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2024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啟幕 “國際戲劇對話”再度展開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4-11-14

【亞洲文旅網訊】11月8日至19日,2024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如約而至,在四川西昌開啟大幕。今年,共有11個國家近百部劇目在戲劇節上演,劇目涵蓋法國、德國、愛爾蘭、保加利亞、俄羅斯、日本、巴西、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伊拉克、中國等國家。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齊聚在中國西部的大涼山,溝通對話,交流互鑒。

與此同時,一年一度的“國際戲劇對話”也再度展開。

1.jpg

中外藝術家齊聚國際戲劇對話

11月11日,西昌聽濤穀的穀劇場陽光滿溢,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重要活動“國際戲劇對話”在這個瀘山腳下的自然劇場舉行,今年的主題是“戲劇連接世界”,這場論壇交流活動由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劇作家李亭主持,來自 22 個國家的60 位藝術家、近百位場內外觀眾,在2個小時的分享中,共同探討戲劇如何跨越國界連接人心,並展望了戲劇藝術的未來願景。

2.jpg

濮存昕主持國際對話

戲劇本身就是一種對話

“用戲劇連接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和觀眾們,文化機構甚至政府、大學之間的交流,戲劇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國際戲劇協會總幹事托比亞斯·比昂科尼在活動伊始就強調,戲劇作為傳統與創新的交匯點,不僅承載著文化的傳承,更在不斷創新中展現著希望與潛力。“實現這樣的連接,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戲劇人特別值得尊敬?”中國戲劇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也是劇作家的陳湧泉認為,其實我們都有一個殊途同歸的願望,那就是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人類變得更加和諧,讓人的內心自我能夠更加走向一種平和,讓天地之間,讓人與自然之間能夠達到一種更高境界的和諧。

“今天我們這個地方就像是希臘的一個劇場一樣。”國際戲劇協會格魯吉亞中心秘書長萊文·科塔古瑞演講開場時贊歎。他認為,戲劇本身就是一種對話。戲劇人應充分利用這一平臺,用表演藝術作為文化交流方式,“讓不同文化的人真正理解彼此”。

國際劇協巴西中心主席傑夫·法根斯從遙遠的南美洲來到中國大涼山,他動情表示,“戲劇是有生命的,它有觸動人心的力量,能夠喚起人們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心。歌聲和鼓聲能夠把亞、非、阿、美洲聯系在一起。它讓我們相互連接、相互尊重、相互感受到彼此溫暖。” 他希望大涼山戲劇節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中了解到我們的過去,並期盼我們的未來。

國際劇協摩洛哥中心主席雷塔法·阿爾認為,藝術是超越國界的,戲劇是對人性和日常生活的一種升華。他強調,在數字時代,戲劇仍然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它讓人們彼此靠得更近。

3.jpg

國際戲劇對話現場

大涼山戲劇節的發起人之一、日本著名導演中島諒人強調了戲劇在傳遞生活希望和展現戲劇之美方面的重要作用。“劇場是一個空的空間,可以轉化為任何可能的空間,讓人從中去感受戲劇之美。”

“戲劇交流,從根本上是要打破很多障礙。”著名詩人,文化學者,也是大涼山戲劇節發起人之一吉狄馬加認為,“戲劇最重要的還是要反映普遍的人性,必須回到人性,跨過區域、宗教、文化的局限,彼此能通過戲劇交流來加深理解。”

多位國內重要戲劇人也來到這場“對話”。

“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遇見’‘碰撞’‘交流’‘影響’,這不僅是相互深入了解的有效渠道,更能產生新的藝術解讀、新的演出樣態和新的文化意義。”著名導演王曉鷹認為。

“大涼山戲劇節是一個散發著藝術家精神的戲劇節”。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馮俐對大涼山戲劇節點贊。她特別提到了開幕大戲《星回》的創作過程,她認為這本身就是一次世界性的連接。

4.jpg

國際戲劇對話現場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副總裁、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藝術總監喻榮軍這次帶著他編劇導演的《不可說》受邀參演大涼山戲劇節。他認為,戲劇不僅連接世界,更能改變世界。它讓觀眾變得更加平和,在當下的快節奏生活中,慢戲劇成為了一種對抗觀眾習慣、對抗記憶、對抗時間的藝術力量。

國家大劇院副院長張堯說,“大涼山戲劇節是一個開放的舞臺,讓不同文化的族群、不同文化的藝術形式能夠在大涼山綻放出不同花朵。”他認為,這個戲劇節有著與其他戲劇節不同的魅力,它讓觀眾能夠跟著戲劇去旅行,體驗不同的戲劇人生。

