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記者從雲岡研究院了解到,雲岡石窟第6窟和第12窟完成保護工作,16日正式恢復開放。這兩個洞窟在經過精心的保護修繕後,將以更好的狀態迎接遊客的到來。雲岡石窟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其每一次的保護工作都備受關注。此次第6窟和第12窟的恢復開放,為遊客提供了更多欣賞古代藝術瑰寶的機會。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南麓,是我國著名的石窟群之一。它始建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現存主要洞窟45個,造像59000餘尊,代表了當時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
雲岡石窟第6窟是雲岡中期的代表洞窟,形制為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高約14.4米,分為上下兩層,直抵窟頂。洞窟整體設計,中軸貫穿,兩側對稱;壁面規範整齊,龕像上下分層,是雲岡石窟中規模最大、設計最完整、內容最豐富、雕刻最精細的洞窟,也是保存狀態最好的洞窟之一。第6窟自2023年11月28日封閉以來,開展了洞窟調查和日常養護工作,排查面積約1124平方米,共發現各類病害407處。經過保養修繕,已達到預期保護效果,滿足開放條件。
第12窟自2024年11月11日封閉後開展了數字化保護工作,目前各項任務已經完成,也於12月16日恢復開放。雲岡石窟第12窟四壁布滿層層疊疊的飛天伎樂,集中展示了當時天竺以及中原地區的各種樂器,共有14種50件之多。它是雲岡石窟伎樂雕刻的代表,是研究北魏音樂、舞蹈的殿堂,同時也是研究中外音樂史的最全面的實物資料,被稱「音樂窟」。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