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豆腐的人研究了很多適合西餐的吃法。
因豆腐產品種類多,德國被稱為“豆腐工廠”
【亞洲文旅網訊】小小一塊豆腐,曆經千年發展,先傳入日本等亞洲國家,20世紀以後,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以及素食主義和健康飲食風潮的興起,不少西方人對豆腐這種健康食品日漸青睞。
日本,曾分為6個品級
豆腐是日本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伊藤忠集團下屬調查公司My Voice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每周都吃豆腐的日本人占72.5%,其中每周吃兩三次的人最多,占調查對象的1/3。
日本“全國豆腐聯合會”和農林水產省的官網都介紹豆腐的起源地是中國,但豆腐誕生以及傳到日本的時間,目前還沒有確定說法。五代謝綽的《宋拾遺錄》曾記載:“豆腐之術,三代前後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亦始其術於世。”朱熹曾作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帛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也提到“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但有專家認為,今天這種鹵水點出的豆腐可能到唐代中期才出現,之前大都是豆泥等粗加工產品。
至於豆腐何時傳入日本,因為沒有文獻支持,似乎不能簡單歸為遣唐使時期。豆腐在日本最早見於文字的記載是1183年,奈良春日大社的社主在日記裏寫道:“春近唐符一種。”這裏的“唐符”即為豆腐的同音異形詞。到了江戶時代,豆腐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1782年,曾穀學川寫了一本《豆腐百珍》,收錄100種豆腐菜譜,並將豆腐分為尋常品、通品、佳品、奇品、妙品、絕品6個品級。如今,豆腐遍布日本列島,從北到南,可以用於制作豆腐的豆類多達400種。豆腐物美價廉,又符合低熱量高蛋白的要求,甚至還有美容的功效,受歡迎也在情理之中。
豆腐傳到日本至少有1000年之久,受各地環境、物產和習俗的影響,逐漸形成不同的風味和特點。在外國遊客心中,京都的豆腐最出名,畢竟這座千年古都基本算是豆腐到達日本的第一站,很早就被寺院放入素齋的菜單之中。那時的豆腐很可能接近現在的北豆腐,口感比較紮實。對此,位於京都嵯峨野的森嘉豆腐做了很大改良。他們不用鹵水,而是用熟石膏粉點豆腐,加上制作過程中全部使用嵐山一帶清冽的地下水,點出的嵯峨豆腐柔滑細膩,成為重視本真味道的京都料理中最樸實的一道佳肴。
直到今天,京都嵐山一帶很多有數百年曆史的老店裏,菜單上只有湯豆腐套餐,而且價格大都在一兩百元人民幣。美味的標准因人而異,有人可能認為京都豆腐“輕盈得如雪片在舌尖融化”,有人會覺得“味道平平無奇”。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一塊潔白如玉的豆腐中,濃縮的是幾百年來不變的工藝,以及手工作坊苦苦堅守的不易。
有人愛豆腐的柔軟,就會有人愛豆腐的紮實。石川縣的“堅豆腐”沿襲了中國古代的傳統制法。這種制法格外費時費力,需要用重石壓在上面待水分慢慢析出,成品用麻繩捆紮都不會斷裂。據說這樣做出的豆腐能最好地體現大豆的甜香。
隨著社會發展,豆腐產業發生極大變化,一方面出現冠以“豆腐”名稱卻和豆子沒有半點關系的產品,比如我們熟知的“日本豆腐”,還有“芝麻豆腐”“核桃豆腐”等。這些產品和“杏仁豆腐”一樣,因為質地細膩如豆腐,所以借了傳統食品的名頭。伴隨著技術的革新,市場上甚至還出現可以常溫保存的豆腐。
另一方面,手工作坊固守的傳統已經敵不過工業生產的低成本和高速度。1960年,日本有5萬多家手工豆腐店。到了2019年,只剩下5713家。豆腐制作師工藤詩織對此十分擔憂,她認為每家豆腐店都有自己的個性,這些都和它存在的區域緊密相關,希望漂洋過海傳遍世界的豆腐,既能保留傳統基因,又能呈現一方水土的特質。
瑞士,被當作奶酪吃
