鮮等嘉賓為獲獎者頒發了榮譽證書和四川詩人紀念地聯盟遊覽年卡。同時,崇州罨畫池與杜甫草堂博物館雙會場隔空聯動,不僅崇州同步開展“人日”活動,崇州罨畫池博物館選送的優秀節目——古今對話《浣花溪畔解說員》也在杜甫草堂現場進行了精彩呈現。
此外,今年還特別設置了“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分享環節。春節期間,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線上上線下舉辦了“寫給杜甫的三行情書”活動,吸引了40萬網友圍觀。此次活動共收集到近萬份寫給詩聖的“情書”,在現場進行了分享和展示。
隨著活動的圓滿落幕,現場觀眾紛紛表示,此次“人日遊草堂”活動不僅讓他們深刻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更激發了他們對詩歌文化的熱愛和傳承意識。同時,他們也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這樣的文化活動,讓更多人瞭解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背景資料——人日的由來
相傳女媧在正月初七捏泥造人,因而這一天也被稱作“人日”,又名“人勝日”“人辰”等。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們便有在“人日”賦詩唱和的傳統,其中更以杜甫與高適的“人日”唱和最為著名。高適曾以《人日寄杜二拾遺》安慰杜甫,令杜甫“淚灑行間,讀終篇末”。多年後,高適已經離世,杜甫翻到故友的詩稿,感慨萬千,又作《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追思自己的知己好友。這段深刻的友情跨越時光,成為後世文人爭相稱頌嚮往的典範。
清鹹豐四年(1854),時任四川學政的何紹基在“人日”前往成都杜甫草堂,題下著名的“錦水春風公占卻,草堂人日我歸來”一聯,引來明賢雅士的爭先效仿。
自此,“人日遊草堂”,憑弔詩聖成為了廣受歡迎的新春文化活動,如今已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顆明珠。
背景資料——祭詩聖杜甫文
祭詩聖杜甫文
維西元二〇二五年,歲次乙巳,正月初七人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並社會各界人士,齊聚大雅堂前,謹具鮮花雅樂,敬祭詩聖杜甫先生之靈。辭曰: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文化昌熾,鬱鬱煌煌。文稱秦漢,詩許有唐。杜甫詩什,璀璨其光。七齡思壯,口詠鳳凰。九歲作書,有作成囊。脫略小輩,結交老蒼。放蕩齊趙,裘馬輕狂。旅食京華,悲辛無量。安史亂起,黎庶罹殃。三吏三別,泣血詩行。度隴入蜀,詩載其詳。歲行四役,離苦何傷。山川迥異,忽在一方。方至成都,暫宿僧房。親友資助,他鄉故鄉。萬裏橋西,潭水北莊。蔔地誅茅,經始草堂。人事風物,並留詩章。層軒面水,老樹經霜。春雨潤物,浣花滄浪。嬌鶯恰啼,花蹊尋芳。泥融燕子,沙暖鴛鴦。鸕鷀夕照,曬翅魚梁。窗含西嶺,白鷺一行。蟬鳴古寺,鳥影寒塘。鄰翁對飲,酒話麻桑。茅屋風破,哀民悽愴。民間疾苦,斯須不忘。耿言直筆,詩史無雙。與民同命,與國同殤。民胞物與,詩聖名揚。
市橋柳細,江路梅香。古木森森,修竹篁篁。岷山皚皚,錦水湯湯。於此人日,拜謁草堂。緬懷詩聖,想像容光。高杜酬唱,情誼永彰。少長濟濟,雅韻琅琅。誦詩思人,宛在一旁。詩教隨風,潛入胸膛。光陰代過,國運隆昌。民族復興,吾輩擔當。一願祖國,繁榮富強。二祝人民,幸福安康。文脈賡續,承傳未央。工部道德,拾遺文章。廣布中國,臻於四方。千載不泯,萬古流芳。
尚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