資深文化記者、中國文化報原副總編輯趙忱表示第一次來大涼山,短短兩天時間就讓她看到了文化的多元性。她認為,戲劇的宗旨就是用現在的,古老的,融合的,與眾不同或者常規的等等,把已經發生的,將會發生的故事講清楚,用戲劇去連接世界。

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

除了國際對話,今年的戲劇節上,“跨文化”成為關鍵詞,多個活動都關乎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

在大涼山戲劇節城空間火把廣場的蕎麥森林,暖陽高照在草坪,11月10日,一場中阿戲劇交流項目-阿拉伯國家傳統表演藝術展示活動在這舉行。

5.jpg

中阿戲劇交流

活動由中國劇協和國際劇協一起發起,今年邀請到多位阿拉伯國家的戲劇藝術家、管理者來到中國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來自摩洛哥、約旦、伊拉克、蘇丹、阿爾及利亞五國的戲劇藝術家和中國的昆曲、京劇、秦腔、豫劇演員,舉行了同臺表演交流。

跨越山水、跨越民族。從約旦、伊拉克的傳統舞蹈到中國的傳統戲劇,從阿爾及利亞的戲劇探索,到蘇丹沖突地區和平戲劇的深刻內涵,從摩洛哥哈克藝術的講故事之趣,到京劇等中國戲曲的程式之美,不同地區和族群的藝術家們,展示了各自文化底蘊下的獨特藝術風貌,也用各民族的故事,對文化多樣性進行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詮釋。

6.jpg

約旦藝術家交流

約旦女藝術家Sarah Emad和Senthia Tokajian在約旦傳統音樂中表演了達布卡舞蹈,展示了約旦的悠久曆史和豐富的文化遺產。

伊拉克藝術家Bashar Oleiwi、Mohammed Muayad交流了伊拉克街頭藝術表演。舞者在身體的節奏變化中,傳達了對伊拉克古老文明的追憶。

摩洛哥藝術家Latefa Ahrrare和Khalid通過講解、視頻,介紹了摩洛哥的口頭藝術——哈克藝術,說書人文化在摩洛哥自古盛行,作為一種戲劇藝術被繼承了下來。人們在圓形空間中講故事交流感情,能量彼此動態傳遞。

來自阿爾及利亞的導演及藝術家 Cheikh 、Sidi Ali 及 Zakaria呈現了 Cheikh 導演的戲劇作品《出生》的片段。伴隨著悠揚的阿爾及利亞傳統音樂,作品講述了這樣一個關乎生命的故事。

蘇丹藝術家 Ali Mahdi Nouri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長期關注戲劇的社會人文價值,推動戲劇在沖突地區呈現。他介紹了自己和同伴在沖突地區推廣戲劇。中國劇作家陳湧泉對此深受觸動,“在那一刻,我們戲劇人知道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所從事的這項工作的偉大。”

今年,大涼山戲劇節開幕大戲《星回》同樣是一部不同文化之間深度對話的作品,這部具有探索性的當代作品,由國際戲劇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戲劇學院、涼山文旅集團聯合出品,邀請了來自薩摩亞的傑出藝術家雷米·波尼法索創作,作品根植中國民族文化,以現代視角創作的藝術作品。詩人吉狄馬加的參與,讓全劇蘊含著豐盈的哲思,貫穿整部作品的詩性表達。彝族的文化元素體現在諸多細節上,特別是劇中選用的民歌,引領觀眾在宇宙觀中感知體驗自我,及自然、生命和宇宙的不可分割。

7.jpg

《星回》劇照

“《星回》是‘戲劇連接世界’的具體標本。”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對這部作品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由中外藝術家共同創作的《星回》,其創作過程本身已完成了一次世界性的連接,作品本身則是深層挖掘傳統的成果,也是先鋒戲劇理念和當代舞臺手段表達的展現。”

在馮俐看來,認識自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來路。“《星回》的彝族演員們個個如此自信從容自在,演出如此有魔力,因為他們是從‘應許之地’生長的,因為他們在這個舞臺上找回了自己曆史傳統和文化,也找回了自己。”

托比亞斯·比安科尼說,“當我們在看《星回》演出的時候,我們就是在見證傳統如何以最為前衛的方式加以呈現。這個演出是對表演藝術創作的一種全新探索,接下來這個劇目將會在世界各地巡演,從而為藝術家和觀眾打開全新的大門。”(來源:澎湃新聞)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