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石人並非何先生的本名,而是字,其本名為何澤兵。之所以字“石人”,不僅是因為學師石雕的老師號“石賦”,自己便取其意隨號“石人”,更重要的是,他認為“石”本是樸實無華的東西,他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如一塊鵝卵石那樣,普普通通,即使靜臥小溪或常棲路旁,默默無聞,也淡定自如。石人盡管在藝術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依舊保持著一種樸實的心境,大隱於市,鬧中取靜,飛刀走筆,藝術人生。
第二代何慶文作品結合大漆工藝
在廣漢連山鎮古色古香的石人大師工作室,記者拜訪了藝術家何澤兵(石人)先生。已過不惑之年的何先生中等個頭,不胖不瘦,天庭飽滿,黑框眼鏡下一雙眼睛透露出智慧的光芒,他是藝術家,但更像一位資深的學者。何先生比想象中的藝術家年輕,也比想象中的藝術大師健談許多。
記者置身何先生的工作室,隨處都能看見何石人的作品,牆上掛著他的畫作、書法,中式博物架上擺著他的留青竹刻、雕塑,牆角則是他的根雕,就連會客廳茶幾上大大小小的紫砂壺和茶具都是他親手制做的,處處彌漫著藝術氣息。
第三代何有德爺爺的作品
進入工作室內間,四處堆滿了竹料和木料,最裏面是一張古樸的書桌,這便是何石人平日裏創作的地方,所有的作品都是從這裏走出去的。在桌子中間放著一塊尚未完工的竹刻,四邊散落著各種各樣的雕刻工具,周圍整整齊齊碼放著上百塊已經完工的竹刻作品。何石人說,這是最近一直在忙的事,這些留青竹刻的作品都將在他的個展上一一展出。細細觀賞,不管是人物還是靜物,線條簡潔、栩栩如生,人物發絲和胡須都通過精細地雕琢而清晰可見。
竹是古代先民信奉的圖騰和文化符號,它所代表的文化內涵已成為中國文人心目中向往的崇高品格和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深深地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情愫。可以說,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竹子情結”。史學大師陳寅恪先生提出華夏文化就是“竹的文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博士也認為中華文明是“竹子的文明”。竹刻藝術的發端,與中國其它傳統藝術一樣,源於文人對自然的癡愛。留青是竹刻的一種,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作為雕刻圖紋,然後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又稱“皮雕”。留青竹刻始於唐代,至明代正德、嘉靖得以全面發展,此時大師們已可雕出深、淺、濃、淡的變化,猶如紙上作畫,有墨分五彩的韻味。當代留青竹刻更是人才輩出,何石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四川博物院前副院長、美學史學家魏學峰先生點評說,何澤兵(石人)出生在中國四大年畫之鄉的綿竹,年畫的刻版藝術從小就吸引著他,從此他與這支刻刀結下了不解之緣。他遊藝南北,轉益多師,對常州、蘇州、嘉定、無錫、徽州諸門派的風格進行了系統的學習和研究,兼取各家之優,在傳統表現手法的基礎上,他又融入自己所專的石雕、牙雕、木雕、陶瓷雕塑藝術,非常善於運用竹筠色澤的對比變化,其刀法渾圓,精細入神。
留青本身又是集書畫、雕刻於一體的綜合藝術,自明代張希黃始,竹刻即與書畫結緣,留青所表現的主要對象也就是文房雅器。何澤兵(石人)善畫,他視臂擱為絹素,以刀代筆,在薄如蟬翼的青筠上抒發性靈,揮灑意氣,其刀下的仙佛人物,或用盤回曲折的線條,或取淋漓酣暢的潑墨,都直接攝取神貌,從多角度、多層面來呈現人物的精神世界。他注意寫的意味,欲現則現,欲隱則隱,既有民間趣味,又有文人高致。有人說,留青竹刻是竹雕中難度最大的一種,就是指竹刻藝術家在竹與寫之間度的把握。
記者在廣漢市文旅局了解到,蜀派留青竹刻傳承於何氏家族的何氏留青竹刻,從成都隨何氏家族遷徙到遂寧,後又傳到德陽綿竹,再後來由何澤兵(石人)轉入廣漢。
