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實戰化援潛救生演練在東海某海域展開,來自海軍多支部隊的艦艇、飛機和防救兵力,圍繞援潛救生作業流程的關鍵環節,
進行全流程、全要素、全員額實兵演練。圖為去年中俄海軍聯合救助遇險坐底潛艇。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據新華社報道,日前,一場實戰化援潛救生演練在東海某海域展開。來自海軍多支部隊的艦艇、飛機和防救兵力,圍繞援潛救生作業流程的關鍵環節,進行全流程、全要素、全員額實兵演練,錘煉了部隊執行援潛救生任務過程中指揮控制、兵力協同和應急處置等多方面能力,實現了援潛救生體系建設的新突破。
「某潛艇在東海××海域失聯,最後一次發報位置:東經×××,北緯×××。」
東部戰區指控中心接到電報後,迅速啟動援潛救生方案,演練正式拉開帷幕。空中搜救兵力、海上搜救群、援潛救生群、保障兵力聞令而動,軍地聯合海上救援機制迅即啟動。
多種手段全力搜尋
經過幾個小時的高速航行,救援兵力抵達預定海域。但是潛艇失聯後只留下一個模糊位置,要在偌大一片海區找到它,難度極大。更讓官兵們措手不及的是,由於海區湧浪越捲越高,搜索目標變得更加棘手。
各型搜救機、反潛機在疑似海區上空往返盤旋,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搜索監控,並通過佈設聲吶浮標(是一種水聲遙感探測器)陣尋找「失事」潛艇。反潛直升機迅速升空,時而快速機動,時而懸停偵測,全力搜尋水下目標。
「報告船指,發現目標位置,方位×××!」響亮的報告聲,打破常州艦指揮室的寧靜與緊張。此時,其他搜救兵力也傳來消息,直指同一水域。
棄艇逃生實現自救
「損管警報,蓄電池開關板起火,火勢較大無法撲滅!」因機械故障坐沉海底的潛艇內,傳來急促的鈴音和口令。
艇長葉晉果斷下令:「封閉蓄電池室,封艙滅火,艙內人員迅速轉移,關閉艙門。」
此時副機電長劉國柱、導航技師盧萬朝卻被困在艙內,與前艙隔絕無法脫困。
經過再三斟酌,葉晉下達指令:「組織快漂脫險!」
演練指揮組組長、東部戰區海軍某處處長賴雲俊說,當艇員因潛艇失事無法繼續生存時,只能通過潛艇內部的自救設施棄艇逃生。快漂脫險方式具有上浮速度快、脫險深度大、操作簡單等優點。但對艇員的心理素質、生理狀態要求高。
劉國柱、盧萬朝僅用了1分多鐘就穿戴好橘紅色的快漂服,開始做快漂脫險前的準備。
率先爬入快漂筒的劉國柱深吸一口氣,戴上面罩,啟動快漂自控儀......打開快漂筒上蓋後,一股海水立刻迎面灌進來,劉國柱馬上拔掉快漂服上的充氣接頭,「嗖」地一下便向海面衝去。
從眼前一片漆黑,到最終衝出海面,雖然只有短短的10餘秒,劉國柱卻感覺經歷了漫長的時間。隨後,盧萬朝也安全浮出海面。
位於另一海區的演練現場,兩組共8名艇員通過減壓脫險的方式實現自救。
聲吶掃測精準救援
「丁零零......」突然,一陣急促的戰鬥警報聲在「長島」號援潛救生船響起,擴大器裡傳來船長馬高峰的命令:接上級通報,在××海域發現一艘「失事」潛艇,上級命令我船迅速前往救援。
海軍參謀部某局局長王瑞介紹,面對複雜的深海,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精準救援,既要考慮水流和能見度的影響,又要考慮潛艇內壓和潛艇傾角,操縱對接難度大,水下作業風險高。
「長島」號援潛救生船抵達潛艇「失事」海域後,通過聲吶掃測,確定了「失事」潛艇的大致方位,並啟動了動力定位系統。
「吊放深潛救生艇!」在巨大的機械吊臂操縱下,深潛救生艇穩穩地放入水中。旋即,深潛救生艇緩慢潛入水下。水下暗流湧動,救生艇不時調整水下姿態。
「準備對接!」深潛救生艇操縱員朱昱晟的聲音傳來。
「5米、4米、2米、1米......」隨即,深潛救生艇與潛艇進行對接。緊接着,「東救332船」對「失事」潛艇進行常規援救。
而在另一海區,「崇明島」號援潛救生船上搭載的某型救生鐘(用於營救失事潛艇艇員出艇的鐘形救生設備)對某型潛艇實施對接救援。
演練結束。各參演艦艇陸續返航,在海面上留下絢麗航跡......
深海援潛救生步驟
發報:某潛艇某海域失聯,位置:東經×××,北緯×××
搜救:空中搜救兵力、海上搜救群、援潛救生群、保障兵力聞令而動,軍地聯合海上救援機制迅即啟動
難度:潛艇失聯後只留下一個模糊位置,海區湧浪越捲越高,搜索目標變得非常棘手
監控:各型搜救機、反潛機在疑似海區上空往返盤旋,進行搜索監控,並通過佈設聲吶浮標陣尋找「失事」潛艇。
發現:發現目標位置,方位×××!此時,其他搜救兵力也傳來消息,直指同一水域。
脫險:艦艇損管警報,蓄電池開關板起火,火勢無法撲滅!下達指令:組織快漂脫險
出海:打開快漂筒上蓋,拔掉快漂服上的充氣接頭,衝向海面
救援:通過聲吶掃測,啟動動力定位系統,深潛救生艇潛入水下,對接「失事」潛艇
返航:完成任務,各參演艦艇陸續返航,海面上留下絢麗航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