瑞士堪稱奶酪王國,近年來,他們還愛上一種特殊奶酪——“大豆奶酪”。將中國豆腐比作“大豆奶酪”——瑞士人想以此來說明對中國豆腐的喜愛。
“中國豆腐上世紀70年代首次以‘大豆奶酪’的名稱出現在瑞士貨架上。”瑞士人稱豆腐“大豆奶酪”,除了它們外形相似,豆腐與奶酪的制作過程也差不多:先將清洗過的大豆浸泡12小時,然後壓碎與水混合制成豆漿,再用天然凝固劑凝固,將得到的軟豆腐放入模具中壓制,最後將豆腐切塊包裝。
當時,許多瑞士人第一次見到又白又嫩的豆腐十分新奇,爭相購買品嘗,但因口味與奶酪大相徑庭,甚至“索然無味”,逐漸失去人氣。同時,“大豆奶酪”的說法引起牛奶業競爭對手的擔心。他們將豆腐公司告上法庭。理由是,根據有關條例,奶酪應是和奶牛等動物的奶有關的產品。法庭最終判決:豆腐公司不能用“大豆奶酪”命名。
盡管“大豆奶酪”在豆腐產品的包裝上不複存在,但瑞士人和媒體至今仍喜歡用“大豆奶酪”稱呼豆腐。隨著健康飲食理念深入人心,豆腐逐漸被瑞士人接受,從他們變花樣吃豆腐中可見一斑。家住盧塞恩的卡洛特一家平時注重飲食健康,也是中國豆腐的資深粉絲。她告訴記者,平時會時不時做一些豆腐菜,這些菜大多是瑞士奶酪的吃法。早餐,她把豆腐搗碎,加上洋蔥、蒜、小蔥和核桃等,做成一種豆腐醬,抹在面包上吃。午餐,她會給家人做好盒飯帶到公司和學校吃。大家很愛吃豆腐醬配意大利面,餐後再來一點豆腐小食。晚餐比較正式,前菜是豆腐沙拉;主菜是豆腐做的牛排,或者做一份豆腐披薩;餐後點心是嫩豆腐做的甜點,或者“豆腐奶酪火鍋”,用粘稠的豆漿蘸著水果等吃。
許多瑞士人下班後或周末喜歡去酒吧小酌一杯,一些酒吧提供的炸豆腐很受歡迎,將切成小塊的豆腐裹滿玉米粉等,入鍋煎炸,加入鹽和胡椒粉,簡單又好吃。人們喜歡豆腐,這讓超市裏的豆腐有了身價,一塊400克的豆腐售價約3瑞士法郎(約合24元人民幣)。一些加佐料的豆腐價格更高。
德國,歐洲的“豆腐工廠”
哪些中國食物在德國最受歡迎?除了面條、醬油,非豆腐莫屬,德國甚至已經成了歐洲的“豆腐工廠”,生產近百種豆腐產品,遠銷20多個歐洲國家。
記者最近走訪多家德國超市,發現德國豆腐產品似乎比中國還多,居然有五大類,首先是天然豆腐,相當於中國的普通豆腐。德國人用來醃制、調味、油炸、燒烤或切碎吃,是絕對的“多面手”。第二種是煙熏豆腐,顏色發黃,類似中國豆腐幹。煙熏豆腐主要作為肉類替代品。第三種是香料豆腐,混合多種香料等調味料的豆腐,比如香草豆腐、杏仁芝麻豆腐等,別具歐洲風味。第四種是絲豆腐,類似布丁,適合作為甜點底料。最後一種是發酵豆腐,略帶酸味,比其他類型的豆腐更容易被人體消化。此外,德國超市還有各種豆腐罐頭、豆香腸、豆雞塊、大豆牛排等豆制品。
“早在18世紀,中國豆腐在德國已有記載,但直到100多年前中國移民的不斷到來才開始走入大眾視野。”柏林中國文化學者瑪努埃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上世紀20年代,柏林康德大街開了德國第一家中餐館。這家名為“天津”的中餐館就有豆腐賣。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隨著中國與歐洲的交流增加,德國等歐洲國家出現不少豆腐作坊,繼而出現一些豆腐工廠。最厲害的是一家叫“豆腐鎮”的德國公司,除了豆腐,還生產豆奶、豆黃油等產品。
盡管當時豆腐沒有被德國人廣泛接受,卻引起德國農業協會的警覺。作為歐洲重要的奶制品生產國,竟然出現可能威脅奶制品銷售的豆腐等豆制品,政府在農業協會的推動下決定禁止銷售。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豆腐才在德國合法化。德國媒體稱,豆腐當時可謂披著“反抗精神”的外衣出現在德國人視野中。
後來,歐洲相繼出現瘋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使德國人一度對肉類產品產生恐懼,素食主義開始興起。目前,10%的德國人吃素。豆腐也開始出現在許多大型超市,甚至日用品連鎖店也有德國豆腐可買。一時間,德國出現了數十家生產豆制品的企業。
“現在,豆腐已經成為高級食品。”中國文化學者瑪努埃爾說,食品衛生部門將豆腐列為“健康食物”,豆腐在素食潮下走入千家萬戶,德國各大出版社出版與豆腐相關的書籍多達數千種。最開心的是豆腐廠家,比如“豆腐鎮”生產150多種豆腐和豆類產品。這家擁有近400名員工的公司,年銷售額已達600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