廣漢市,古稱漢州,別名雒城,是四川省首批擴權強縣試點縣(市);北距德陽市區19公裏,南臨成都市區20公裏,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龍泉山脈西麓。廣漢市位於“天府之國”腹心地帶核心區,自古就有“益州門戶、蜀省要衢、通京孔道”之說,是成都的北大門。
廣漢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境內廣漢三星堆遺址是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廣漢市境內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雒城和明代古寺龍居寺,以及金雁湖、房湖公園、廣漢文廟、廣漢東禪寺、漢代古墓群,還有沿襲300多年的傳統民俗“保保節”等。
何澤兵(石人)告訴記者,留青竹刻是竹刻的一種技法。竹刻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專門藝術。由於不易保存的緣故,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甚少。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彩漆龍紋竹佃,是現今已知較早的竹雕器。唐代竹刻在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五》中記載頗詳,當時的竹刻技藝及作品與當時之金銀鏤鏨、石刻線雕同一意趣,並已出現“留青”的刻法。
宋代竹刻家詹成所造鳥籠“四面花板,皆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細俱備,其細若縷,且玲瓏活動”。其雕藝之高、做工之細、構思之妙,堪為後人楷模,影響深遠。
曆史悠久的竹刻藝術,發展至明代中期成為專門的藝術。明中期最初僅僅是少數文化水平較高的藝術家致力於竹刻,以後竹刻技藝日臻精湛,他們或父子相傳、或師徒授受、或私自仿效,湧現出既具較高文化修養,又頗有藝術造詣的竹刻家,並雕刻出代表明代最高水平作品,從而使竹刻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的產業。
何澤兵(石人)先生說,明代嘉靖、萬曆年間是竹刻工藝興旺時期。清前期是竹刻的鼎盛期。清後期的竹刻藝術日漸衰落。
留青竹刻始於唐代,到明代後期,竹刻藝術家張希黃發展了前人的刻法,使留青竹刻突破了以往圖案形式,達到筆墨神韻和雕刻趣味兼備的境界。清代竹刻藝術家在繼承明代技法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留青竹刻更注重書畫藝術的效果,藝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到了清末,竹刻工藝日趨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較罕見。
20世紀中期,留青藝術家多聚居上海,如江蘇武進的徐素白、蘇州的支慈庵以及無錫的張韌之等。他們在繼承明、清名家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留青竹刻始於唐代,最初只是平面雕刻,將圖文部分留下,其餘部分刮掉,雖然竹皮留去分明,但所刻的紋飾也只是進行陽文或陰文雕刻,只有花紋的變化,而沒有雕刻技法的變化。發展到明代,竹青雕刻技法更加完善、純熟,雕刻大師通過對竹皮的全留、多留、少留,可以雕刻出深、淺、濃、淡的變化,猶如在紙上作畫,有水墨之分五色的韻味;以明末竹刻家張希黃為代表,在唐代留青刻竹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他利用竹筠、竹肌質地色澤的差異,以竹的外皮(即青皮)刻圖紋,將剔除青皮後的竹肌做底,首創出陽文淺浮雕的留青技法。
但到了清末,竹刻日趨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較罕見。而何氏留青竹刻因何紹基而在巴蜀留傳下來,何澤兵(石人)在傳承基礎上大膽創新,在形式和技藝上有了質的突破,何氏留青竹刻演變成蜀派留青竹刻,成為留青竹刻的一枝獨秀。
