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旅網訊】5月22日是第29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作為公園城市,成都一直是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的地區,其生態系統類型多樣,包括森林、濕地、農田、草地以及城鎮生態系統。
豐富的生態系統孕育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根據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提供的最新數據:成都現記錄有4459種植物,占全省植物總數40.86%;野生鳥類共530種,占全國鳥類總數的32.7%;共記錄有陸生野生動物700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9種;昆蟲的最新記錄達6334種。
在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的進程中,成都不斷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積極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棲息地保護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
同一點位多種野生動物出鏡
對鏡“吃播”不是湊巧
前不久,一只大熊貓對鏡“吃播”的視頻火爆全網。在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區域,一只憨態可掬的野生成年大熊貓覓食、喝水,休息。時間長達90多分鐘。有網友調侃:“大熊貓也玩起了吃播。”
在另一段視頻中,巡護人員從紅外相機的記錄中發現一只扭角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只見它在雪地裏對著紅外相機“直播”吃食、擦癢、睡覺,歷時7個多小時。同一點位在不同的時間節點還發現毛冠鹿、大熊貓、小熊貓等動物的活動記錄。
這些珍貴的野生動物活動視頻,正是大熊貓國家公園保護成效的最好例證。
作為全國正式設立的首批5個國家公園之一,大熊貓國家公園成都片區位於龍門山區域,總面積1459平方公里。該區域是“華西雨屏”的中心地帶和大熊貓種群基因交流的重要走廊,垂直海拔高差超4500米,是全球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分佈有陸生野生動物500餘種、種子植物3000餘種,常年活動野生大熊貓73只,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4%。
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綠肺”。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將重點以保護大熊貓等旗艦物種為牽引,加快修復大熊貓中小型棲息地和遷徙廊道,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提升龍門山生態屏障功能,到2025年修復大熊貓棲息地30萬畝。
野生鳥類種數不斷刷新
上山觀鳥掀熱潮
上龍泉山觀鳥,正成為市民、遊客的新玩法。“2016年我們最多開展30場觀鳥活動,現在300場都不止了!”蔣志友是自然教育機構鄉野走廊負責人,每到週末,他都會帶領小朋友開展戶外科普教育。
前不久,成都公佈了最新鳥類“朋友圈”。目前已記錄野生鳥類種數增加至530種,在全國有鳥類調查數據發佈的大型城市中名列前茅。成都市有中國特有鳥類18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110種。
另外,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還分佈著各類豐富的高等植物。據統計,公園內有各類高等植物近1000種,不少被認為“野外罕見”的珍稀野生植物也被發現。香果樹是國家Ⅱ級珍稀瀕危樹種,據記載,該樹種資源分佈少,繁殖比較困難。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香果樹,且種群數量約35株,胸徑最大者74釐米,自然更新良好。
生態效益價值約2100億元
成都四成面積是森林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系統中最大的碳庫。森林固碳是國際社會公認的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經濟有效方式。
據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數據,目前,成都已建成各類公園1300多個,累計建成各級綠道5000多公里,森林總面積80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40.3%。
截至2021年底,全市森林植被年固碳約270萬噸,產生生態效益價值約2100億元。
林草興則生態興。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是全國首批“互聯網+義務植樹”基地。堅持以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引領大規模國土綠化,4年來,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累計造林植綠16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16年底的54%提升至2021年底的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