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爽滑彈牙的鯪魚球,配滾燙的粥底,就是美味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高手,許多時候,藏身民間。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灣仔與銅鑼灣之間的軒尼詩道,有一條尚算清潔的倔頭橫巷。巷頭是一個售賣流行曲唱片及卡式帶、搭建簡陋,卻生意極好的街檔。巷尾露天,平日沒人踏足,入夜卻另有一番風光,因為天氣好的晚上,那裏會有一個流動小販檔,專賣鯪魚球粥。
小販檔由一個家庭經營,夫妻兩人男的負責煮魚球粥,女的負責招呼客人、處理外賣及錢銀找續。每次與父母夜裏經過那橫巷,倘若看到小販檔出現,我都非常開心,因為爸媽會外賣魚球粥,每個家庭成員一碗作宵夜。那時候我雖然只是一名小學生,但也可吃光一整碗粥,甚至還會意猶未盡,覺得「唔夠喉」。由此可知,那碗粥多麼美味!
我與家人至今仍清楚記得,我們看着那被街坊稱為「大眼仔」的檔主,一邊燒一大桶粥底,一邊熟練地用小鐵勺將湯碗中已混了調味及荷塘蔥菜的鯪魚肉一顆一顆的舀出來。一下子,米白色的粥面就出現許多如棉花球般大的淡灰色鯪魚丸了。接着,「大眼仔」就會拿起大鐵湯勺,將魚丸壓於粥中煮熟。待魚丸浮起,香噴噴的魚球粥就大功告成,可以賣給客人了。「大眼仔」做的魚球,大小適中,可一口吃下。由於加了鹹香的蔥菜,所以魚球味足、爽脆、彈牙;加上粥底濃稠合度,新鮮滾燙,因此一頓又一頓的宵夜,皆齒頰留香。直至某一夜,爸爸回來說聽到消息,「大眼仔」不再經營粥檔,從此那美味的粥品就再沒出現。再過一段日子,唱片檔也結業,那橫巷就名副其實的只剩一條現時仍然存在的陋巷,而我也再找不到可媲美「大眼仔」水準的鯪魚球了。
如今,我與家人也不再居於灣仔。某夜吃了從大圍田心村「榮發燒味茶餐廳」外賣回家的鯪魚球粥,那些像乒乓球般大的魚球挺新鮮彈牙,粥底味道也不俗;加一客蝦米腸粉,就是絕配。口裏享用美食之際,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幕幕讓我回味的童年生活畫面,當然包括那曾隱於市巷卻已銷聲匿跡的「大眼仔魚球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