何澤兵(石人)敏而好學,對傳統文化心存敬意。他把宮廷竹刻、民間竹刻和文人竹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可以說改變了明清竹刻的結構和品質,創造了一條新路,最佳詮釋了人與自然的默契,開蜀派竹刻文人之先河,承萬物而為師之化境,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
何澤兵(石人)告訴記者,一塊留青竹刻至少要耗費他三天時間。所以夜以繼日、通宵達旦已經成為他的一個工作常態。盡管如此,何澤兵(石人)從來不覺辛苦。回憶起當年自己跟著老師學畫畫的情景,師徒倆的一次對話,他至今記憶猶新。老師問他長大想當什麼,石人答曰畫家,老師再問,可知當畫家的結果便是注定一生潦倒?石人思索良久,依舊堅持。“為愛付出便是值得的,即便是辛苦,即便是潦倒。”何澤兵(石人)說:“藝術家永遠不要拿辛苦說事兒,既然是自己選擇,便應當無怨無悔。”
記者在廣漢市文旅局了解到,留青竹刻又稱平雕、皮雕等,是中國傳統的竹雕藝術之一種。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作為雕刻圖紋,然後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
蜀派留青竹刻材料選自四川深山楠竹,經防黴防蛀工藝處理,成品底面光潤。竹筠潔如玉,竹肌有絲紋。竹筠色淺,年久呈微黃;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蜀派留青竹刻,充分利用這種質地和色澤變化差異,采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層次,形成色彩從深到淺,自然退暈效果。明晦濃淡,因景而施。技法上靈動、娟秀,筆法簡潔,最具有特色的首先是“以畫入刀”,凡精留青竹刻者必先是畫家文人;其次是“一刀筆”,講究一刀而就,一氣呵成,毫無滯留;第三是講究刀與竹面的交融,刀在竹面留下的刀痕如毛筆落於宣紙的“墨分五色”暈染之美。蜀派留青竹刻題材豐富,花鳥、山水、人物、宗教 ……文人情趣濃厚,以刀代筆,充分表達文人情懷,是技、藝相結合的最佳形式之一。
記者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部門了解到,留青竹刻始於唐代,至明代正德、嘉靖得以全面發展。何澤兵祖上何慶文為何紹基四川遠房侄子,何紹基(1799年-1873年),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曾任四川學政,善書法、金石篆刻。何慶文自幼跟隨在何紹基身旁,由何紹基親自教導,自幼時起就好金石篆刻技藝。鹹豐二年(1852年)何紹基出任四川學政,何慶文隨何紹基入川。在蜀地期間,何慶文便訪蜀地篆刻名師,不斷豐富完善自己的篆刻技法。何慶文聽聞遂寧蓬溪石雕精雕細刻、纖細靈動,遂入蓬溪拜師學藝。後於蓬溪成家立業。鹹豐三年(1853年),何紹基受讒言所害,降官調職,遂辭去官職,離開四川。何慶文因已成家,遂留在四川遂寧。後結合遂寧多竹林的地方特色,開始使用竹子進行雕刻創作。該技藝也由這一分支沿襲下來,稱為何氏留青竹刻。由於戰亂、“文革”,家道中落,家族傳承作品未做保留,至何澤兵祖父何有德,何氏留青竹刻仍為個人興趣愛好,保持了較高的技藝水准。何澤兵父親何敬忠繼承其父竹刻技藝傳至何澤兵,何澤兵(石人)將何氏留青竹刻技藝發揚光大,並在傳承基礎上大膽創新,在形式和技藝上有了質的突破,屢獲全國金獎,被社會各界推崇為“中國蜀派留青竹刻大師”。蜀派留青竹刻為四川竹刻領域中獨具特色的一支,充分展示了四川文人的家國情懷和哲學思考,也明顯區別於浙派留青竹刻,四川地域元素突出,具有很高的藝術和思想價值。四川博物院在2012年12月為何澤兵的蜀派留青竹刻做《石人·大師無痕》留青竹刻個人作品展覽,在藝術界引起很大的轟動,反響熱烈。蜀派留青竹刻既體現了四川竹刻藝術家的高超技藝、獨特審美和文人思想,也為推動竹業大省四川的竹文化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何澤兵,字石人,號鑿文先生,藝術家,學者;
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
四川省根雕藝術大師;
四川省文房清供研究學社社長;
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四川非遺留青竹刻傳承人;
著作:《石人一語》《蜀派留青》《留青·竹無心 人留青》
《蜀派家具鑒賞》《器物與哲學》《道家香事》等。
基秉 紅梅/文