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1997

董夢陽:在藝術品消費時代如何打造有根基的市場

来源:亞洲文旅網    发布时间:2018-05-04

微信图片_20180504111014.jpg


“第十三届藝術北京博覽會”上月29日開幕,藝術北京2018延續往年的規模和樣態,展覽呈現當代藝術、經典藝術、設計藝術、公共藝術四個板塊。從甄選畫廊,審核作品階段藝術北京就考慮到當下藝術需求的變化,幷在展場劃分當中,把經典北京和藝術北京合二爲一同台展出,幷根據藝術品風格和品類做出區塊劃分,使展覽的層次更加豐富,多元。


“藝術北京”根據當下藝術市場的既有格局和豐富的博覽會操作經驗,立足于北京,不斷調整自身的展覽結構,探索一條適合中國藝術市場發展的路徑。那麽,今年的“藝術北京”有哪些運營動作?相關媒體邀請藝術北京總監董夢陽從市場態勢和“第十三届藝術北京博覽會”等角度介紹了情况。


市場調整


近幾年,本土藝術博覽會風起雲涌態勢,規模不同投入各异,每年都有不同。“國內的藝博會這幾年的確很繁榮。那麽,已經是第十三届的‘藝術北京’,能够持續做的更加得認真,以不變應萬變,是我們所能做的。藝術北京仍然是一個整齊的博覽會,可以體現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基本面和方向的風向標。”在面對藝博會大量涌現的現實情况下,董夢陽表示在市場泡沫逐漸褪去的大環境下,畫廊業整體要更順應時代的需要,面向更大人群的需求。


“中國還是發展中社會,不可能家家都挂上百萬的畫。所以這幾年大家在看藝博會的時候,也感到了這樣的變化。”在董夢陽看來畫廊的房租、人員等等成本都在增長,但藝術品市場開始由藝術品投資轉向藝術品消費。


“市場的變化,幷不代表藝博會的進入沒有門檻。我們依然要求穩,做好藝博會的整體品質。今年邀請的畫廊和機構,我們盡可能做的整齊,做一個有水準的‘藝術北京’。因爲我們既然叫藝術北京,自然是代表了北京這個城市的氣質面貌,所以我們必須認真的做好。”在董夢陽看來適應市場的變化,企業經營模式要創新,但需要因地制宜地,要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


從這幾年藝術北京畫廊參展的情况,也可以觀察到大尺度、昂貴的作品較前幾年减少了。參展畫廊會選擇更易于收藏人群入手的“接地氣”作品。“我們能做的是客戶的服務,是否能賣出100萬、200萬的作品還是隨市場的情况。爲什麽博覽會是藝術市場的晴雨錶?因爲是依市場的實際情况决定,哪些作品的交易會比較活躍?這方面畫廊更有發言權。藝術北京的工作是打造一個大平臺,吸引更多的可能性。我們要做務實的事情,聯合真正熱愛藝術、喜愛藝術、懂得藝術的人們,他們的成長才能讓藝術市場更健康持續的發展。他們也會真正的去理解中國藝術、外國的藝術。而不是只用耳朵去聽,什麽是好作品。就如同只認識logo,而不去關心設計理念。那些經過50年,上百年漫長的商業推廣,學術認知才建立的經典藝術,不是靠投資熱炒,把今天的藝術家推上天價的。”董夢陽認爲健康的市場,基礎是健康的定價系統。


藝術走入生活


“我們跟西方成熟的市場比較,人口多,國土面積大,需求量大。但市場真實的需求,我們去做了沒有?淘寶、京東,現在進入世界五百强企業。反觀藝術品市場,我們把自己做小了,我們要反思我們是否在做一個有根基的市場?我們希望的是像‘齊白石’一樣永遠前赴後繼,可持續、基數大的金字塔型市場。幷且提供好的藝術衍生品,能够讓更多人力所能及的收藏,才真正讓人覺得是藝術市場。”在董夢陽看來,中國藝術市場一直在努力與國際接軌,但却是沒有群衆基礎的狀態。從國內普遍旅游點的旅游産品,可以看到幷沒有藝術,沒有創意設計,從麗江到平遙,都是義烏産小商品。同時,也是真正的藝術品和創意設計的巨大潜在空間。


