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寶塔乾坤:上海圓應塔遺珍展”14日在上海博物館東館開幕,以300件發現於圓應塔的珍貴文物,“重現”古代上海的曆史風貌和江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位於上海松江區的圓應塔,是上海現存最高的古塔,也是上海清理發現文物最多的古塔。先後發現佛教造像、法器、玉器、銅器、錢幣等千餘件文物,年代跨度從南朝至清代中晚期,數量之多、品種之繁在全國均屬罕見。今年是圓應塔完成建築修繕和考古發現30周年。
8月13日,“寶塔乾坤:上海圓應塔遺珍展”在上海博物館東館舉辦預展。 中新社記者 張亨偉 攝
本次展覽中,圓應塔塔刹頂部寶瓶和天宮、地宮內的多件代表性文物得以集中亮相。展出的“嵌福祿壽喜盒銅寶珠內膽”,筒壁面鑲嵌有銀經盒、福祿壽喜銅盒、錢幣等,涉及形象包括羅漢、無量壽佛、觀音等。此件文物融合儒、釋、道,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各種信仰和思想體系和合共生的特質。
出土於圓應塔地宮的“青田石佛坐像”,是一尊標准的大都地區14世紀中葉藏-漢式風格造像。此佛像肉髻高聳,寬肩挺胸束腰,蓮花座底刻銘“大都佛兒張造”。據介紹,大都指元朝首都,即如今的北京,“佛兒張”為張姓造像者的謙稱。這種造像風格又被稱為“西天梵像”,是尼泊爾藝術家阿尼哥及其漢族弟子將尼泊爾、藏地與漢地3種佛教造像風格相融合所創立的,後成為元大都造像及皇室造像的規制。
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圓應塔珍藏文物重現於世,從工藝技術、心理觀念、人文風貌等方面展現了江南文化的曆史方位和獨特魅力,是古代上海市鎮發展、文化繁榮、生活雅致的重要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