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2022第六屆四川金融新銳榜揭曉!超40家金融機構實力上榜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22-12-30

【亞洲文旅網訊】近百家金融機構同臺競技、多維度評價體系全面篩選、數千名金融消費者關注參與……12月29日,“人民金融為人民 攜手共赴新征程——2022第六屆四川金融新銳榜”正式揭曉。經過線上申報、社會推薦、專家評議等環節進行多方面綜合考評,超40家實力金融機構脫穎而出,多項年度大獎一一揭曉。

1122222.jpg

聚焦新發展

金融機構交“答卷”

2022年,金融業繼續擁抱變革,蓄力而行。面對疫情挑戰以及國內外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金融機構秉持服務支持實體經濟的行業使命,堅守金融主業初心,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同時踐行金融為民,持續拓寬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

這一年,金融業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宗旨,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金融機構發揮各自經營特色服務實體經濟,在踐行重大戰略、提供風險保障等方面成效顯著。

這一年,金融機構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普惠金融的覆蓋面和服務能力,切實增強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續性。

這一年,面對疫情“壓力測試”,金融機構迅速啟動應急預案,開辟綠色服務通道,全力保障業務連續性,為疫情防控及人民群眾的需求提供金融服務及應急支持。以不間斷、持續性、高效率的金融服務,築起了疫情防控的“金融堤壩”。

“金融源於實體,理應回歸實體,服務於實體。脫離了實體,金融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將不可持續。”四川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前系主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宏觀金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四川省資產評估協會常務理事馬德功表示。

馬德功指出,實體經濟的背後是實體經濟運行的主體,實體的主體則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所以,金融支持實體,首先要體現在金融機構的工作要以人民為中心。其次,金融支持實體要大力推進金融數字化,通過數字技術在金融行為中的運用與融合,將金融與實體融為兩者不可或缺的一體,實現金融對實體真正意義上的支持。

多維度遴選行業典範

2017年以來,由《金融投資報》主辦的曆屆四川金融新銳榜活動,以廣泛的群眾參與度、權威專家的理性點評受到各界高度關注。經過多年來的打造,金融新銳榜已成為四川金融圈的標志性品牌活動,不僅是一次傳媒界、金融界的盛會,也是公眾了解川內金融企業品牌、理念、產品、服務的重要窗口。

在金融業邁向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征程上,本屆四川金融新銳榜也備受關注。經過線上申報,共吸引近百家金融機構參與報名,針對各大細分領域獎項展開激烈角逐。與此同時,金融消費者紛紛通過微博、微信等多種渠道積極參與互動,金融服務智能化、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機構社會責任等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

“新銳也是當下的‘網紅’,重要的是新銳的標准體現當下和未來的社會價值觀。”全聯並購公會創始會長、金融博物館理事長王巍表示,金融新銳要體現四川金融的亮點和趨向,從而獲得全國的關注和借鑒。

本屆四川金融新銳榜持續升級,針對當前行業熱點,特別設置多項重量級大獎。通過聚焦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圍繞人民群眾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可持續性等,對在川金融機構展開全面考評。

同時,為更好地展示四川金融行業的新發展和新面貌,體現社會責任,彰顯榜樣力量,本屆四川金融新銳榜從穩經濟大盤、承擔社會責任、做好普惠金融、助企紓困、保障民生、防範重大風險等多個維度,根據金融機構取得的實績,通過社會推薦、專家評議等環節進行多方面綜合考評,以公開公正公平為原則評選出各個獎項。

參與“打榜”的金融機構普遍認為,通過此次“全民測評”,可以幫助其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對金融服務的看法與需求,並進行持續改進和完善。未來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金融為民理念,不斷提高普惠金融的覆蓋面和服務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新銳榜知名度越來越高,成為金融業界很重要的一個品牌,具有一種標杆的作用。通過每屆新銳榜的評選和表彰,對於金融機構進一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質效,助力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四川西部經濟文化發展研究院財金商貿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王小琪表示。

王小琪指出,特別是與國家發展戰略和政策相契合的方面,比如對於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持、對於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對於鄉村振興的支持、對於經貿的支持、對於綠色低碳發展的支持等,推動作用是多方面的,能夠起到示範帶動表率作用。將優秀的金融機構和產品評選出來後,標杆和示範帶動效應十分明顯,是持續性的,作用和影響力一年比一年大。

年度大獎名至實歸

立足新發展階段,新時代賦予“人民金融”更為豐富的內涵,也賦予金融機構更為深刻的責任。

從主動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便利性;到暢通源頭資金“活水”,幫扶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今年以來,在經濟變化和疫情防控的雙重考驗下,四川金融機構始終堅持金融的政治性與人民性,開拓思路創新機制,無論在支持實體經濟、穩經濟大盤還是促進高質量發展、服務人民生活方面都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績,真正把金融的熱度和溫度,送到了千家萬戶。

四川金融新銳榜也是對於金融機構的一次全方位考評。本次評選中,穩經濟促發展、推動鄉村振興、踐行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服務新市民、提升適老化服務、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服務專精特新企業、金融科技等,成為對在川金融機構考評的主要參考標准。

以推動鄉村振興為例,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聚焦“三農”發展,持續降本增效。一縣一品,信貸牽引三產融合,綜合化金融服務賦能鄉村振興;業務下沉,平臺延伸服務半徑,裕農通盤活資源發展三農經濟。

在金融科技領域,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全面落地“科技驅動,您身邊的銀行;善貸且成,可信賴的銀行”的發展願景,2022年上半年,拓展打通GBC端客戶,實現新開賬戶和全量正常賬戶同行業第一。成立分行金融科技與數字化發展委員會,完成81個分行特色項目研發、投產。

服務專精特新企業方面,浙商銀行成都分行積極發揮人才銀行、智能制造等領域服務經驗,實施科創企業“星火計劃”專項行動。今年以來,該行與天府峨眉計劃高層次人才專家聯誼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已累計為67家“專精特新”等科創企業提供授信支持超100億元,服務高層次人才近70戶,給予授信支持超15億元。

助力保險新人方面,友邦人壽四川分公司在優質招募基礎上堅持高質量培養新人,提高新人收入、護航新人成長,為優秀新人提供廣闊的職涯發展通道、打造核心競爭力,為公司的持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持的人才基礎。

在參評專家看來,本屆四川金融新銳榜旨在弘揚金融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安民的理念,鼓勵廣大金融機構用金融服務解決社會痛點和百姓難點,擔當社會責任,為人民群眾美好的金融生活添磚加瓦。同時,全面展現四川金融行業新圖景,為四川金融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新動能。“通過持續聚焦金融行業變化,關注在變革機遇中持續‘領跑’的在川金融機構,有助於以榜樣的力量,鼓勵更多金融機構加速蝶變,為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持續助力。”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