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2024年是中法兩國建交60周年及中法文化旅遊年,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與法國凡爾賽宮聯合主辦的「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特展,將於明日(18日)至2025年5月4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辦。展覽匯集紫禁城及凡爾賽宮的近150件古董珍品,將十七世紀下半葉至十八世紀百多年間,中法宮廷在文化、藝術、科技等領域互鑒互賞、彼此啟迪及交流的歷史引入展館。凡爾賽宮館長洛朗·薩洛梅(Laurent Salomé)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擁有柔和而多元文化的香港,對歐洲而言,是和中國相互了解的樞紐,香港的博物館及展覽品質擁有令人驚嘆的活力,這令他發現東西方文化機構差異比預料的小得多,未來,法國將和中國攜手打造更多優秀且高質量的文化項目,並在法國舉辦更多中國展覽。
十七、十八世紀的紫禁城和凡爾賽宮,分別是中法兩國的政治及藝術文化中心。兩座宮殿雖距離遙遠,卻對彼此充滿好奇。在兩國宮廷的主導和法國傳教士的推進下,中法兩國的文化及藝術思想交匯、碰撞,開啟了深刻的交流,一直延續至今。在互相尊重、相互學習的氛圍中,新的技術、知識和藝術形式在兩國繁茂滋长,也書寫了兩國文化交流互鑒的絢彩篇章。
「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十七、十八世紀中法文化交流」是慶祝中法建交60周年的活動之一。策展團隊繼早前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成功展出後轉戰香港,希望透過新的視角、新的反思和新的方式,探討中法文化幾個世紀以來的淵源。
香港是歐洲了解中國的樞紐
凡爾賽宮館長洛朗·薩洛梅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展覽的設計和展出形式巧妙又清晰,真切表達了一段持續了幾個世紀的人類歷史。「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功,我希望它能成功地吸引觀眾。中法之間的密切聯繫對我們來講非常重要。」
薩洛梅透露,在過去的幾年中,凡爾賽宮與香港的博物館,尤其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故宮),保持着緊密且友好的聯繫。「在知道要舉辦這個展覽前,我們就想着一起做點什麼。我記得我和吳志華館長的第一次見面,我們討論了我們能做些什麼,包括重現北京展覽的可能性,因為它具有象徵意義,與香港故宮的使命相得益彰。」
薩洛梅指出,香港對歐洲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樞紐般的地方,「因為這可能是一種幫助我們了解整個中國的、簡單的方式。香港擁有柔和而多元的文化,有效地講述着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我認為這很關鍵。」他提到,香港所擁有的新建博物館的數量,以及博物館的品質方面,表現出了令人驚嘆的活力;去年凡爾賽宮和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虛擬展覽——「虛擬凡爾賽宮之旅」便是一個例子。
期望在法舉辦更多中國展覽
與香港展館合作期間,薩洛梅發現東西方文化機構的差異比他想像的要小。「只要你克服了語言這關,就沒太大問題。」他發現,大家有着相同的思維模式和研究方式,而在和香港故宮的策展人溝通時,他感覺整段溝通及氛圍,與和法國同事一起工作沒什麼差別。他更表示在香港故宮能學到很多:「這是一個新建的大型現代博物館。對我們來說,與香港故宮合作是件好事。在一座古老的宮殿裏工作,有時會很有挑戰,但在這裏,我們可以從香港故宮的展覽設計和多媒體運用中學到很多東西。」
提到當今的中法交流,薩洛梅表示,法國和中國將繼續攜手打造更多優秀且高質的文化項目。他更特別表明,期望在法國舉辦更多中國展覽。「我們知道中國有很多極具活力的博物館,它們欣賞歐洲藝術,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互惠、互鑒。」他點明,法國有能力或資源組織大型中國藝術展覽的機構較少,他希望在這次展覽後,看到更多中法交流的展覽出現在歐洲西部的土地上,讓法國大眾更多地認識中國文化。
此外,據薩洛梅觀察,中國遊客是凡爾賽宮入場最多、最有熱情的遊客群體之一。而在當下的後疫情時代,凡爾賽宮也希望中國遊客的數量能夠回到往常。「更重要的是,這次展覽證明了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了解彼此、建立聯繫。」他表示,法國與中國可以在研究方面互惠互利。凡爾賽宮也仍有一些相當神秘的物品需進一步研究,以確定來源。他更透露,凡爾賽宮會與中國的博物館展開更多合作,最近的一次是在杭州成功舉辦的數字展覽。凡爾賽宮也正與上海、南京等地的博物館溝通合作的可能。
文物工藝上的中法交融
今次展覽,是香港首度在同一展覽中,同時展出紫禁城及凡爾賽宮這兩大世界文化遺產之重要文物,共有近150件珍品,其中包括8件中國國家一級文物,以及法國凡爾賽宮珍貴館藏和近年來的部分新收藏。展覽亦獲得了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轄下「文化藝術盛事基金」的資助。「科學與外交」單元中的一件黑漆彩繪鐘,出自路易十四宮廷御用製鐘大師——巴爾薩扎·馬蒂諾之手。該鐘通過法國傳教士送給康熙。到了乾隆時期,由於外層的布爾鑲嵌修復困難,清宮對鐘進行了局部改動,將鐘殼更換為傳統的中式黑漆彩繪板,並為鐘盤添加「乾隆年製」款。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郭福祥表示,這隻鐘錶體現了中法兩國對藝術的高度認同。
「工藝互鑒與創新」中的故宮博物院館藏的國家一級文物——菊花紋壺,則反映了一段「中國訂製、法國製造」的工藝交流故事。郭福祥介紹,此壺過去一直被以為是廣東官員送給清廷的貢品。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專家在其底部發現一個細小的紅款,由十八世紀法國著名琺瑯工藝師約瑟夫·科托所署。原來,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乾隆帝下令製作新品且「務要洋琺瑯」,廣東海關官員便把一批製作琺瑯器的訂單及樣品發至法國。科托在金胎上繪製出中國風格的花卉紋樣。此壺製成後,便由乾隆帝珍藏。
同展區內亦有反映法國工藝於中國風靡的文物。一件纏枝花卉紋盆便是依照法國的「透明法瑯」工藝製成;兩件分別產於法國和中國廣東的牡丹紋海棠式花籃,則顯示了當時中法兩國的工藝區別。法國製的顏色更為飽和,受到當時皇室的追捧。
展覽分「兩座宮殿」「科學與外交」「工藝互鑒與創新」「藝術與新知」四個單元,分別深入揭示兩宮的輝煌,並點明它們之間的重要交流與互鑒。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