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成現代藝術館 化身購物綜合體
經過改造重生的巴特西發電廠
【亞洲文旅網訊】6月3日至18日舉行的2023年倫敦建築節舉辦了一個以冷卻塔為主題的攝影展覽,以提高人們對冷卻塔的環境保護意識。筆者走進位於倫敦威格莫爾街的線下展廳,近距離感受巨大冷卻塔沉默的雕塑之美。整個展廳不算大,但空間通透、光線明亮、設計精致,除了多幅以冷卻塔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外,還展出了一些檔案圖片、木制冷卻塔模型甚至冷卻塔造型的馬克杯,有的觀眾聽說這杯子是非賣品後很是失落。
在線下觀展之餘,筆者發現不少未能到場參觀的年輕人也對展覽表現出極大興趣。有英國網友說,其兒時的房間窗子就正對一個大型冷卻塔,這座建築伴隨他的成長,展覽喚起了他很多回憶。
只剩33座大“煙囪”
因為“冒白煙”,冷卻塔也被不少人看作“大煙囪”,與煙囪一樣是英國20世紀的標志性建築——重要的工業遺跡。即使工業時代的“榮光”已經淡去,這些高聳的“煙囪”依舊以獨特的姿態向21世紀時空訴說美好。
1948年,英國電力供應實現國有化,為發展和維持高效、經濟的電力供應系統,英國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建設10座燃煤“超級電站”。此後,英國各地紛紛建起冷卻塔,據統計,最多的時候,英國全境共有250座大型的“煙囪”,但如今,英國僅剩下33座冷卻塔。
展覽記錄了很多“煙囪”曾經之美。位於英國什羅普郡塞文河畔的鐵橋峽穀發電站有四座磚紅色的巨大冷卻塔,2017年電站正式退役之後,四座冷卻塔也進入拆除程序。在攝影師盧克的鏡頭裏,磚紅色的巨大雙曲面建築在夕陽餘暉中散發出暖橙色的光芒,在綠色山坡的映襯下,有一種靜謐的幾何美。
展覽主辦方“二十世紀協會”是保護英國現代建築和設計遺產的全國性慈善機構,成立40多年來幫助拯救了一系列英國國家地標性建築。據該協會介紹,冷卻塔的建築結構大膽而美麗,對英國的整體景觀產生了強大影響。
一代人與繁榮記憶不舍作別
在英國生活多年,筆者可以清晰感受到煙囪對這個城市的“陪伴”,即使某些“煙囪”巨人已經“離去”,但它們的身影早已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2020年,英國柴郡費德勒斯渡口發電站正式退役,當地藝術家肖恩·史密斯和攝影師李·哈裏森獲准進入電站內部進行拍攝。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這個冷卻塔內部大得像一座教堂,“這個電站是我童年記憶的一部分,很自豪能記錄和保護這個工業遺跡。”史密斯說。
2019年8月,位於迪德科特的三座冷卻塔被爆破拆除,筆者重溫了當時拍攝的畫面——隨著爆破,巨大的冷卻塔向下折疊,如大船沉入海底,一股巨大的混凝土灰塵從中間升騰。一個標准冷卻塔的高度超過了英國聖保羅教堂,方圓幾公裏外都清晰可見。幾十年的龐然大物在十幾秒中赫然消失,目睹這一過程的人都形容,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據當地媒體記載,在英國國家電網出現之前,這些電站讓當地人坐上電車,用上電燈。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電站不僅僅是眼中見慣的風景,更是年輕時代的社會發展印記。這也是為什麼在英國各地拆除冷卻塔之前,有大量民眾專程前往參觀,他們不僅在記錄一個建築的消失,更是與曾經的繁榮記憶作別。
工業遺跡涅槃新生
時至今日,仍然還有一些大“煙囪”承載著時代記憶以新姿態陪伴我們,給城市留下別樣氣息的現代文化。
在乘船遊覽泰晤士河時,可以在沿途見到多個帶有標志性“煙囪”的改造過的電站。還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筆者與朋友一起打卡久負盛名的泰特現代藝術館。它坐落於泰晤士河南岸,與英國聖保羅教堂隔水相望。高聳的大煙囪在河岸邊一眾碼頭之間尤為醒目,與其背後的現代設計形成既割裂又和諧的視覺效果。藝術館前身是19世紀末建造的燃煤電廠,於2000年成功轉型成為藝術館,為倫敦人提供新型公共空間,高聳的煙囪不再冒出濃煙,與棉花般的雲朵在空中擦身而過的景觀成了人們心中熟悉的城市浪漫。
去年,同樣位於泰晤士河岸的巴特西發電廠改造完成,成為一個新的購物綜合體,四座標志性的細長煙囪也保留了下來,其中一座被開發成為觀光電梯,吸引大量市民和遊客前往體驗。筆者當時也去湊了熱鬧,時值周末,新綜合體內人潮湧動,附近餐飲街的餐廳在用餐時間排起長龍。
面對目前正在計劃拆除的其他大型冷卻塔,英國也在想方設法對其進行保留和再利用。位於約克郡的德拉克斯發電站是英國最大可再生能源發電廠,今年5月,為慶祝查爾斯三世國王加冕,電站在冷卻塔上投影了巨大的紀念標志。
在德國和南非,停用的冷卻塔被用於極限運動,北京冬季奧運會上首鋼園區的大型冷卻塔成為滑雪大跳臺的別致景觀,在這些實踐的啟發下,英國人仍在發揮想象力探索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