“設計藝術是最容易建立的生活與藝術之間的橋梁。”董夢陽介紹藝術北京的重要板塊——設計北京,已經是第四届。今年將聯動港、台、日、韓等亞洲國家及歐美等地的多家設計機構與設計大師,共同構建觀衆與藝術、設計、生活相融合的體驗空間。


“印象派受到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影響,而浮世會則受我們的武强民間版畫影響。藝術設計同樣可以與每個區域的文化,城市的文化發生關聯和轉化。我記得忻東旺曾經在個展上有一句話:‘我希望我的繪畫具有人類的審美修養’。藝術真正能够更多的人認識,也要一步一步的從審美修養的認知開始,而不是去追時髦。”董夢陽認爲設計藝術作爲橋梁傳播文化,同樣有教育的功能,提供了多元化的審美,而不是單一趣味。同樣從擴大藝術品消費人群的層面,設計作爲生活藝術化的方式,爲藝術走入生活建立路徑。


推動藝術消費落地


“我們枉費了這個時代給我們的機會。我們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重要是我們如何幫助畫廊下沉市場,幫助畫廊發展,而不是延續老話講‘三年不開張,開張養三年’的經營方式。”在董夢陽看來,藝術北京之所以和電商平臺的合作,是爲了讓更多的人和藝術發生關係,而不是僅僅爲少數幾個人服務。如同,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從一年都賣不到100億,現在一部電影能賣56億,那50億不是一綫城市貢獻的。它順應了時代的需要,把電影院綫下沉到二三綫城市等更廣大的區域。中國電影成活了,有了資金了,可以再生産,就有了逐漸發展的可能性。


“藝術北京”與“京東藝術”電商平臺正式開啓戰略合作,構成藝術品消費通過互聯網的力量,引導藝術品消費群體與小圈子化的藝術品行業形成通道和平臺,推動藝術消費落地。“藝術北京”新的運營動態,明確地傳達了迎接“藝術品消費時代”來臨的態度。


“藝術北京與京東的合作是爲畫廊搭了一個平臺,幫助大家進入。”董夢陽介紹目前有一些畫廊也在做自己的電商平臺,但沒有流量。通過這樣的平臺,可以把大家帶進去,産生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關于藝術教育


“我堅信今年藝術北京會更火爆,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參與進來。人們消費藝術品的需求是勢不可當的,只是我們提供的作品是否性價比高適銷對路?” 董夢陽表示隨著消費藝術品人群的擴大,藝術北京的關注度和參與度會持續攀升。


董夢陽認爲,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藝博會要思考的問題,“爲人民服務。這句口號喊多了,就忘了含義是什麽。其實爲人民服務也是生存之道,也是商道。如果不爲人民服務,只爲少數人服務,就不會有長遠的發展。”


“改革開放30年,完成了大概歐洲兩百年左右財富的積累。但教育始終與經濟成長,財富的積累不同步。今天最應該做的事情是誠實地面對我們的內心和自己的認知。我不反對藝術品投資,但是標準和常識不能亂。藝術品市場的混亂炒作,和藝術教育的缺失分不開。對藝術品的辨別能力,應該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培養起來。中國整體沒有接受完整的藝術教育,就開始有了市場。如果醫藥産品沒有監管標準和常識就有了商業,是非常恐怖的。有錢就可以在中央台登廣告,第二天就有人買,第三天就死人。無非藝術品行業沒有管的那麽嚴。但長期的影響就會出現。”董夢陽認爲只有真誠的藝術作品才是全人類共通的,而美術館陳列的經典作品就是對公衆最好的藝術教育,對藝術標準的建立應該是耳濡目染從小形成的。


培養藏家的時代


“創造符合中國國情的模式來,國外畫廊有一輩子就服務三個藏家的畫廊活下去了,但中國不在這個時期。因爲中國還沒有那麽多藏家,是需要培養藏家的時代。”董夢陽從現階段市場環境的現狀分析,畫廊可以把有價值的IP形成更多層面的合作,産生商業價值,維護著畫廊的運營。要培養出真正的有粘合度的收藏家,怎麽辦?和大陸不斷變換的藏家相比,臺北誠品畫廊展覽之後也要小聚,都是二十年的客戶,二十年的相伴一定是互相惠及才能走一路走過來。這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紫荊1997
东方诗意生活大会

推薦閱讀

美味廚十三 老壇酸菜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