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11月18日,“成渝故道旅遊風景道”采訪活動啟動。來自川渝兩地的主流媒體代表從成都出發,深入川內的資陽市雁江區、資中、內江、隆昌等成渝故道旅遊風景道沿線,觸摸古道滄桑,尋找巴蜀文化印記。
地處成渝故道上的資中縣,至今還完整地保存著文廟、武廟兩組古建築群。資中的大東街是古時上通成都、下抵重慶的東大路,路兩側的建築多為清晚期或民國時修建。資中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副局長曹永勝說,如今大東街正接續成渝故道的繁華。
在川渝地區,像資中縣一樣延續“川渝之心”使命的地方還有很多。近年來,川渝兩地在機制改革創新、文化交流、重大項目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攜手續寫巴蜀文化新時代新篇章。
7月底,川渝兩省市人大常委會同步審議通過川劇保護傳承條例,9月1日起同步實施,為川劇振興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這為川渝兩地未來的合作與川劇學術研究提供了穩固基礎。”四川省藝術研究院黨總支書記、院長謝竹峰介紹,四川省藝術研究院與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研究院在起草條例時進行了充分的溝通與合作,雙方起草的條例在主要內容和結構上保持一致,並各自突出了地方特色。同時,川渝兩地建立川劇保護傳承合作機制,定期聯合舉辦川劇節、青年演員賽事、學術交流等活動,建立川渝川劇藝術表演團體聯盟,聯合打造川劇藝術精品等也寫進了條例,旨在讓這一傳統藝術煥發新的活力。
圍繞改革創新,兩地還共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實現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新突破。為鼓勵兩地企業發展異地業務,“川渝通辦”文旅證照審批實現擴容提速,創新推動的“川渝閱讀一卡通”截至目前已實現兩省市125家公共圖書館3000萬冊圖書通借通還。
在搭建文化交流橋梁方面,兩地也是心有靈犀。6月17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四川省廣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巴蜀非遺品牌大會在廣安舉辦。活動在川渝兩地配套舉辦了川渝曲藝展演大會、非遺競技賽、非遺美食周等線上線下活動累計上百場,讓兩地同根同源的非遺項目保護利用不斷提質擴面。此外,成渝國際戲劇“雙城記”、川劇節、巴蜀合唱節、川渝閱讀之星、紅色故事講解員風采展示賽等系列活動,推進兩地文化交流交融、繁榮發展。
“寬洪大量”“資足常樂”“點石成金”“七星攬月”……為推動川渝文旅品牌火爆“出圈”,兩地攜手推動品牌培塑,評選發布“尋找成渝文旅新地標”1000餘個,聯合推出長江上遊黃金水道等主題精品線路70餘條、國際潮流消費新場景65個,開行巴蜀文化旅遊走廊主題列車500餘趟,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兩地共同推動長江文化保護與傳承成果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川渝段)建設,目前也取得紮實成效。據悉,長江國家文化公園項目自2021年12月啟動以來,川渝兩地合作梳理出144個文化標志,完成28個關鍵課題報告,核實了大量文物資源,制定了各自的建設保護規劃,並實施了包括長江三峽考古遺址公園、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等在內的多個重點項目。同時,川渝還共同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名片,如長江文明論壇,通過聯合宣傳和舉辦活動提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的知名度,為長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注入活力。
今年是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的第五個年頭。為持續推動川渝文旅協作走深走實,日前,在成都舉行的共建新時代文化高地暨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推進會,發布了川渝兩地“共建新時代文化高地行動計劃”,包括川渝紅色資源聯合保護行動、川渝石窟寺保護利用、川渝博物館協同發展、川渝民間文藝版權合作、共建川渝國際傳播矩陣等11個方面,將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初步建成中國特色鮮明、時代氣象濃鬱、巴蜀風格凸顯、引領作用突出的新時代文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